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849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性痢疾的护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一、定义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 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 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 、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 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 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菌痢常年散发, 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二、发病原因 1、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 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匿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 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 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3、人群易

2、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 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 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 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 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三、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 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 分四型:普通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 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 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轻型。全身中毒症状、腹 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

3、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 少量粘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一般病程36天 。重型。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 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 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 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 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 2、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 2个月以上者。 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 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 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 化是结肠溃疡性病

4、变。分型如下:慢性隐匿型 。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 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慢性 迁延型。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 胀或长期腹泻,粘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 重要的传染源。慢性型急性发作。病人有急性 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 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3、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 和症状较轻微。儿童多发,一般见于2-7岁。可 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根据不同的 临床表现分为三型:休克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循 环衰竭,口唇及肢端青紫,皮肤呈花斑状,血压 降低,少尿、无尿,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5、碍,甚至 昏迷;水肿型(颅压增高,血压升高,嗜睡,反复呕 吐、惊厥,面色苍白,继而昏迷,呼吸衰竭)及混合 型(是以上两型的综合表现,最为严重)。由于 中毒型的肠道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 四、诊断依据 1.近周内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史 。 2.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 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 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 ;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 厥,嗜睡、昏迷。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

6、: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 腹泻两个月以上。 五、治疗 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 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解痉、 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 细菌性痢疾口服补液 盐(ORS),呕吐者需静脉补液 2病原治疗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 应用2种抗菌药物。 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 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 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 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 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 酶生或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 。 2对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有愈者, 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7、。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1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 药,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2控制高热与惊厥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 克的治疗。主要有:扩充有效血容量; 纠正酸中毒;强心治疗;解除血管 痉挛;维持酸碱平衡;应用糖皮质激 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六、护理方法 1、病人应给予胃肠道隔离,直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 两次阴性为止。 2、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 激性的食物,瓜果桃梨、雪糕等生冷之物也暂勿食用,以免 增加胃肠负担,恢复期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手触摸可疑污染物品后,一 定要用肥皂流水将手洗干净。 5、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药。如有呕吐等而不能 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 ,注射量视失水情况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6、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 7、注意腹部保暖,禁行冷水浴,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 品及腹部热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