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991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二第一次学年尤溪七中高二第一次“周学习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政治试题政治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20 小题,共小题,共 8080 分分) )1.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 “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是因为( )汉字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基本载体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 C. D.2.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之所以要做

2、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 B. C. D.3.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 )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维新运动出现 洋务运动出现 A. B. C. D.4.海盐文化是传统行业文化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形成的特色文化。作为中国海盐文化代表的盐城,处于江苏沿海中部,苏南有吴越文化,苏北有楚汉文化,置身于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上,虽兼容并蓄却又不倚不靠。海盐文化( )A.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B.由该地历史条件的发展程度决定 C.体现了区域文化具有自身的特

3、色 D.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2 -5.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福建的“土楼” 、湘西的“吊脚楼”、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A. B. C. D.6.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之一,比较有名的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傣、布依、哈萨克、侗、白、壮族等也都有自己的民族刺绣。这说明(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在逐渐缩小 中

4、华文化在本质上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我国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A. B. C. D.7.中医药典籍是中医药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清末以前的中医药典籍和文献近 8000 种,其中有中药内容的占 700 种。这些医药学典籍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中医药实践的科学总结,是记录我国医药发展成就的标记和阶梯,这说明了中医药文化( ) A.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B.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开放平和,面向世界8.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 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

5、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他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突出特点的是( )A.多样性、复杂性 B.实用性、整体性 C.开放性、多样性 D.多样性、实用性9.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 -10.中华世纪坛在序中写道:“朗

6、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A. B. C. D.11.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明。也不是只知其文不解其义,而是坚持从历史中塑造

7、民族精神。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12.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九歌国殇中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的精神写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该诗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A. B. C. D.13.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

8、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灵魂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后,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具有决定作用 B.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14.对“九零后”而言,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C.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15.下列典故中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愚公移山 B.屈原投江 C.苏武牧羊 D.岳母刺字- 4 -16.天道酬勤, “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

9、勤劳”却被质疑,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 ;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 ;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 ,加强勤劳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17.“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万里长征。我们要牢记、学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才能跨越今天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 。 ”这告诉我们(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中华民

10、族攻坚克难提供精神动力民族精神的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不同时期具有相同内涵长征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为民族的复兴强基固本A. B. C. D.18.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下面选项中与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众一心,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A. B. C. D.19.如果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血脉,那么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

11、的是要( )A.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B.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C.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20.十五年来,中国所诞生的上百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实际上提供了一个发现个体力量的契机,而当每个中国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便是坚如磐石的中国力量,这也就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底座。这表明( )中国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5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A. B. C. D.得分评卷人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两小题,共本大题共两小题,共 2020 分分) )

12、21.材料一:“爱国爱家,爱我长沙;遵德守礼,遵规守法;勤劳俭朴,敬业向上;诚信公道,和谐友善;崇尚科学,关爱自然;学习雷锋,爱心守望。 ”长沙市文明委发布的新版长沙市民文明公约更注重“把人的文明放在首位,把严的管理变成常态,把高的品质充分展示” 。其中新增的“学习雷锋,爱心守望”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社会建设理念,古代中国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材料二: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三湘儿女前赴后继,不断开拓,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化,而且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南精神。 “湖南精神”内涵博大丰富。其中, “忠诚”铸就湖湘之魂,是“湖南精神”的核心;“

13、担当”彰显湖湘之责,是“湖南精神”的特质;“求是”体现湖湘之风,是“湖南精神”的精髓;“图强”昭示湖湘之路,是“湖南精神”的追求。这种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励着无数湖湘子弟奋勇前行,谱写出文明进步的华彩篇章。(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相关知识,完成下表。(5 分) 文明公约/湖南精神 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爱国爱家、忠诚 勤劳俭朴,敬业向上、担当 诚信公道,和谐友善 图强 学习雷锋,守望相助 - 6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湖南精神?(15 分)2017-2018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二学年尤溪七中高二“周学习

14、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政治试题政治试题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答案答案】 1.A 2.A 3.A 4.C 5.A 6.B 7.A 8.B 9.D 10.A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D 18.D 19.B 20.B 21. (1)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团结统一。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湖南精神,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湖南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励着无数湖湘子弟奋勇前行,谱写出文明进步的华彩篇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弘扬和培育湖南精神,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 7 -【解析解析】 1. 此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 “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