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80953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__汽车座椅设计(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8 8章章 汽车座椅设计汽车座椅设计8.1 汽车驾驶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理8.2 汽车驾驶座椅的调节方式8.3 汽车座椅动态参数8.1 汽车驾驶座椅设计 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一、人体坐姿的生理特点l1、人体脊柱形态u颈椎:7节u胸椎:12节u腰椎:5节u骶骨(5块愈合)u尾骨(4块愈合)u四个生理弯曲u颈曲、腰曲:向前凸u胸曲、骶曲:向后凸2、靠背两点支撑原理:u腰靠:第4、5腰椎u肩靠:第5、6胸椎舒适驾驶坐姿舒适驾驶坐姿3、臀部压力分布舒适驾驶坐姿单位:100Pa4、舒适驾驶的关节角度舒适驾驶坐姿舒适驾驶坐姿DIN33408推荐的轿车驾驶员关节角度( 仅供参考) 舒适驾驶坐姿二、驾驶座椅

2、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理1、座椅的结构形 式骨架弹簧软垫座椅护面调节机构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2、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要求贴合感:座椅靠背和坐垫的形状是否与人体背 部、臀部、大腿底面形状相贴合。侧向稳定感:汽车转向行驶时乘坐者要能受到 座椅左右的适当约束,避免人体横向偏斜。腰椎依托感:要有良好的腰椎依托感。振动弹性感坐垫与靠背的软硬感:软硬应适中。其它:不得有臀部滑动感、腹部压迫感及背部 弓形感。汽车座椅的结构与要求3、座椅的几何参数项目取值范围备注座高430450mm汽车地板到坐垫的高度座宽500mm左右受车宽限制,为

3、使驾驶员 或乘员能调整坐姿, 座宽应适当大于臀宽座深450mm左右坐垫前端至靠背表面之间的距离,保证臀部得 到全面的支承靠背角100115半卧姿乘客座椅靠背角可调至1558.2 汽车驾驶座椅的调节方式由于驾驶员乘坐位置与周围部件存在密切 的人机关系,驾驶员座椅布置对驾驶员安 全性、坐姿舒适性、视野和操作方便性具 有重要的影响,是车室内部布置中的重要 内容。1、调节方式加速踏板固定H点固定方向盘抓握点固定视点固定同时固定踵点及方向 盘抓握点对于驾驶员座椅,不仅要确定设计H 点的位置和行程,还需确定合理的设 计H点调节方式和调节轨迹,为座椅 调节机构设计提供参考。所确定的H点位置是驾驶员下肢舒适

4、的乘坐位置,与驾驶员坐姿密切相关 。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硬点尺寸H30是与座椅高 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尺寸, 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类型 的汽车,H30的取值不同 ,驾驶员姿势随着H30的 增大呈一定的变化规律。 对于A类车,H30通常在 127405mm之间。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加速踏板踵点(AHP) :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 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拇趾参考点(BOF): 在侧视图上过AHP 点作人体样 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 点203mm 处的一个点踏板装置角:在侧视图上踏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踏平面角: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踏

5、在加速踏板上 时在侧视图上鞋底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2、H点位移与座椅调节量的确定原则X97.5=936.6+0.613879Z0.00186247Z2X95 =913.7+0.672316Z 0.00195530Z2X90 =885.0+0.735374Z 0.00201650Z2X50 =793.7+0.903387Z 0.00225518Z2X10 =715.9+0.968793Z 0.00228674Z2X5 =692.6+0.981427Z 0.00226230Z2X2.5=687.1+0.895

6、336Z 0.00210494Z2Xi:第i百分位身材驾驶员H点相对于加速踏板 拇趾参考点的水平距离Z:H点高度例:对于旅行车,选H点高度为350mm,适用 级为90%,求座椅的水平调节量。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B类车,男女驾驶员比例50:50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B类车,男女驾驶员比例75:25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B类车,男女驾驶员比例90:10或95:5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3、座椅的其它调节量高度和水平调节:垂直方向:3050mm;水平:100160mm,每级1020mm。大腿与腹部夹角:9

7、0115度。坐垫倾角:510度或更大。靠背倾角:2045度。坐垫刚度:根据驾驶员体重调节,保证固有频 率不变。驾驾 驶驶 座座 椅椅 的的 调调 节节 量量汽车座椅的设计参数(参考 )1)座椅的几何参数座高:430450mm座宽:500mm左右座深:450mm左右靠背角:100115范 围内,半卧姿乘客座椅 靠背角可调至155l2)座椅的调节量高度和水平调节:垂直方向:3050mm;水平:100160mm,每级 1020mm。大腿与腹部夹角:90115度 。坐垫倾角:510度或更大。靠背倾角:2045度。坐垫刚度:根据驾驶员体重 调节,保证固有频率不变。不同类型的车,对乘坐空间要求不同,应选用

8、合适的 人体模板。例如:有些家庭用车,前排用于夫妇乘坐 ,而后排则专门为儿童设计,此时可选用小尺寸的人 体模板。乘客搁脚位置和脚的姿势对前后座椅间距影响很大, 考虑到舒适性和腿部空间要求,一般将乘客的脚布置 在前座下面,并使乘客的膝盖与前排靠背后面保持必 要的间隙。采用阶梯地板布置可保证前排座椅下部留 有足够的搁脚空间,且前后座椅间距变小,有利于小 型轿车布置。座椅靠背厚度对乘坐空间影响很大,应 根据车的级别合理选择。8.3 汽车座椅动态参数人体最敏感的频率范围:垂直振动为48Hz;水平振动为12Hz以下。在2.8Hz以下,同样的暴露时间,水平振动加速度容许值低于垂直 振动。频率在2.8Hz以

9、上则相反。1、单质量块单自由度系统模型ms=m0+rmpr=0.75或5/7m0:驾驶座椅簧载质量;mp:驾驶员体重mszyF(t)=0=0.15=0.5H()11 1.414yF(t)z2z1m2m1k2k1kc2c1c2、两质量块三自由度 线性系统模型ISO5982规定:M1=69.4kg M2=6kgC1=1540Ns/m C2=190Ns/mK1=68kN/m K2=24kN/mf0=2 f0=4 f0=6 f0=8 f0=10fHfH f0提高,fr(共振频率)提高,随f0提高,fr变化小。 共振峰值随f0提高而下降。 随阻尼比的提高,共振峰值下降。结论:汽车座椅由于泡沫坐垫0.2,且不易控 制,一般是通过控制f0来改善乘坐舒适 性。f0一般在59Hz选取,当悬架固有频率较高,地板谱高频成分多时 ,f0应取小值;当悬架固有频率较低,地板谱低频成分多时 ,f0应取大值。本次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及思考题1、汽车驾驶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原则。2、汽车驾驶座椅调节量的确定原则。扩展阅读1林凌云. 汽车座椅静态舒适度的主客观评 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