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998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三第一次学年尤溪七中高三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时间:4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根据情境默写古诗文(一、根据情境默写古诗文(1616 分):分):1.1.李白在李白在蜀道难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中,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2.2.杜甫杜甫登高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古今独步”的的“句中化境句中化境” 。3.3.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老子中说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荀子在劝学劝学中说中说“ , 。 ”4.4.苏轼在苏轼在赤壁赋赤壁赋中中“ , ” ,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个体之渺小。2 2、选择题(每题选择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5.5.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辨析下列各句,选出全有通假字的一组( (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秦自缪公以来二

3、十余君 臣愿奉璧往使臣愿奉璧往使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卒廷见相如卒廷见相如A A B.B. C.C. D.D.6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A非汉所非汉所望望也也 望:希望望:希望 闻汉天子甚闻汉天子甚怨怨卫律卫律 怨:怨恨怨:怨恨B B虞常生虞常生得得 得:擒获得:擒获 虞常果虞常果引引张胜张胜 引:引导引:引导C C副有罪,副有罪,当当相坐相坐 坐:定罪坐:定罪 武卧武卧啮啮雪雪 啮:咬,吃啮:咬,吃D D羝乳乃得归羝乳乃得归 乳:生育乳:生育 如惠语以如惠语以让让单于单于 让:责备让:责备7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

4、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A不好不好交接交接俗人俗人 交接:结交交接:结交B B连连辟辟公府不就公府不就 辟:征召辟:征召 - 2 -C C辄积年不辄积年不徙徙 徙:调动官职徙:调动官职 D D视事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视事:看、视察8.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A以以货物与常货物与常 汉亦留之汉亦留之以以相当相当B B请毕今日之欢,效死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于前前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于天天C C因因厚赂单于厚赂单于 欲欲因因

5、此时降武此时降武D D其一人夜亡,告其一人夜亡,告之之 空自苦亡人空自苦亡人之之地地9.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 )A A举孝廉举孝廉不行不行 B B言甚言甚详明详明 C C寻其寻其方面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乃知震之所在 D D覆盖覆盖周密周密无际无际 1010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例句: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A A我见相如,必辱之。我见相如,必辱之。B B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夫以秦王之威

6、,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C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1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A毕礼而毕礼而归归之之B B宁许以宁许以负负秦曲秦曲C C臣请臣请完完璧归赵璧归赵D D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西入秦入秦12.12.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君幸于赵王君幸于赵王 虞常生得虞常生得 皆为陛下所成就

7、皆为陛下所成就 举孝廉不行举孝廉不行 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为降虏于蛮夷为降虏于蛮夷 幸蒙大恩幸蒙大恩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A.A. B.B. C.C. D.D. 13.13.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 )A.A.子卿尚复谁为乎子卿尚复谁为乎? ? B.B.何以知之何以知之? ?C.C.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D.D.自书典所记,末之有也。自书典所记,末之有也。14.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 -A.A.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

8、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B.东汉人班固写的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 200200 多年的历史,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C.“C.“遂通五经,贯六艺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中“五经五经”指:诗、书、礼、

9、易、左传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六艺”指:礼、乐、射、指:礼、乐、射、御、书、数。御、书、数。D.D.后汉书后汉书与与史记史记 、 汉书汉书 、 三国志三国志被称为被称为“四史四史” 。三、文言文阅读(三、文言文阅读(4444 分)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 15151616 题。题。 (1818 分)分)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且鞮侯单于初立,且鞮侯单于初立,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

10、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

11、常。后月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虞常果引张胜。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武气绝,半

12、日复息。单于壮其节,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律曰:“汉使张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副有罪,当相坐。当相坐。 ”武曰: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知之!”武不应。律曰: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15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8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