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568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淇滨高中高二下学期历史五月月考试卷淇滨高中高二下学期历史五月月考试卷1、选择题(共 30 题,60 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 各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北 河南 B 湖南 湖北 C. 山东 山西 D. 广东 广西 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 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3、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朝设立军机处,说明了 A皇权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军事实力不断加强C相权战胜皇权 D近代民主制度雏形出现

2、4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 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 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5有学者认为“针对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虽然英国驻华商务总督义律曾不停地向英 国政府 呼吁对华战争,但英国政府迟迟没有做出决定,直到得悉道光帝下令断绝一切 中英贸易后,英 国议会才通过了对华战争案。 ”该学者意在说明 A.广州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的爆 发无关 B林则徐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负 主要责任 C断绝中英贸易是战

3、争爆发的 直接原因 D鸦片战争是一场纯粹的商业 贸易战争 6日本田中奏折中说:“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地到我手,则以满蒙为根据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 ”为实现“第一大关键” ,日 本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 71937年 12月,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 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 B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与日寇抗战到底之决心 D在战略上做好了抗日准备

4、 8.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 有太天平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对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 2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9.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 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 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 10.中共与以往任何政党都不同,其不同点不包括 A代表的阶级利益 B指导思想 C革命任务 D实现目标 11洪秀全把拜

5、上帝教作为组织起义的武器,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 B农民阶级自身有很大局限性 C农民阶级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 12.学者金冲及说:“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 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 的敌人。 ”20 世纪 30 年代上半期,中国革命为争取农民的支持采取的措施是 A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C“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D “平均地权” 13.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

6、的主要障 碍。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 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14 “茫茫黄海静无涛,隼袭龙鳞雾正高。不信廉颇已遗矢,终因白起是屠刀。舰旗枪炮 欲交接,天地鬼神皆怒号。屈子临归马回首,邓公喋血犬逾豪。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诗句是 A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B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C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 D黄花碧血埋先烈,七二英名百世讴 15. 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指出:五四运动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 这说明五四运动 A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必然性 B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

7、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16. 1912 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到:“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 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兄弟,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 成就”的目标就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C争取民族独立 D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17.1912 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 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 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18.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

8、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 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 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 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 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 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19有学者认为,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 3 -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20. 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 公民处于相 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A.妇女缺少财产权B.雅典法律不健全 C.妇

9、女没有公民权D.民主属于全体男性 21.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 1688 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 法否任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 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 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B 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 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2.麦迪逊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 而是二者的结合。 ”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 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B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

10、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达成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23.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 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 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 述分别对应的是 A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 美国三权分立 B 英国君主立宪 美国三权分立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C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美国三权分立 英国君主立宪 D 英国君主立宪 美国三权分立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 241689年英国议会颁

11、布的 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 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实现由王在法上到王在法下的转折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家普遍接受 D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25有文章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做到了“宁肯方案复杂一点,事情麻烦一点,办事效 率低一点, 也绝不让大权在握的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 。这反映美国 1787年宪法 A. 理念落后B完善了民主制度C反对集权D实现了权力制衡26美国第 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 或豁免权的 任何法律” ,该规定的实质是 A保障美国

12、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B.进一步肯定联邦的至上性和国家的 统一- 4 -C.限制南部 11个蓄奴州的立法权 D.中央政府不再与州政府实行分权2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 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 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28.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 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

13、下院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 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口水。 ”上诉言辞主要反映了英 国首相 A.政治上无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相,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29 下表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程有关,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A166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B178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C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 分1787 年宪法实行“联邦制”原则D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30 1

14、987 年,美国总统里根欲任命保守色彩极为浓重的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 官。此举招致自由派人士强烈反对,最终参议院以 58 比 42 票否决了该提名。根据美国 宪法,里根总统应该( ) A.另择合适法官人选 B.强行任命该名法官 C.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D.调解两派之间矛盾 二、材料题(共 3 题 40 分) 31、 (9 分) 材料一 唐初,尚书左右仆射二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是当然的宰相,在门下省政事堂办 公,非三省长官不得入政事堂(唐太宗)给他官加上 “参预朝政” 、 “参议得失” 、 “参知政事” 、 “参知机务” 、 “同掌机务”等名目,让他们进入政事堂分任宰相事。 - 5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 ”参知政事 “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 。宋初宰相虽有多人,但只指定二人分别轮流执掌中 书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