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5242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 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大约占整体学生的 30%35%左右。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因此,利用音乐

2、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材分析 1、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律动,创编等。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渐渐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律动:要求学生配合音乐,跟老师示范,在技能训练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2、 本

3、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 “”和“” ,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 2、 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二) 、能力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 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难点: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五、教学的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 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2、 充分作

5、好课前准备。 3、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4、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 六、教学进度周次日期音乐一9.01-9.05大鹿二9.08-9.12永远住在童话里三9.15-9.19糖果仙子舞曲四9.22-9.26小红帽五9.29-10.03数蛤蟆

6、六10.06-10.10花蛤蟆七10.13-10.17猜谜谣八10.20-10.24士兵进行曲九10.27-10.31劳动最光荣十11.03-11.07理发师十一11.10-11.14种玉米十二11.17-11.21猴子蒸糕十三11.24-11.28动物说话十四12.01-12.05小动物回家十五12.08-12.12小猫钓鱼十六12.15-12.19我们的家园 十七12.22-12.26大风车十八12.29-1.02冬天的故事十九1.05-1.09雪花二十1.12-1.16小动物告别会二十一1.19-1.23二十二1.26-1.30期末复习考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愿住在童话里我愿住在童话里教

7、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大鹿并能分角色表演。 2.过程与方法: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了角歌曲所 表现的童话人物,能承受录音哼唱副歌部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乐曲糖果仙子歌曲 ,了解钢片琴及其单色,感受乐曲所具有的梦幻色彩。课时课时安排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歌表演歌表演大鹿大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歌表演大鹿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2.过程与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 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教学教学过过

8、程程1聆听范唱(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2学唱歌曲(1)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3)老师弹奏钢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琴轻声默唱。(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3表现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2)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3)歌曲第三、第四

9、乐句应该怎样演唱?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角色表现歌曲。4编创表演(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可设计森林的早晨 偷猎者 手挽手三个情节。(2)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乐、编创表演动作。(3)学生边唱边表演。5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项。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欣赏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永

10、远住在童话里 糖果仙子舞曲糖果仙子舞曲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歌曲)2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 ,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过程与方法: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聆听乐曲糖果仙子舞曲 ,认识钢片琴并感受其音色。教学教学过过程程1导入老师可采用谈话法由童话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 ,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聆听歌曲(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乐段

11、的情绪有何不同。(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5)学生可分组自选童话歌曲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又好又多。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1)教师介绍胡桃夹子故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现的场景。(2)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3)教师出示钢片琴图片,结合音响,向学生介绍钢片琴。(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5)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6)教师播放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舞曲相关视频片段,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对芭蕾舞的结合,并对芭蕾舞有初步了解。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知识知识“音的高低音的高低” “柯尔文手势柯尔文手势”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知

12、识“音的高低”2知识“柯尔文手势”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音有高低 2.过程与方法: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2教学教学过过程程1知识“音的高低”(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声音。(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单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

13、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单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7)认识唱名。音乐中, “音的高低”用“123456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2知识“柯尔文手势”(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

14、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唱歌唱歌小红帽小红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唱歌小红帽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背唱这首歌曲。教学教学过过程程1导入(1)教师可提问学生: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故事内容。2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听范唱。(2)教师钢琴

15、伴奏(慢速),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3)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4)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曲谱(慢速、分句教唱)。3分析歌曲(1)教师提问: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2)哪几个乐句相同?哪几个乐句相似?(3)歌曲哪个乐句与其他乐句不同,是对比的关系?(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个乐句的旋律线。(5)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根据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4表现歌曲(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现歌曲。(2)背唱这首歌曲。5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个部分

16、组成?(出发 、 森林中的狼 遇险 获救)(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个部分。(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器、编创表演动作等。(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快乐的游戏快乐的游戏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背唱四川民歌数蛤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找出歌曲数蛤蟆 大头娃娃中相同的旋律,并用不同的力度演唱。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觉乐曲布老虎中的两个主题在速度、力度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并能产生一定的联想。课时课时安排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读童谣读童谣花蛤蟆花蛤蟆 、唱歌、唱歌数蛤蟆数蛤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