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79797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7卷第 3期 2 0 0 1年 6月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YANB E I TEACHERS COLL EGE VOI 1 7No 3 J u n 2 0 0 文章缩号 : 1 0 0 9 1 9 3 9 ( 2 o o ) 0 3 0 0 9 6 一 O 1 在解题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张甫异 ( 大 同市商业学校 , 山西 大 同0 3 7 0 0 8 ) 解答习题一方面使学生理解 和巩 固所学 到的知识, 另 一方面也可 以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本文 通过一道解 析几 何题 的两种解法 谈谈对 学生思维能力 的培养 问题 : 求过直线 z+2 y +2 =0与

2、 圆 + 一2 +4 +1 =o的两个交点 和点 ( 2 , 3 ) 的圆的方程 1 通过已知与未知的辩证关系求解 分析 : 如果先求 直线 +2 +2 一。与 圆 z + 。 一2 x + +1 0的交点 , 再将 两个交点 和已知点 ( 2 , 3 ) 分别代 人 圊的一 般方程 上, + +毋 +c=0 求 A, B, c, 将涉及二元二次方程的 问题 , 做起来较 繁 由解析几何知识 一 方程 + + +c+ ( + ,+A +B。 +c ) =0 当 一一1时表示过两 圆 z + Ax +B , +cO + +A +B +C 一0的交点 的 直线方程 如果把所乖圆的方程看作 是 已知

3、的, 把已知直线看作 是未知的, 则可 以得到下 面的巧妙解法 解 : 设所求圊的方程为 : + + A:c + B y+C= 0 ( 1 ) 则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是 : + = +z+毋 C+ ( 一1 ) ( +j , 一 2 + 4 + 1 ) -0 即 ( +2 ) 一 ( B一4 ) +C一 1 0 它与直 线 T 一2 +2 -0重台 故 ( AT 2 ) 1 一 ( B一4 ) 2 =( c 一1 ) z ( 2 ) 2 , 1 + 3 B+ C一 一 B ( 3 ) 把 ( 2 3 ) 代方程( 1 ) 得 联立 ( 2 ) , ( 3 ) 得 A=2 1 5 , B=2 5

4、 , C -1 7 5 因此 所求 圆的方 程为 : + v ( 2 1 5 ) 一 ( 2 5 ) y一 ( 1 7 5 ) 一 0 教师加强对习题 的钻研 , 把握 习题 中已知与 未知 的辩 证 关系 不仅能发现解题 规律 而 且有利 于培 养学生 的辩 收藕 日期 : 2 o 0 o , 1 2 - 2 5 作者简介 : 张甫异( 1 9 ) , 男 , 山西怀仁 讲师 证 思维能力 2 通 过猜想 求解 联想 : 过两圆交点 的圆系方程为 +,+ +毋 +c+ ( +,+A +B。 +c ) 一 0 若将 + + +B。 +c 一0换成直线方程 则 + + +毋 +C+ ( 。 +如

5、 +c ) 一0 ( 4 ) ( 4 ) 表示什 么曲线? 猜想 ; 方程( 4 ) 表示过 圆 + +Ar +毋 +c=0和 直线 d +如十c - _ 0的交点 的圆系方程 证 明 对于方程 ( 4 ) , 当 =o时t 成 为 一 + 十 + B y+ C= 0 表示 圆的方程 当 O时 则成为 : 。 + 一( + ) z +( + ) +( c+ ) 一0 也是 圆 的方程 显然圆 + + +毋 +c=0与直线 d + +r = 0的交 点适 台方 程( 4 ) 因此方程 ( 4 ) 表示过圆与直线 的交 点的圆系方程 猜想得到证 明 根据上面的结论 车支开始所列 问题有下面简单的解 法 解 : 设所求 圆的方程为 + 2 z+ 4 + 1 + + 2 y+ 2 ) 一 0 ( ) 将点 ( 2 , 3 ) 代人( 5 ) 式 , 得 1 5 于是 , ( s ) 变为 + 。 一( 2 5 3 r ( 2 , s ) 一( 1 7 j ) 一o 通过这种解法说 明 猜想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 式 , 因此要充分利用猜想 在解题 中培养 学生思维 的灵活 性 、 敏捷性 、 球 异性等 良好 品质 参考文献 1 3 幕仝 法从思堆的特征和品南看敷学能力的培荠 _ 中学教 学 轩 完 , 1 9 8 8 , ( 3 3 : 2 - j : lj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