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80352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53 大小:1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谁最早提 出“实事求 是”一词? 实事求是最初 出自班固的汉 书.河间献王传 ,原文是“修 学好古,实事求 是”,“实事求是 ”是对严谨治学 学风的概括,本 非哲学命题。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 指的是人们的认 识所遵循的方向 、途径、原则和 方法。政党的思想路线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 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 动的认识路线。1、思想路线的含义思想路线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思想 路线反映着思维和认识的规律。如果从哲 学的角度,思想路线就是哲学路线,它要 解决人的认识以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 际、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之间的关系等问 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思想路线正确

2、与 否,关系重大。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 以及各项方针的思想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 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理论与实践 相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也是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 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艰难的过 程。思想路线的问题早已存在,但是 自觉提出思想路线问题却是后来的事 情。它不是理论的简单推导,而是实 践经验的总结,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说过“实事 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结合。 把实事求是确定为党的思路

3、路线,其 功劳要归功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 一代领导集体,其中毛泽东是主要的奠 基者和确立者。 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当时 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 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 概念。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 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 题的是毛泽东。 (1)“思想路线”概念的提出他在这封信中从哲学上对当时 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 行了分析。他指出:我们是唯 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 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 。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 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 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 反对“本本主义” (2)初步界定“思 想路线”含义“共产党人

4、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不调查,没有发言权” 从1936年至1937年,毛泽东连续撰写 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 实践论、矛盾论等一系列不朽 的哲学著作,深刻地阐述了理论与实 践、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之 间的关系,系统地批判了主观主义主 要是教条主义,从而为党的思想路线 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3)对“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在六届六中全会上讲话在提出“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任务 的同时,也使用 了中国古代传统 文化中的一个重 要概念“实事求是 ” (4)对“实事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解释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上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马克 思主义的解释改造我们的学习 (5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延安中央党校礼堂 实事求是为 核心的思想 路线在全党 得到确立 经 过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邓小平指出: “ 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了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 言概括为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毛泽东对实事 求是思想路线突出 贡献表现在什么地 方?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确立有什么 重要意义?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1、为什么要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背离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大跃进的经历1958年“大跃进”,新闻报道昏话满篇,对瞎 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推波助澜。小麦亩产 5000 斤水稻每亩地 打 13 万

6、斤一亩地红薯产量 113万斤一株芝麻产芝麻籽 21斤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问毛泽东:“你也 不是没当过农民,你应当知道亩产万斤 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说:“我看过钱学森的文章,钱 说只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就能亩产万斤。 ” “大跃进”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贯彻指示不过夜,推广经验不过宿”、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多快好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跃进”经典口号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 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 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当女工,他 去学开拖拉机。”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 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

7、手提江河, 霎时挂在高山尖。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河水急,江水慢,还得我们说了算,叫水走, 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 叫它发电就发电。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 吨,咱炼一吨半;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 你的箭头戳破天,咱的能绕地球转! 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 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 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 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 ,以克服困难,渡过灾荒。由于1958年的大

8、 跃进和人民公社 化运动,使国民 经济遭到严重破 坏,加上三年自 然灾害,广大人 民的生活状况不 断下降,饥荒严 重,食品紧缺。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过程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重新确立的过程 中都发生了哪些重 大事件?反对“两个凡是”;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批判“两个凡是”,吹响了恢复正确 思想路线的号角 华国锋及其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 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慢慢来,不要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三条最高指示“ 华国锋主持保存毛泽东的遗体,主持修建毛主席纪念堂。 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9、华国锋自任编辑委员会主任。 华国锋的标准像和毛泽东像并 列地挂在所有的公共场所,被 人们敬仰; 华国锋的题字风行全国。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第一:与“两个凡是”针锋相对,提出要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第二:旗帜鲜明地批判“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第三:发动新的思想解放运动,领 导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的 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邓选)239。 “毛泽东同志自己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 说,一个人只要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一个人讲 的话每句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情。“ (邓小平

10、文选)第2卷第38页。 如何对待 “两个凡是“,“这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 个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 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 凡是。“(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页。“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2)真理标准大讨论 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1978.5.10,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 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常务副校长胡耀邦同志亲自审定 1978. 5.11,光明日报以特约评 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文章。矛头直 指“两个凡是“,发表后在全国引起 强烈反响。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领导大讨论, 并将其发为展成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

11、978年6月“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一 个大解放”邓选第2卷119页。 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指出: 不要再下禁令,设 禁区了,不要在把刚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 局面向后拉。 同胡耀邦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标准这篇文章 ,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 根源就是两个凡是。”(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我们讲解放思想,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 指导下打破习惯势 力和主观偏见的束 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成为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

12、革命”结束以后,中 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 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 次全体会议于年月日至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 员名,候补中央委员名。中 央及地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 历史问题的决议 以实践为标准,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把经过长期历 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 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 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

1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命的理论”。 同时又肯定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 展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肯定毛泽东思想是我 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2、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1)重新确立并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了系统完整的表述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82年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提出: 党的十二大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把党的思想路 线进行了完整的表述(2)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 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解放思 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

14、致 向前看”的重要命题。把“ 实事求是 ”四 个大字,丰富发展为“ 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 ”八个大字。(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1、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 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 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江泽民(2)进一步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特别是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 质是与时俱进2、胡锦涛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

15、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图示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一切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而 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 恩格斯:共产主义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列宁: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确切的、有凭有据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 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他是要在群 众的斗争过程才能产生的,就是说要在实际 经验中才能产生。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 国同志了解中国情

16、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 出发,不是从 定义出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首次提出命题1961年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请同志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 际出发”1961年3月中央为提倡和要求调查研究 写给各地的信:“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 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我们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 方针政策问题时,一定要从 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 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现代含义对于指导革命和建设全局,从实际 出发就是从国情出发1939年毛泽东:“认清中国的国情,乃 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中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首先,必须承认实际,尊重客观事实,对客 观事实“不要带上任何主观的随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