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0123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考备考研究之一态度,策略,技法: 语言知识与运用备考的 三个关键词浙江省宁波中学 纪 勇 http:/一态度 旗帜鲜明教汉语, 扎扎实实打基础。 1自觉积极的负责态度 汉语是民族母语,语文是民族文化的基础 和载体之一。作为母语,在国家民族生存发展 中具有的作用说是最重要的也不为过。现在对 母语学习的不负责任的说法太多。作为语文教 师必须担负起维护和发展祖国语言的责任。学 生也只有对母语学习自觉地意识到那是一种对 国家民族的责任,也是对自己作为一个华夏子 孙的责任,才可能自觉地去学习语文,也才能 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其实学好汉语,现在是 一个有前瞻性的举措,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一 浪

2、高过一浪。可以预测,汉语的前景是美好的。2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求教学之实。语言学习也是讲科学 性的,变化形式是需要的,华而不实是 有害的。数学、物理、化学为什么没有 那么多的花里胡哨,结果很受学生欢迎 ?高考语言复习不能舍本逐末。 求学习之实。面 对练习册子,如果只对 ABC,不求何以是ABC, 那是没有实际效果的。 求运用之实。在 生活中学习语言,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最有效的 学习方法。平时的作业 、板报、活动,凡是与 语言有关的活动,都要 有意识地与语言复习结 合起来。3刻苦自励的实践态度 语言学习是要 下工夫的。要反复练 习。要坚决抵制消极 言论。语言知识与运 用的复习,需要集中 一段时间

3、系统整理, 查漏补缺,更需要平 时的自觉实践。二策略 1扶正固本 2关注生活 3优化教学 1扶正固本 (1)让精华语言扎根学生心田 引导学生拥有自己的青春经典, 有天天读的好书,让他们在精华语言 的土壤里时时濡染。精华语言积累多 了,好的语感就强,字形、词语、 病 句、仿写等等试题作起来都会得心应 手。 从某种角度说,语言知识和语言 运用以及作文问题,归根结底是阅读 问题。 比如句式变换、仿写、 续写、概括或扩写、广告、 推荐书、答谢词等等,根本 的问题,不是不会写,而是 没东西写。平时只关注做题 ,没有看报,没有看新闻, 没有接触生活实际,这些题 就没法写好。(2)用正确材料强化语言模式 搜

4、集一些精华语言段落,让学生学习, 让他们反复诵读,模仿写作。不要把纠错练 习当成学习语言的主旋律。比如,读音,就 要教学生记正确读音,不必总是喋喋不休地 指出容易读成什么什么。原来学生不会读错 的,你反复纠错,反倒让学生强化了错误读 音。病句复习,还是要以学习正确表述为主 ,即使是纠错,也要讲清怎样写是正确的, 谨防把学生搞得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阳城”,是湖泊献给长空的 激情;“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是山林献给 大地的激情;“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是荒凉献 给壮阔的激情;“零落成泥 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 优美献给崇高的激情。(3)以成功催生再次成功意

5、识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 喜悦,复习时免不了要不 断进行测试,测试题目要 体现渐进性。对学生学习 中的亮点要善于发现,找 机会表扬表扬学生。对学 生的一些富有创造性好语 言段落,不妨帮他投稿, 进行正面激励。2关注生活 (1)坚持阅读有关报刊 报刊是学生尤其是高 三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窗 口。高考试题与生活的密 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要 明确报刊与学生了解社会 生活的意义,与对高考的 意义。(2)有意关心校园生活 要指导学生 留意校园生活, 还要创造条件适 当组织一些校园 活动,让学生有 完成试题的生活 基础。(3)适当留意社会生活 现行的高考 制度,两耳不闻窗 外事是不行了,要 利用可能的机会接

