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灸法的应用

上传人:0 文档编号:4880331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灸法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灸法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灸法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灸法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灸法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灸法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灸法的应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言一、灸法的作用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 灸 法前 言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施灸材料具有火热之性,是一种温热性刺激弥补针药之不足 阳气衰微,沉寒痼冷特殊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1、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或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 “灸焫”前 言特 点概 念 性属温热,纯阳之性;芳香无毒,主灸百病艾叶 易燃,渗透艾 药源丰富,价廉艾绒 芳香;易燃,温和;使用方便其他2、施灸材料前 言一、灸法的作用 防病保健温经通络风寒湿痹证温中驱寒逐湿寒湿为患、阳虚诸证温经散寒逆灸“无病而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保健灸 (

2、针灸聚英) 扶阳培元, “卫外而为固”升清举陷脏器下垂、久泄久痢等固脱救逆亡阳虚脱证扶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痈肿疮疡初起、瘰疬、瘿瘤等消瘀散结“引郁热之气外发”某些热病实热(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等)、阴虚发热引热外行二、灸法的种类和应用 直接灸 瘢痕灸 (化脓脓灸)无瘢痕灸(非化脓脓灸)艾炷灸 隔姜灸 间间接灸 隔蒜灸隔盐盐灸 艾灸类类 隔附子饼饼灸 温和灸 灸法 悬悬 灸 雀啄灸回旋灸艾卷灸 (条) 实实按灸 太乙针针灸雷火针针灸温针针灸 温灸器灸各种温灸器非艾灸类类 灯草灸天 灸 灸法分类表(一)艾炷灸概念:圆锥形的艾团。壮: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艾炷 制作规格:大、中、小灸法种类

3、和应用(一)艾炷灸(1)无瘢痕灸1、直接灸操作:燃剩2/5凡士林艾炷 红晕37壮 适应证:虚寒证操作: 燃尽 1周 56周蒜汁艾炷膏药 化脓 灸疮 瘢痕79壮 适应证:慢性顽固性、反复发作 (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体虚) (2)瘢痕灸灸法种类和应用操 作:适应证: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未溃疮疖等。(一)艾炷灸操 作:适应证:外感风寒表证、虚寒性腹痛吐泻、风寒湿痹等。(1)隔姜灸(2)隔蒜灸隔 蒜 片 灸隔 蒜 泥 灸灸法种类和应用2、间接灸(一)艾炷灸操作:神阙灸适应证: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等;亡阳虚脱证。(4)隔附子饼灸操作:适应证:疮疡久溃不敛,虚寒性外科阴证; 阳痿

4、、早泄、遗精等命门火衰证。灸法种类和应用 2、间接灸(3)隔盐灸(二)艾卷(条)灸艾卷(艾条) 纯艾条(清艾条)药艾条(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艾卷灸悬 灸实按灸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慢性病灸法种类和应用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急性病范围较大 病痛痹、痿 虚寒(三)温针灸操 作适应证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灸法种类和应用(四)温灸器灸灸法种类和应用(五)其他灸法灯草灸天 灸操作:点穴、燃火、爆焠适应证:“幼科第一捷法” 灸法种类和应用三、施灸的注意事项(一)施灸的顺序上 下 阳 阴背 腹 左右对称头身 四肢 依次施灸少、小 多、大(二)艾灸补泻法灵枢背俞“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等待)自

5、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傅,拊)其艾,须其火灭也。” 三、施灸的注意事项(三)施灸的剂量灸量大 (大炷、多壮、时间长时间长 )灸量小 (小炷、少壮、时间时间 短)病人壮男体强妇妇孺老羸病情初病、实证实证 、急重久病、虚证证、轻缓轻缓部位肌肉丰厚处处 (腰背、腹、股臀)皮薄肉少处处(头头面、胸、肢末)灸之生 熟三、施灸的注意事项(四)施灸的禁忌1、眼区、大血管处,禁灸或慎灸。2、颜面五官部、头部、乳头、心前区、大血管部、肌腱处、关节活动皮肤皱折处、阴部、肌肉菲薄、骨骼突起处,均不可用化脓灸。3、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少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化脓灸及刺激较强的天灸。4、谨防烧灼皮肤和衣物。(五)灸后的处理 化脓灸、天灸局部护理 水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