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501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节 血细胞形态学特征 一、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 般规律 血细胞发育:从原始到成熟有一定的 规律性 1、细胞体积 (1)胞体由大到小(普通规律) (2)特殊规律:早幼粒大于原粒细胞 巨核细胞体积增大 2、细胞质: (1)量由少到多 (2)染色由深蓝到浅蓝 (3)颗粒:从无有嗜天青颗粒特 异性颗粒 3、细胞核: (1)大小:由大到小,由规则到不规则 (巨核细胞核由小到大) (2)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成块 4、核/质 比例:由大到小。 二、血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1、红细胞系 (1)原红(normoblast):15 22um (2)早幼红(basophilic normoblast )

2、:11-20um (3)中幼红(polychromatic normoblast):8-18um (4)晚幼红(ortho-chromatic nurmblast):7-12um (5)网织红(RC): 7.4um (6)成熟RBC(RBC):7.4um 2、粒细胞系统: (1)原粒细胞(myeloblast):11- 18um (2)早幼粒(promyelocyte):12- 22um (3)中幼粒(myelocyte) 中性中幼粒(neutrophilic myelocyte ):10-18um 嗜酸性中幼粒(eosinophilic myelocyte):15-20um 嗜硷性中幼粒(b

3、asophilic myelocyte ):10-15um (4)晚幼粒细胞(metamyelocyte): 10-16um 中性 嗜酸 嗜硷 (5)杆状核粒细胞(stab granulocyte 、 bandgranulocyte) 中性 嗜酸 嗜硷 (6)分叶核粒细胞(segmented granulocyte) 中性 嗜酸 嗜硷 3、淋巴细胞系统 (1)原淋巴细胞(Lymphoblast): 10-18um (2)幼淋巴细胞(prolymphocyte): 10-16um (3)淋巴细胞(lymphocyte) 大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 4、浆细胞系统: (1)原浆细胞(plasmabla

4、st):15- 20um (2)幼浆细胞(proplasmacyte):12 -16um (3)浆细胞(plasmacyte):8-20um 5、单核细胞系统: (1)原单核细胞(monoblast):15- 25um (2)幼单核细胞(promonocyte): 15-25um,核可见凹陷,切迹,扭曲或 折叠 (3)单核细胞(macrophage):12- 20um:核呈肾形,马蹄形,笔架形及“S” 形。 (4)吞噬细胞(macrophage):单核 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或吞噬细胞 6、巨核细胞学: (1)原巨核细胞(megakaryoblast): 15-30um (2)幼巨核细胞(pro

5、megakaryocyte) :30-50um (3)颗粒型巨核细胞(granular megakaryocyte):50-70um (4)产板巨(thronbocytogenous megakaryocyte)。 (5)巨核细胞裸核(naked nucleus) 7、其它细胞 (1)网状细胞 (3)纤维细胞 (2)内皮细胞 (4)组织嗜硷 (5)成骨细胞 (6)破骨细胞 三、细胞化学染色 概念: (1)细胞形态学为基础 (2)对骨髓片按一定程序染色 (3)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化学成分及其 变化)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1、原理:细胞中的POX(peroxidase) H2O2O2氧化联苯胺呈蓝

6、色+亚硝 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颗粒。 2、结果: (1)阴性:无颗粒 (2)弱阳性:细小颗粒分散 (3)强阳性:颗粒粗大而密集 3、意义: (1)急粒:强阳性 (2)急单;弱阳性 (3)急淋:阴性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1、原理:NAP(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的显示方法有偶氮偶联法 : NAP(PH9.4-9.6)-磷酸茶酚钠- 茶酚+重氮盐形成灰黑色沉淀(定位于 酶活性处)。 2、结果: (1)5级分类 0级阴性 1级+ 2级+ 3分+ 4分4(+) (2)阳性率报告:计数100NC中阳性 细胞分率。 (3)积分报告:100NC细胞的累

7、积分 数 3、参考区间:NAP:阳性率:10- 40% 积分:40-80分 4、临床意义: (1)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细菌 或病毒感染 (2)CML和类白血病鉴别 (3)AA与PNH鉴别 (三)酸性磷酸酶染色 1、原理:ACP(acid phosphatase): ACP(PH5.0)甘油磷酸钠磷 酸钠+硝酸铅磷酸铅沉淀+硫化铵反 应棕黑色硫化铅沉淀。 2、结果: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为阳性 反应。 3、意义: (1)多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 leukemia,HCE)诊断:HCL为阳性不 被L-酒酶抑制 (2)T-B淋巴细胞鉴别:T阳性,B阴性 (3)协助鉴别Gaucher病与N