6、触社会,积累生活 感受。作语文学习 的有心人。3优化教学 (1)精心准备, 追求实效 (2)锤炼语言, 讲求精当 (3)收放有度, 挥洒自如(1)精心准备,追求实效 高考复习课要做到三精:精心准备要 讲的内容,精心选择作为示例的题目,精 心指导学生突破瓶颈的方法。教师一定要 独立地出几份较有质量的试卷,要认真地 作好每套试卷。教师只有会命题会做试题 ,才会有切身体会,讲评试卷时才容易引 起学生的共鸣。批改试卷,要注重收集有 效信息并进行归类,对各题得分情况、习 惯性错误、典型错误、审题错误等要做到 心中有数,尤其要重视学生因明白了但未 深刻理解而犯的错误。 还要善于总结方法 ,例如:字音题、字

7、形 题、成语辨析题等要依 靠知识积累才能答好的 题型,我们可以为学生 总结出“想通、读熟、 记牢、写准、用活”十 字方针,指导到位、检 查到位。 再具体指导学生归纳方法。常见多音字、 形似字和其他易误读字的辨析,可总结出穿成 串、连成片的“串式”方法,把易混的同音字 和形近字放在一起比较,根据汉字形旁表意的 规律,由一个字记几个字。如“讴歌”的“讴 ”字,穿起一串易混的形近字“殴、沤、呕、 瓯”等,并组词比较拓展,“殴打、沤肥、呕 心沥血、金瓯无缺”等,这样就把零碎的知识 整理成系统易记知识网。(2)锤炼语言,讲求精当 尊重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但 是,我们往往把它曲解了。其实,尊重 学生,

8、最重要的就是充分了解学生,最 高效地教学生学会、会学。学生基础情 况、心理生理成长成熟程度,都必须考 虑到,这样才能确定讲课的语言分寸。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知识,学生一看 就明白,我们一讲学生反倒不明白了,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些东西点 到为止,就恰倒好处。 (3)收放有度,挥洒自如该拓展的时候,要充分拓展; 该收束的时候,要果断收束. 三技巧1把握方向的技巧 2梳理考点和总结方法的技巧1把握方向的技巧 考试大纲是定方向的文件,但是考 试大纲只是原则的范围规定,多年来基 本没有变化,是属于“稳”的内容。有 人说,语言运用部分是变得最大的部分 ,但大纲范围一点没变,变的是体现大 纲范围的

9、表现内容。对这些,即使是各 省制订的考试说明也不可能是很具体的 规定。考纲的原则条款,只有通过历年 的考试试题来诠释。 研究命题方向,有三条路径 (1)历年高考真题。 (2)各地模拟试题。 (3)各种报刊的研究 文章,包括创新试题。2梳理考点和总结方法的技巧 考什么 怎么考 怎么备考语音部分 考纲明确了考测范围,即是“现代汉语 ”的,而不考古音,是“普通话”的,而不 考方言音。考测对象为3500常用汉字。识记 ,就是能读出字音,而不考给汉字注音。从 2006年11套试卷、2005年12套试卷、2004年 15套试卷的语音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考查 的重点是多音多义字、形近字、音近字、容 易读错的

10、字。 所以,复习时要抓“三 常四难两关注”。即常用、常 读错、常练却常错的字音,形 声字、形似字、多音字、近音 字四个难点,关注课本(课文 、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关注具有社会性、高雅文化性 的词语。 复习时要记正确的,不 要受题目中的错读影响。“时 时在意,处处留心”。平时用 功与专题复习结合起来。平时 听听广播,看点电视新闻,勤 查字典。最好能准备一个笔记 本,把自己平时读不准的字词 整理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一 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复习四招 第一招:金蝉脱壳招 复习时,遇到熟悉或已经掌握了正 确读音的字词就直接划去,只保留那些 读不准或常读错的。过段时间对保留部 分进

11、行第二遍复习,把其中能读正确的 再划去,读错的再留下。这样逐步削减 、逐层“脱壳”,最终剩下的不会的就 越来越少,再反复强化记忆这些常出错 的字音。第二招:顺手(首)牵羊招 对于同音的形声字要学会通过其不同的 形旁(部首)来猜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如“驱 ”、“躯”、“岖”三个字都读q,我们就 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旁来推断其不同的含义。 看它们常和哪些字搭配成词。再有,我们在 查字典时,应该注意,同音字或同音词经常 出现在同一页或相邻页上,当查到一个字或 词的时候,我们应顺手把与其有相同读音的 字词记录下来。长期坚持,举一反三。这就 是所谓的“顺手(首)牵羊”。第三招:想入非非法 形似字由于形体相似,

