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80103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黔西南州2018年度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贵州省黔西南州贵州省黔西南州 20182018 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年中考数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 分)1.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B. C. 0D. 212【答案】D【解析】解:根据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得,2 0 2.如图的几何体是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俯视图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解:从上面可看到从上往下 2 行小正方形的个数为:2,1,并且下面一行的正方形靠左,故选C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2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视图3.据统计,近十年中国累积节能 1570000 万吨标准煤

2、,1570000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0157 1071.57 1061.57 1071.57 108【答案】B【解析】解:,1570000 = 1.57 106故选:B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n为整数 确定n的值时, 101 | 1 4?【答案】 3【解析】解:由,由,所以(1) 4(2) 3 3首先把两条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解出来,再根据大大取大,小小取小,比大的小比小的大取中间,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的原则,把不等式的解集用一条式子表示出来本题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定要把每条不等式的解集正确解出来13. 如图为洪涛同学的小测卷,他的得分应是_分.【

3、答案】100【解析】解:的相反数是,此题正确;22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1 和,此题正确;1的绝对值是 1,此题正确;1的立方根是 2,此题正确;8则洪涛同学的得分是,4 25 = 100故答案为:100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倒数、绝对值性质及立方根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绝对值、相反数及倒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倒数、绝对值性质及立方根的定义14. 若 100 个产品中有 98 个正品,2 个次品,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抽到次品的概率是_【答案】1 507【解析】解:个产品中有 2 个次品, 100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抽到次品的概率是,2 100=1 50故答案为:1 50本

4、题只要用次品的个数除以总的产品的个数即可得出次品的概率本题考查的是概率的公式,用满足条件的个数除以总个数可得出概率的值15. 某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参加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表格反映的是各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 及方差,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组去参()2赛,那么应选的组是_甲乙丙丁7887211.20.91.8【答案】丙【解析】解:因为乙组、丙组的平均数比甲组、丁组大,而丙组的方差比乙组的小,所以丙组的成绩比较稳定,所以丙组的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应选的组是丙组故答案为:丙先比较平均数得到乙组和丙组成绩较好,然后比较方差得到丙组的状态稳定,于是可决定选丙

5、组去参赛本题考查了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 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也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16.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解,则此三角26 + 8 = 0形周长是_【答案】13【解析】解:,26 + 8 = 0,(2)(4) = 0,2 = 04 = 08,1= 22= 4当时,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所以舍去, = 22 + 3 6 = 2当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周长是, = 43 +

6、6 + 4 = 13故答案为:13求出方程的解,有两种情况:时,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时, = 2 = 4看看是否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点,关键是确定第三边的大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题型较好,难度适中17. 己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 2,较长的对角线长为,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2 3【答案】2 3【解析】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在中, = 2 = 3, =22= 1, = 2 = 2 菱形=1 2 =1 2 2 2 3 = 2 3故答案为:2 3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可求出较短的对角线的长

7、,再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该菱形的面积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求出较短的对角线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8.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 = 2+ + 表格所示,那么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x1012y0343【答案】(3,0)【解析】解:抛物线经过、两点, = 2+ + (0,3)(2,3)对称轴; =0 + 2 2= 1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点为,(1,0)(3,0)因此它的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3,0)9故答案为:(3,0)根据、两点求得对称轴,再利用对称性解答即可(0,3)(2,3)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8、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对称性19. 根据下列各式的规律,在横线处填空:,_1 1+1 21 =1 21 3+1 41 2=1 121 5+1 61 3=1 301 7+1 81 4=1 561 2017+1 2018_=1 2017 2018【答案】1 1009【解析】解:, ,1 1+1 21 =1 21 3+1 41 2=1 121 5+1 61 3=1 301 7+1 81 4=1 56为正整数 1 21+1 21 =1 (21) (2)(), 2018 = 2 10091 2017+1 20181 1009=1 2017 2018故答案为:1 1009根据给定等式的变化,可找出变化规

9、律“为正整数 ”,1 21+1 21 =1 (21) (2)()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等式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为正整数 ”是解题的关键1 21+1 21 =1 (21) (2)()20. 如图,已知在中,BC边上的高AD与AC边上的高BE交于 点F,且,则的面积为 = 45 = 6 = 4 _【答案】60【解析】解:, = = = 90, = 45, = , + = 90 + = 9010, = , ,设 = = 10 = , , = ,10 + 4=6 整理得,2+ 1024 = 0解得或舍弃 , = 212(), = + = 12 =1 2 =1 2 1

10、0 12 = 60故答案为 60首先证明,推出,设由,推出 = = 10 = . ,构建方程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 =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21.计算:(1)|2|260+ (16)1(2018 3)0先化简,再在 1、2、3 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2)(12 1) 226 + 9【答案】解:(1)|2|260+ (16)1(2018 3)0= 22 1 2+ 61= 21 + 61;= 6(2)(12 1) 226 +

11、 9=12 1(1)(3)2=3 1(1)(3)211,= 3当时,原式 = 2=2 23= 2【解析】根据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可以解答本(1)题;根据分式的减法和乘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再从 1、2、3 中选取一个使得原分(2)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8 分)22. 如图,CE是的直径,BC切于点C,连接OB,作 交于点D,BD的延长线与CE的延长线交于点/ A求证:AB是的切线;(1) 若的半

12、径为 1,求AE的(2) = 2 =1 4长【答案】解:连接OD,如图(1), /, 1 = 42 = 3, = , 3 = 4 1 = 2在与中, , = 1 = 2 = ?, 12, = 切于点C, , = 90, = 90是的切线; ,(2) = 2, = 2 = = 2的半径为 1, = 1, = 2, = =1 4, = 4 = 4 2 = = 4 22【解析】连接OD,由,得到,通过,(1)/1 = 42 = 3 得到,而由BC切于点C得出,那么,问 = = 90 = 90题得证;根据三角函数,得出,再由(2) = 2 = = 2 = 2 = 2,得出,那么 = =1 4 = 4 = 4 2 = = 4 22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掌握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 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调查,随机调查了m人 每名学生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