8、iemann- Pick病:Caucher阳性,Niemann-Pick 阴性 (4)单核细胞、组织细胞、网状细胞、 巨核细胞ACP阴性。 (四)氯化醋酸AS-D茶酚酯酶染色 1、原理: AS-D(SE)氯化醋酸AS-D茶酚 AS-D+重氮盐GBC偶联红色沉 淀定位于胞浆中 2、结果:粒系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单核阴性或弱阴性反应 淋巴、嗜酸细胞、浆细胞阴性 反应 3、意义: (1)急粒阳性或强阳性 (2)急单、急淋阴性反应 (五)-醋酚茶酚酯酶染色 1、原理:-NAE-醋酸茶酚- 茶酚+重氮盐染料偶联黑色沉淀定位 于胞浆中。 2、结果: 1、单核细胞阳性(灰黑色沉淀) 2、粒细胞弱阳性 3、淋巴

9、细胞阴性 3、意义: 1、急单强阳性反应 2、急粒弱阳性反应 (六)糖原染色 1、原理:PAS反应 过典酸(糖原)醛基+无色品红紫 红色化合物 2、结果: (1)阳性:颗粒状、小块状或弥漫均匀红色 (2)分为: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或阳性百 分率 (3)粒系: 原粒阴性,早幼粒以下阶段阳性反应程度渐 增强 单核弱阳性,淋巴细胞阴性 红系:阴性 巨核:阳性 3、意义: 1、红血病与巨幼贫鉴别:前者幼红 细胞阳性,后者幼红细胞阴性 2、白血病:急粒:阴性或弱阳性 急淋:原幼淋阳性呈粗颗粒状 或块状 急单:呈弥漫均匀或细颗粒状 3、其它: Gaucher细胞阴性 Niemann-Pick阴性 (七)铁

10、染色: 1、原理:(1)铁铁蛋白或含血黄素 单核-吞噬细胞质内 (2)Fe3+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铁沉 淀(普鲁土蓝) 2、结果: (1)细胞外铁:一、1+ 4(+) (2)细胞内铁: 含有铁颗粒的幼红细胞铁粒幼红细 胞 油镜下计数100个幼红细胞计算其阳性 率 I、II、和环状铁粒幼细胞 3、参考值: (1)细胞外铁:1+ 2(+),大多为 2+ (2)细胞内铁:2090% 4、意义: (1)缺铁性贫血诊断 (2)非缺铁性贫血:如AA、铁粒幼细 胞性贫血、溶贫、巨幼贫、内外铁增加 (3)MDS-RARS:环状铁粒幼细胞 15% 四、细胞免疫分型: 1、用单抗和免疫学技术检测细胞表血特异性 2、分

11、化抗原细胞所属系列、分化程度及功 能状态。 (一)检测方法: 1、免疫荧光法(immme of luoresence technique) (1)原理: 荧光标记的单抗+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结合 产生荧光 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 (2)参考值:有荧光阳性细胞 无荧光阴性细胞 2、免疫酶染色法: (1)APAAP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 酸酶法): 一抗+CD抗原+AKP标记二抗底物显 色 (2)PAP法(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 法) 一抗+CD抗原+POX标记抗体底物显 色 (3)ABC法(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 物)法: 一抗+CD抗原+生物素标记二抗HRP 标记亲和素+

12、底物 (二)细胞免疫分型的临床应用 1、有助于识别不同系列的细胞: 髓系:CD13、CD14、CD15、CD32、 CD33、CD65、CD91、CD156、 CD166 淋巴系:CD1、CD2、CD3、CD4、 CD5、CD7、CD8、CD9、CD10、 CD19、CD20、CD52、CD77 巨核系:CD41、CD42、CD61 2、识别不同的淋巴细胞: T系统:CD2、CD3、CD4、CD7、CD8 B系统:CD19、CD20、CD22 NK:CD16、CD56 3、用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T:(CD3) TH(CD4+ CD8) TS(CD4 CD8+) 4、用于识别不同分化阶段的细

13、胞: (1)造血干细胞CD34+、CD90+、lin (2)髓系祖细胞CD34+、CD33+ (3)T淋巴细胞系祖细胞CD34+、 TDT+、CD10+、CD7+ (4)B淋巴细胞系祖细胞CD34+、 CD19+ 5、有助于识别不同功能状态的细胞: 记忆T细胞CD45RO高表达、 CD45RA不表达 活化T细胞CD45RA不表达、CD25、 CD2、CD45RO、CD54、CD58均强表 达。 6、用于不同系列和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 进行分离:分选的流式细胞仪 7、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8、可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 (1)CD病人:CD19、CD22、CD10、 CD7、CD5、CD13、CD37、CD34阳性 并伴有TbT+则可诊断微小残留病存 在 (2)敏感性:10-4水平(三)急性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特点 五、细胞遗传学分析 1、染色体检查方法 2、染色体分析 (1)染色体命名:46条,22对常染色 体,1对性染色体 男46XY,女:46XX A-G7组 ZP35表示 (2)核型分析及其书写: (1)书写顺序:染色体数目、性染色体 、染色体异常 (2)染色体变异以小写表示: t易位 iso或i等臂染色inv倒位 ins插入 del缺失 r环状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