12、稍不留意就会 误读。例如“赝品”的“赝yn”和“义 愤填膺”的“膺yng”,再如“滇池” 的“滇din”和“缜密”的“缜zhn” 以及“嗔怪”的“嗔”(chn)。对这类 字,可先辨清字形,再依形记词定音。 多动脑筋,运用联想记忆法。例如:滇 池里有“水”,缜密的思维得“丝丝入 扣”,嗔怪得用“口”;确定字形后再 记词的读音就容易多了。这就是所谓的 “想入非非”。 第四招:顺藤摸瓜法 字典中每个多音字的注 释之后都会标注出它另外的读 音及其所在的页码,顺着这条 “藤”摸下去。就能把每个多 音多义字的读音都找出来。再 结合“金蝉脱壳”法,把不熟 悉和不知道的读音记在卡片上 ,反复记忆,能有好的效果

13、。 作题技法 1、据义定音 磅秤、磅礴,暴风骤雨、一暴十寒。 2、据性辨别 隐藏、宝藏,身五长物、增长见识。 3、据体推测 剥削、剥皮,咀嚼品味,细嚼慢咽。 4、巧用排除。复习时细细过,考试时用排除 。抓特点,抓熟悉,直选答案。字形部分 2006年14套试卷,2005年12套试卷, 2004年12套试卷的字形题表明,考查重点 是形近字、音同形近字、义同或相近字、 音同形异字、形近义异字、近义字等。熟 记3500常用汉字,重点突破常用常见常错 的形近字、音近字、形音或音义两近字、 音形关系复杂字,特别是要熟悉课本第五 册异形字整理表,熟悉常见熟语的构 成特点以及书写形式。牢记记对不记错原 则,作

14、题或看参考书,可以用涂抹法去掉 错别字,以防干扰。字音字形的复习,需要大量记 忆,有三点建议: 一、要有良好的心态。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命力 最强的文字。世界曾有四大文字体系,能流 传到今天并且具有迅猛发展趋势的就只有汉 字了。有人说汉字难学,其实,那只是相对 的,学汉语,掌握2000汉字,就可以读书报 ,搞科研,学英语,没有20000个字是难以流 畅读书的。汉字开发人的大脑智慧的功能是 最强的。前几年K12上有篇似乎是“外籍人” 写的一篇文章,我在我的网页里转载了它, 它说得有一定道理,能引发我们思考。、两常四点三重视 常用的汉字,常读错写错的汉字; 形声字、形似字、多音字、近音

15、字; 重视课本、重视平时作文书写等训练、 重视有影响的好书和优秀报刊,如新 华文摘、散文选刊、杂文选刊 、小说选刊、语文报、中 学生阅读等。 3可用四分识记法 (分时分类分级分段) (1)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采 取分时记忆法,多次反复,达到永久记 忆的目的。对字音字形复习,不要只在 某一阶段进行专项训练,企求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而要将复习放在整个的高 考复习过程中,先集中进行专项训练, 明确考查目标;平时不间断复习,巩固 记忆效果;考前强化复习,扫除识记盲 点。 (2)根据对记忆材料 有联系,易识记;无联 系,遗忘快的规律,采 用分类记忆法,提高记 忆效率。理解了字的含 义,常练习正确运用, 就容易记;经常出声朗 读,就容易记;经常动 手写,就记得准。 (3)根据有目 标,记得住;没目标 ,记不住的规律,采 用分级记忆法,加强 记忆效果。刚才说的 两常中的四点,常用 汉字,次常用汉字, 其它,四级。 (4)根据化整为零 ,化大为小利于记忆的规 律,运用分段记忆法,快 速攻关。有人研究出一个 规律,比如汉字,七个字 以内好记,上了八个字就 难记了。被称之为“神秘 的七”。我们可以把要记 忆的内容每十个二十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