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80067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届明清时期复习课件(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网络络特征】【阶段特征】 1、政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的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 向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 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 发展,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前列。与西方相比,已落后 于历史潮流。 3、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 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4、文化: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传统科技 进入总结停滞阶段;文艺空前繁荣,反映封建制度的衰 落。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的色彩。【本单元课标要求】1.必修1: 了解明朝内阁、

2、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 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必修2: 1)知道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到古代中国巅 峰的情况。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3、必修3: 1)理学发展到新阶段王阳明心学。 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3)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及时代的关系。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本单元默写题目】1.概述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军机处的特点及影响。2. 简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3.评述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分析中国资本主

3、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4.简析明清启蒙思想出现的背景,并列出黄宗曦、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及影响。(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 (2)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 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 (3)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 稳(历史原因) (4)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2、目的: 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 废宰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4、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典型例题】史学家郭廷以说:“中国真正的君主专制政治,形成于明。” 最能够证明这种说法的理

4、由是明代( )A.废丞相制度使君相合一 B.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C.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助理机构 D.以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权力解析:选A。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均符合加强君主专制的条件,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核心措施是废丞相,其他措施都是辅助措施,故答案为A。【高考真题】右图是歙县明代 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许 国八角牌坊,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该牌坊雕刻精美,气势雄伟 ,可谓古牌坊中的瑰宝 B.该牌坊的建立,有光宗耀祖 之意 C.许国以大学士兼任丞相,故 有能力建此牌坊 D.牌坊上“先学后臣”,用意在 于鼓励家乡人读书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 析理解

5、能力。明太祖废 除了丞相制度,故许国 兼任丞相不符合史实。(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不可无辅臣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 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 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 的奏章共的奏章共1160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件。这些奏章有讲 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共计有3391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均件事,即朱元璋平均 一天要处理奏章一天要处理奏章207207件、件、411411件事件事 ,以致,以致“ “星存而出,日入而休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仍仍 无法处理好。无法处理

6、好。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特 点点明太祖 时期明成祖 时期明宣宗 以后2 2、创立与发展、创立与发展设立殿阁设立殿阁 大学士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仅备皇帝顾问 兼协理章奏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品秩较低,不 参与决策参与决策设立设立 内阁内阁内阁大内阁大 学士学士参与军国大参与军国大 事的商讨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地位逐渐上升 ,有专门的衙,有专门的衙 署和属官署和属官可以可以“ “票拟票拟” ” 对奏疏的处对奏疏的处 理意见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地位变得更 加重要;首加重要;首 辅权压群臣辅权压群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内阁阁制相同相同不不 同同地位地位职权职权对皇权作对皇权作 用用职责

7、职责职责职责 都是都是辅辅辅辅助皇帝助皇帝处处处处理全国政理全国政务务务务参与决策参与决策无决策无决策权权权权制制约约约约皇皇权权权权不能制不能制约约约约法定,制度法定,制度赋权赋权赋权赋权非法定,咨非法定,咨询询询询机机 构构“内阁首辅” “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l明朝的内阁阁是君主专专制强化产产物,无决策权权。不能对对 皇权权制约约。l西方近代的内阁阁是分权权民主的象征,总揽总揽 行政。有助 于防止专专制。【典型例题】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 ,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 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 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8、”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 朝( ) A.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B.君臣之间等级森严 C.纺织技术水平甚高 D.中央集权由盛而衰解析:选A。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了 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正确答 案是A。【典型例题】某部历史著作中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 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 的一人咨询较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 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 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 ”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 解析:选C。从材料中“嘉靖皇帝

9、”可以判断出应是明 朝,然后结合材料中“大学士”等信息可以看出指的 是明代内阁制。 不同点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职 责任 免对皇权影响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一级决策者非法定侍从咨询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 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不能制约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三)军机处的设立 【典型例题】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 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这些事 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下列措施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 A实行行省制度 B废丞

10、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内阁制 D增设军机处解析:D。从时间上看,孟德斯鸠生活于18世纪,因此当 时中国应处于清朝时期。同时据材料可知,孟德斯鸠所 说的“施用棍棒”、“管理家政”,实际上是指君主专 制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故答案为D项。【合作探究】:清初为何要进一步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加强君主专制? (1)原因: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凌驾与内阁六部之 上,并制约了皇权。 (2)措施: 康熙设南书房、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与皇帝 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合作探究】:为何说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清朝军

11、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 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 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会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 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 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典型例题】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 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 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 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 ( )。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削弱了内阁的 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解析:A。由材料中“小心敬慎”、“不至有权臣”、 “权属于

12、君”说明军机大臣并无实权,从而强化了君 主专制。在材料中没有反映。【典型例题】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 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 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 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 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 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议论 ( )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解析:C。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

13、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说法符 合史实;唐朝三分相权确保君权独尊,唐太宗说法符合史实;明 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始设内阁,明成祖说法 不符合史实;中国自秦始皇就开始皇位世袭,雍正帝说法不符合 史实。(一)历代地方政治体制的演变历程:小结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西汉 (郡国二制,设刺史) 东汉(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设地方节度使) 宋朝(派文官替武官 ,设通判监察,设转运使管财政) 元朝(行省 制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行省之下设宣慰司 管边远民族事务)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二)历代监察官制的演变历程:秦朝(中央:御史大夫) 西汉(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唐朝:御史台 宋朝:

14、提点 刑狱司(地方: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清 (地方:按察司) 。(三)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2、汉代(察举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隋朝(分科考试开科举) 5、唐宋至清(1905年) -(完善科举制,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选官标准孝、廉选官标准门第高低,出身贵贱选官标准文化素质,能力高低1、秦朝(皇帝任免) 小结(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矛盾: 1、表现: 皇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2、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终在明初 (明太祖朱元璋)被废。 地方服从中央,并日益依附中央。(即地 方分权,中央集权)3、解决两对矛盾的方式: 增设与此相当

15、的职位、分割其权力; 另改设机构。 直接废除该职位。小结(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明清以前,积极作用为主;明清以后,消极作用为主。 积极:消极: 政治:容易形成暴政并导致政治腐败。 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 文化:形成文化专制,束缚民主思想发展。 总体:阻碍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落后西方、受其欺凌的主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 上可以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和兴建 大型工程,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小结(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主义);2、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浓厚);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4、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5、儒家思想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小结趋势:1. 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 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 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 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 廷的控制,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 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