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81027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 术方法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与技术方法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技术方法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知识要点及要求: 1.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2.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思维科学理论边缘学科理论综合学科理论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边缘学科理论:是指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结合部的科学理论。其往往具有多个学科的共性。 旅游规划与开发属于边缘学科 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有:旅游学、规划学、

2、经济学、社会学、战略管理学、地理学等等。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 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相联系的理论通过一定的结 构组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 理论体系。 吴人伟(2000)将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 的体系结构概括为横向的四大板块和纵 向的四大科学层面。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人文理论板块环境理论板块经济理论板块规划理论版块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一)经济理论板块主要理论:指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 学、旅游管理学等。主要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分配、旅游生 产、旅游加工、旅游服务的生产过程中,相关 群体之间的效益和效用关系。第一节 旅游

3、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二)环境理论板块主要理论:旅游地理学、旅游生态环境学 、风景园林学、旅游工程学等。主要研究:旅游现象在地球表层的分布规 律,旅游者周边环境的关系,从而使旅游者空 间环境行为的组织及旅游空间的建设安排具有 一定的科学依据。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三)人文理论板块主要理论:游憩学、旅游政策学、旅游法 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 历史学、考古学等。该理论版块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人文资源 评价、旅游项目设计、线路选择、游览经历优 化、社会关系协调、特色与品味的塑造等提供 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四)规划理论板块主要理论:

4、系统科学、管理学、规划学等规划理论板块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体系 的核心部分。该理论板块以以上三大板块为基 础,以现代相关的规划科学理论为支撑,从旅 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对上述三大理论板块予以整 合。第一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体系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层面应用层面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一、区位理论 二、空间结构理论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四、竞争力理论 五、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六、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七、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知识要点和要求 1.掌握区位理论

5、及空间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 的意义 2.了解旅游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及 对旅游规划者的启示 3.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缘起及内涵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一、区位理论 (一)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具 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并有被设计的内涵。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区位论是说明和探讨地理空间对各 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的影响,研究生 产力空间组织的一种学说,或者说是关 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优化 的理论,尤其突出表现在经济活动中。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区 位绝对区位相对区位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6、相对区位的作用和意义的表现: 1.地域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与具有某种相对优势 的区位因素密切相关。 2.一个地区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 它的相对位置。 3.最好的区位也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4.某一活动在某一区位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区 位相关活动的发展。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综合的来讲: 区位就是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 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 结合的具体表现。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区位理论的发展历程:19世纪德国农业经济 学家杜能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 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 克里斯泰勒提出中心地理论随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

7、发 展其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日本学者助田武光,旅游 开发规划,“观光立地论”北大杨吾扬教授将区位理 论引进中国的经济地理学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二)区位论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区位理论对旅游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1.确定旅游空间组织层次与规划层次区位论空间组织三个层次 旅游规划广义角度 区域旅游规划作用体系集聚单元 旅游地规划组成集聚单元的基本要素场所 旅游位置规划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2.制定旅游发展战略 区位论对区域旅游和旅游地发展战略具有指导 意义模式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区域经 济背景主要开发措施案例1+全方位开发北京2+国家扶持,适当超前发展张家界3+保护性开发丽江、西双

8、版纳4+恢复古迹或人造高级别旅 游资源深圳、武汉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3.寻求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的类型: 有形无形 绝对相对 局部全局 空间时间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4.增强集聚效应 由提供相同和不同服务的各个旅游企业共 同组成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加了地区 的整体旅游吸引力,并且地区内各个旅游企业 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同一市场,带来旅游 经济的集聚效应。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5.旅游设施位置的选择 旅游设施的位置对其经济成功具有决定性 的意义。每一种旅游设施的服务性质不同,其 场所选择的目标和方法也不同,所考虑的因素 也不同。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

9、基础理论 6.旅游线路的设计 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和旅游地游 览路线的设计。区域旅游有周游型和逗留型两 种。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二、空间结构理论 空间结构理论源于区位论,它是指社会经济主体 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反映这种关系 的主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如何使得社会经济主体保持 最佳的相互关系和形态的理论,是促进区域合理发展 的理论依据。 原始均衡结构增长极结构点轴结构网络一体 化结构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 理论核心边缘 理论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10、与基本内涵 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 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在研究地域工业 发展时,发现了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 围绕着一个极核而进行。如果把经济地域当作 一个包含着各种力的作用场,则极核就是各种 力的平衡场。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20世纪6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把这一 理论扩大应用到地理空间,并提出了“增长中 心”这一空间概念。 由此得出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 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相反,它将首先出 现在某些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如沿海港口、 主要城市、交通要道、资源富集地等。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

11、: 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 长中心。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两个方面: 1)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 2)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前者是集聚效应的结果,后者是扩散效应的结 果。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2.增长极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均质区域旅游增长极出现区域旅游发展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二)点轴 理论 1.点轴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点轴又称发展轴,亦称增长轴。 “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在具体区 域开发时的应用,它运用网络分析法,把国民 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

12、所组成的空间理论形 式。其中,“点”就是增长极,“轴”就是区域内 的交通干线。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点轴”系统模式包括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两 种。 据点开发: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 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 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地区经 济的发展。 轴线开发: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等主要 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 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 等,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 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沃纳松巴特等首

13、先提出增长 轴理论,其中心内容是: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的 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的建立,形成 了新的有利区位,方便了人口的流动,降低了 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新的交通 线对产业和劳动力具有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 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聚集并产 生新的居民点。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和轴线相结合的模式 ,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 我国经济地理学者陆大道先生提出了点轴渐进 式扩散的理论模式,把点轴开发模式提到了新 的高度。他认为,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本质 上是“点轴渐进式扩散”。具体而言,与自然界 和社会的许多客观事物类似,生产力各要

14、素在 空间上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向外辐射自己 的作用力(物质流、人流、信息流等)。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均衡结构增长极结构点轴结构网络结构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2.点轴理论对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 根据点轴理论原理,两个相距不远的增长极之 间必然用交通热线相连,因此交通沿线旅游开 发效益常常要比非沿线的区域要好,区域经济 学上称(旅游)增长轴。沿轴线的旅游地因此 具备被带动开发的有利条件。实践中这样的增 长轴线常常成为人们俗称的“旅游热线”、“黄金 旅游线”等产品。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适用于旅游规划与开 发布局中,在旅游开发中,点就是旅游 中心城

15、市或重点旅游地,轴线就是连接 它们的通道。整个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 演变也是由点到轴,再由轴到网的演化 过程。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三)核心边缘理论 完整提出“核心边缘”理论模式的,是美 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该理论试图解释一 个区域如果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 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发展不平衡发展变为 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内涵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模式的理论。旅游者行为 的研究内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 中的应用 1.旅游产品及线路设计 2.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第二节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四、竞争力理论 (一)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1.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竞争力=生产要素 2.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最新观 点:竞争力=获取更多财富的能力 3.欧洲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