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800481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州市八县协作校福州市八县协作校 201620162017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语文试卷高一年语文试卷【完卷时间:150 分钟 ; 满分:150 分】 第第 I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1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清顺治八年(1651 年),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 ”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何谓“道统”与“治统”?简单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

2、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后者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天下所极重” 。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 ,其“新”是极其有限的。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

3、移。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新治统” ,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中国历史上, “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说, “道统”与“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 “道统”与“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遍尝艰辛的却很少。譬如,日本在 19 世纪中叶与

4、中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道统”与“治统” 。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己” 。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近代历史上,早期改良派人物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 ”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此后的“中体西用”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力,不如说是对“道统”与“治统”的竭力维护。再- 2 -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只

5、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与“治统” ,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向现代转型艰难的原因,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关于“道统”“治统”的话中可见一斑。B道统主要指古代圣君、贤臣、孔孟诸位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的思想;治统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传统。C儒家思想传统被认定为道统,历史上虽然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在几千年里可以说被天下人极为看重。 D历代帝王注重的不是儒家思想的真理和魅力,而是其对封建专制合法性的诠释

6、及对统治秩序的巩固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为巩固统治,历代帝王均对承继道统极为看重,在此基础上,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B替代前朝的新王朝不会去否定封建专制,只能表现为对统治细节的修补,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道统与治统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非常强大,并未因少数民族政权强势侵入而被弱化,并未因西方列强不断侵略而被割裂。D作为思想资源、体制基础的道统与治统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却成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19 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境遇相似,却

7、没有能够通过改良或革命向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有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的羁绊。B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各种关于改良的思潮、运动,与其说努力同现代转型,不如说竭力维护道统与治统。 C辛亥革命敲响封建专制的丧钟,仍有称帝闹剧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区别在于是否真正终结道统与治统。 D所谓“继道统” ,是为巩固专制统治;所谓“新治统” ,是为完善专制统治。两者均是对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12 分)词作家阎肃:不“严肃”的时髦“80 后”作品丰富、已经过完 85 岁生日的阎肃从没让人觉得他“老”过。- 3 -平常,每次儿子阎宇和

8、儿媳刘莉娜回家去看老两口,吃过饭,坐不上几分钟,阎肃往往会说:“你们回去吧,我要工作了。 ”他不跟家人念叨自己在创作上犯了什么难,也不给儿女定规矩要求他们每周回来几次陪他。在家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坐在书桌前。看书学习,抄写稿子。他就这样不断写出优秀作品,歌剧江姐就是他利用 18 天婚假创作的。“别看他叫阎肃,却不是一个严肃的人” 。阎肃的老同事、老朋友们说起他,谈及最多的,就是“爱开玩笑” 、 “童心未泯” 。在西南文工团时,阎肃总爱开玩笑、讲故事,就有人给他提了意见,说他太不严肃了。他就干脆把名字从阎志扬改成了阎肃。在他看来,一个人心态要好,遇到事情不较劲,这样一切烦恼都是浮云。空政文工团创作

9、室的舒楠封他为“神奇的老顽童” 。2008 年,中央 1 套要播一部电视剧,请舒楠负责配乐和主题歌,阎肃写词。导演对谱曲要求很高,既要流行又要有地方特色。阎肃就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把它写成周杰伦式的说唱音乐?”这句话出自年近八旬的阎肃之口,舒楠感到“实在是太超前了” 。他按照阎肃的意见谱曲,效果非常好。年过八旬的阎肃常常笑称自己是“80 后” 。他懂 Rap,听周杰伦,喜欢李宇春,自称是“老玉米” 。阎宇说:“他有好奇心,如果有什么新事物出现了,他一定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阎肃曾作为演讲者出现在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讲完后用他高昂有底气的声音说:“我就怕你们吐槽啊,来点赞就好了。 ”说完“哈哈

10、”大笑起来。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制片人卫晨霞今年“八一”建军节策划了一个名为“八一快闪”的新节目,在一段视频中,总政歌舞团的演唱者白雪、蔡国庆、阎维文等人突然出现在军事博物馆的广场上,唱起了军歌。策划这个活动时,有些拿不准的卫晨霞打电话给阎肃,给他介绍什么是快闪,问这种形式行不行得通。老爷子在电话那头儿回了一句话:“行,就得新,就得好玩儿!”除了在歌曲“作词”一栏中看到他的名字,这位爱哈哈大笑又极富幽默感的老爷子也常出现在歌唱节目中担任评委。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星光大道是他常去的地方。和他一同担任过评委的蒋大为回忆,录节目通常要到半夜,年过八旬的阎肃跟节目组要两盒饺子,然后打包回酒店,

11、 “吃着饺子,再喝上二两小酒,看场足球比赛,他就满足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感觉是,阎肃喜欢研究唐诗宋词,尤其喜欢庄子, “阎老之所以会参加那么多活动,是因为他的国家认同。只要节目能反映家国情怀,他都乐意去做评委,去表达他的想法” 。阎老“人老精神不老” ,他与我们祖国的进步、军队的发展、人民的喜怒哀乐,以及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谐共振。这就是他永葆艺术青春,生命力旺盛的重要原因。面对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阎肃用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 前门情思大碗茶 ,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阎老创作的核心理念,永远接地气。卫晨

12、霞说:“阎老对军营大拜年节目情有独钟,就因为我们总是去最偏远、最艰苦- 4 -的边防哨所,他说我们为兵服务,节目走得早、走得远、走得正 。 ”在艺术界,阎肃平和敦厚,与人为善;可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他义正辞严地给予批评;在大是大非和原则面前,不较劲的他更勇于较真、爱憎分明、决不退让。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刮起一股恶搞红歌、扭曲主旋律的歪风邪气,阎肃第一个站出来坚决抵制,并在歌坛发起“抵制恶搞”的倡议。他说:“我不怕一两个人骂,就怕老百姓戳我的脊梁。”有人说,阎肃就像麦穗,果实累累,但始终低着头。无论是文工团开会,还是担任文艺节目评委、嘉宾等,阎肃总是精心准备,提前到场。阎宇印象特别深刻:

13、“从小到现在,但凡和老爸一起出门,路上甭管遇到什么人,花匠、木工、烧水的,他一律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招呼:您好!阎宇说,这么多年老阎同志没教过他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尊重身边所有的人。 ” (摘自大家有改动)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阎肃热爱工作,但他有点淡化亲情,甚至有些不近人情。每次儿子和儿媳回家去看老两口,阎肃总是吃过饭不一会儿就催他们走。B在西南文工团时,阎肃总爱开玩笑、讲故事,有人说他太不严肃了。他就负气把名字从阎志扬改成了阎肃,以表明自己是个严肃的人。C阎肃之所以能写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就是因为阎肃的一只脚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传统

14、文化的土壤中,一只脚稳稳地踏在爱国主义与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上。D遇到事情不较劲,平和敦厚的阎肃活得简单快乐;可是,对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他坚决批评;在原则性问题面前,不较劲的他却爱憎分明、决不退让。E本文的标题幽默风趣,不“严肃”利用了谐音,写出阎老的活泼开朗, “80”后是阎老的自我调侃,这些让我们想见出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形象。5.“(红梅)一片丹心向阳开,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中的歌词,这也正是阎肃的人生写照,试结合全文分析。 (7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14 分)鲁鲁(节选)宗 璞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

15、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 5 -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 ”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 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10 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

16、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 “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扣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