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0471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7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写作技巧(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徐州2626中中 李少东李少东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一)-命题作和半命题作中考命题作文包罗万象,但是从总体 来看,也有其设计、表达方面的规律:第 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 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 、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 一、命题作文 中考命题作文一般遵循以下规律: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 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 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命题一般不限体裁。如单从限制体裁 的命题来看,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 题。了解这些规律,对于我们作好考前训练,练 好应考本领,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在应试 实践中应遵循以下规律: o1

2、.在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 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 隐。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文题中的标点或其他符号及其含义。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各种写作要求、限制。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 点隐含信息。 o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 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 求。要记住,不管命题作文的形式多 么复杂,你的眼睛要永远盯着它的题 目。在熟悉的题目面前不要激动,不 要以为它就是你做过的“原题”;在生 疏的题目面前不要紧张,不要以为你 的心目中就没有它

3、的影子。 o2.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 小见大”。(1)要做到“大中取小”,将其“具体化” :第一,将宽题变“窄”。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 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 “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 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 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 成文。 第二,将大题变“小”。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 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 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文题“变了”, 从这个“变”字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 要点示出某种“意义”。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 的方法将其变“小”。如“变了”这个题,

4、我 们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也可 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 (2)而要做到“小中见大”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选点 生发”,也就是说,要选好一个能够让你很好 地展开记叙、很好地展开议论的“点”,再从这 个“点”上写开去。3.在构思上,要做到“或一点式伸展,或多 点式铺陈”。“或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这句话, 可以说是中考作文构思的总策略。“一点式伸 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 、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 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o以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 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 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 规范。

5、4.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 表现个性特点。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 现文体特点,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 读后叙”、在“家乡变了”中穿插一半篇幅的 议论、将“自强的我”写成自我介绍等模糊文 体色彩的错误。 o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表现考生 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 要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 ,从语气、结构、主题方面尽量 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期 望超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 新”、“平中有奇”。 o 二、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向前走半步,就是命 题作文。这半步是考生自己走出的, 所以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主要表 现在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的“补 题”技巧。把题

6、目“补”好之后,就是适 合于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了。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有四种表现 形式: o1.点示范围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所形成的一个完整命 题,既不能表现题材,也不能表现主题。 它只是一个标准的宽泛的点示写作取材范 围的文题。2.突现材料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突现了作者最为熟悉 的题材,它表示作者没有取材的困难,全 篇文章将用作者选定的材料来表现一定的 主题。 o3.立意角度式补题此种形式的补题将文章的立意方向作了确定 ,作者必须选出一定的材料来表现这种立意。4.综合因素式补题这种形式的补题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作 者确定题材,又能为作者突现立意方向。当然,以上四式不是绝对分开的。总之一句 话

7、:要想方设法、扬长避短,把一个半命题作文 变成就像是自己命的题一样。 o在考场上将半命题填充为完全命题,要掌握以下 要领:1.要认真读题。要看题中有没有举例性提示 、语言说明性提示以及限制性的要求,如果有, 有的则要进行理解,有的可视作参考,有的则要 遵从。2.对填充后的题目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 角度进行检查,做到简洁、明确、生动、通顺。 尽量避免很长的题目、表意不明的题目和填充后 配搭有误的题目。题目填好后要回过头来与要求 对照。 演讲稿的写法o 七个阶段的准备o o 一、决定话题和目的o 二、分析听众和场合o 三、满足听众的本能欲求o 四、收集材料o 五、编制提纲o 六、练习词语o 七、

8、练习篇章o一、演说者和听众分析 o 1、 演说的成败,首先决定于演说者的良好心 理素质和充分准备。必须克服羞怯、拘谨、冷谈 、自卑,做到勇敢、轻松、亲切、自信。任何演 讲都必须有满腔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o 2、 在演讲前对听众的人数、年纪、性别、教 育程度、有关话题的、关注焦点和愿望、固定的 态度和信仰等要进行调查,做到有的放矢,才可 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o 3、在演说过程中,必须目视听众,必须察言 观色,注意听众情绪反应做适当的点整。o二、确定目的和选择话题 o 1、目的o 要么让人快乐;要么给人知识;要么让人行动;社交是联络感情 ,鉴赏目的是让人快乐、让人感动。可概括三大主要目的:知行目的

9、, 人际目的,语篇目的。 o 2、话题o 要令人亲近、关注,因此要具有社会性,特别要关注社会的热点 。 o 要明确、集中、正确、易懂,要有一定得形象性。o 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某种意见做辩答,或解决某个要解决问题, 或针对某些人思想情绪。o三、文字口语化,语言的节奏感 o 演讲的声音稍纵即逝,因而演讲稿必须要写得入耳。o 1、多用群众创造的形象生动的语言o 演讲要尽量把不易听懂的书面语言改为口语,如书面语“对垒”、“ 角逐”改为“比赛”、“竞争”等口语。o 2、避免同音相混的语言o 如期中-期终;终年-中年;全部-全不等o 3、多用象声语言o 如,载重超负荷-装多了,车压得吱吱的响;o 不说“正

10、、草、隶、篆他会写”应改为“什么正楷啦,草书啦,隶书 啦,篆书啦他全部会写”o四、演讲稿的开头o 1、提问开头法o 有这样一个问题常在我的脑海里萦回:是什么 力量使爱因斯坦名扬天下之后仍在攀登科学高峰 呢?是什么力量使张海迪在死神缠绕之时仍锐志 奋进呢?,这大概是当代青年,特别是我们大学 生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o 2、套近乎开头o 林肯的演说:听说在场的就有些人要下决心和 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和 你们一样是一位爽直的平民,我为什么不能和你 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呢?好朋友,我不是来 干涉你们的,我是你们中间的一员。o 3、引用入题法o 同学们,有一首

11、诗这样写道:“多少人爱你青 春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也许假意或真心 。只要我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脸 上的痛苦的皱纹。”诗中倾诉的是深沉真挚的爱, 正如别林基斯所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知之愈 深,才能爱之愈切,今天,带着这种爱,我要讲 一讲我的祖国,讲一讲生我的这片土地。o 4、开门见山o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改造我 们的学习)o 5、悬念开头法o 刚才,我会见了一个欧洲代表团,他们问我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 政策持什么看法。我对特们说,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感兴趣了!因为, 这已经成为现实了!他们接着问我,那你对什么感兴趣?我对他们说 ,我对一部分县富起来感兴趣,我希望古陵县更快地在全国富起来, 最好富成全国第一。o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演讲o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 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 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步过来。可是,她的 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1 /4,可是她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 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 部照样为他下半期。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