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80782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模块2复习(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2复习第一章知识 结构环境迁移数量人口数量 变化人口 增长 模式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空间 形式影响 因素人口容量环境 承载力合理 容量影响因素人口增长、迁移和合理容量第一章 人口增长、迁移和合理 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 人口 增长 的模 式及 地区 分布人口的自 然增长人口增 长模式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构成指标:“三率”增长模式图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总趋势:过渡型现代型(三低)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思考: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

2、时间?为什么?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快人口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18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 生产力的发展 二战以后 亚非拉国家独立 生产力发展,生存条件改善1、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世界人口增长打破“高位静止”均衡,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 率下降开始的; 率的下降则使这种迅速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 最后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在“低位”的均衡,人口出现 增长 。高出生、 高死亡、 低增长人口增长具有阶段性高出生、 低死亡、 高增长低出生、 低死亡、 低增长2、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世界人口增长有哪些类型,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 的?人口增长长模式特征原因“高高低”模式过过渡

3、模式 高增长阶长阶 段过过渡模式 增长长下降阶阶段“三低”模式4、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是什么,主导因素是什么 ?中国人口变化曲线5、我国人口政策及控制人口的原因,我国 建国以后人口增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6、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空间上及时 间上?v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8、发达国家的死亡率为什么略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9、老龄化社会的指标是什么,老龄化社会的问题是 什么? 老龄化指标:65岁以上人口比例高于7% 老龄化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社会 养老负担沉重。 10、老龄化社会死亡率低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不正确,因老龄人口

4、所占的比例高,其死亡人数 相对较多,所以老龄化社会一般死亡率较高。第一章 人口增长、迁移和合理 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人 口 的 空 间 变 化人口的 迁移影响人 口迁移 的因素概念及分类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中国人口迁移的阶段及其特点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源和矿产资源经济因素:生活条件、就业机会、经济收入政治因素:战争、政治迫害、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民族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其他因素:家庭、婚姻、教育、年龄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1、什么是人口迁移(三个关键词) 空间位移;持续时间较长;跨越行政区。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五个方面) 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其他 3、国际人口迁移(时间界

5、点、迁移特点) 地理大发现二次世界大战二站后 4、我国人口迁移(时间界点、迁移特点) 古代清代后期新中国成立20世纪80年代改 革开放 5、德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移民数量大,构成复杂; 移民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移民分布不均衡,主要在西部和南部。 意义: 有效控制人口的老龄化,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产生积极 意义。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1519世纪 f. ?g. ?d. ? e. ? c. ?a. ? b. ?四个特点三条路线欧洲人向 美洲移民非洲黑人被 欧洲殖民者 贩运到美洲亚洲各国 居民向国 外移民外籍工 人增多国际难民 增加发展中国 家优秀人 才移民人口迁移 流向发生 变化迁移的

6、因素 实实例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国 家政策) 社会文化 因素 宗教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 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 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公元初,犹太人散居到世界各地美国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民族因素 1947年,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墨西哥农民偷渡到美国经济因素 由于美国遭受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美国 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大批阿富汗平民穿越 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政治因素 (战争) 第一章 人口增长、迁移和合理 容量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和合理容量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 承载 力与 合理 人口 容量环境承 载力人

7、口合 理容量概念与含义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为首要因素 ,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概念与含义保持合理容量的措施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优劣、地域的开放 程度、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指什么? 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供养的最大人口 数。 2、地球能够养活的人口数量决定因素是? 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决定提供食物的多少。 3、如何理解木桶理论解释环境承载力? 在不同的地域,各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同的,某 一个地域内依据不同资源所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 ,最终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取决于储量最少的那种资源, 这就是

8、木桶短板理论在环境承载力中的 应用。4、合理人口容量是指什么? 人们按照健康合理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物质和 文化等需求、同时不妨碍后代人的生活质量的前 提下的适宜人口数量。 5、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5项)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水平; 地域的开放程度; 地区消费水平。人口合理容量 定义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 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 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a. ? b. ? c. ? d. ? e. ? 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 的优劣地域的开 放程度生活质量和 消费水平科学

9、技术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的数 量和质量人口、生态、 经济和社会协 调发展具有相对性请你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环境承载载力合理人口容量概 念区 别别影响 因素主要指从资源或环境的 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 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 数量。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 ,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 、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 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 养的人口数量。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 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

10、,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 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 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 、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 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 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 技术发展水平等。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的规模大小城市的等级体系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对地

11、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对城市建筑结构的影响对城市空间布局影的响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 化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 域结构功能 分区影响 因素发展 变化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商业区 工业区住宅区城 市城市个体城市等 级体系城市群体不同城 市等级城市服务范 围大小不同不同等级 城市分布层层 嵌套 城市数目与 相互距离城市 体系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 构城市的功能与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区含义:城市功能区含义:不同不同类类类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相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相对对对对集中,集中, 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

12、就形成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城市功能区类型城市功能区类型:商商业业业业区、住宅区、工区、住宅区、工业业业业区、行政区、文化区、行政区、文化 区等。区等。城市功能区特点:城市功能区特点:构成城市的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构成城市的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为为为主,主, 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工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如住宅区、工业业业业区、区、 商商业业业业区、文化区、行政区等区、文化区、行政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同一同一类类类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对对对用地空用地空间间间间和位置和位置 需求往往是相同的,从而需求往往是相同的,从而导导导导致同一致同一类类类类活活动动动动

13、在城市空在城市空间间间间上集聚,上集聚,形成了不同功能区。形成了不同功能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有规规规规律地律地结结结结合,构成合,构成 了城市的空了城市的空间结间结间结间结 构,(也称地域构,(也称地域结结结结构)。构)。1、城市主要功能区(3个),及其它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他还有中心商务区、行政区、文 教区、混合功能区等。 2、城市功能区的结构在平原区大致怎样分布? 主要受地价因素影响,大多成同心圆状分布。 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分布)的因素有(4),核心因素是 什么?你怎样理解社会因素。 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核

14、心是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大多是由于宗教、种族、风俗、习惯等原因形成的人 口在空间上的集聚。 4、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比有哪些特点(3)? 大城市数量少、提供的服务等级高;服务范围大。 5、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2) 交通的通达性;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 化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化 的概念主要 标志城市化的阶段特征城市化的地域特征城市发展的规模特征农业人口转化 为城市人口城 市 化城市化 对地理 环境的 影响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对城市自然环 境的影响城市主要 环境问题环境、交通、就 业、社会等问题城市化 的进程 和特点农业用地转化 为城市用地本质 内容农业活动转化 为非农业活动城市人

15、口占 总人口比重 提高二、三产业 产业的建立 和集聚城市化的三个阶段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特大城市与城市带发展第二节1、城市化的核心标志是什么?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人口的转化、地域的转化、生产方式的转化 2、城市化本质是什么? 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 3、城市化中形成推-拉力量平衡 农村的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农 业基础薄弱,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 城市的拉力: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社会服务体系较健全,生活质量好于农村。 城市的反推力: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 位;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难以胜任城市的工作岗位等。 这种推力、拉力、

16、反推力相互之间构成一种平衡。4、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速度、水平、现状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促进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有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 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美化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提高 生活水平。 不利: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住房 问题等 解决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 城市环境;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6、逆城市化的概念,原因和条件4 概念: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迁移 原因:城市人口由于地价过高、环境恶劣等原因向城市外的 郊区迁移; 条件: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便利。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 化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人文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地等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影响城市空间布局自然因素含义差异 表现影响城市建筑结构影响城市建筑风格影响 因素对城 市建 筑的 影响特点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