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422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8年高三化学5月二模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黄冈中学黄冈中学 20182018 年高三年高三 5 5 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2018 年 5 月 17 日上午 9:0011:30 试卷满分:300 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a-40 Cu-64 第第 I I 卷卷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色眼镜“光致变色”,是因为掺进了微量光敏感物质(如溴化银)B日常生活中,卤水点豆腐、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硬水软化都是物理变化C制肥皂时,在皂化液里加入饱和食盐水,不能促进高级脂肪酸钠的析出D聚乙烯、聚氯乙烯均可作包装材料,且不会造成环境

2、污染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 0.5NAB 标准状况下,H2和 CO 混合气体 8.96L 在足量 O2中充分燃烧消耗 O2分子数为 0.2NACn(H2CO3)和 n(HCO3-)之和为 1mol 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Na+数目为 NAD100gCaS 和 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 32g 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75NA9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 b (结构简式如下)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的分子式为 C18H17NO2Bb 的一氯代物有 9 种C1mol b 最多能与 8mo

3、l H2加成 D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0对于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操作正确的是- 2 -A实验甲:匀速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没气泡产生和有气泡产生的时间段相同B实验乙: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为无色C实验丙:由 MgCl26H2O 制备无水 MgCl2D装置丁:酸性 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乃至褪去11有关下图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 X 为铁棒,Y 为 NaCl 溶液,开关 K 置于 M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B若整个装置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则 X 为粗铜,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 K 置于 N 处,且电解

4、过程中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变C若 X 为碳棒,Y 为氯化铜溶液,开关 K 置于 N 处,当产生 11.2 L 气体时,右侧碳棒质量增加 6. 4 gD若 X 为碳棒,Y 为氯化钠溶液,开关 K 置于 N 处,当电路中有 0.01mol 电子流过时,假设此时该溶液为 100mL,则常温下其 pH 为 1312X、Y、Z、W、Q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 Z 是金属元素,W 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可能显弱碱性B Y 的简单阴离子比 W 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XYW- 3 -C X、W、

5、Q 的氢化物均可在 Y 的单质中燃烧D Q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 W 的盐反应得到 W 的氢化物,说明非金属性 QW13羟胺(NH2OH)为一元弱碱(25时,电离常数 Kb=9.010-9),其电离方程式为:NH2OH+H2ONH3OH+OH-。用 0.lmol/L 盐酸滴定 20mL 0.lmol/L NH2OH 溶液,恒定 25时,滴定过程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H+浓度的负对数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lg3=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C、D 四点对应的溶液中 NH2OH 电离常数相等B A 点对应溶液的 pH=9.5C D 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H+)=c(OH-)+c(

6、NH3OH+)+c(NH2OH)D C 点时,溶液呈酸性26(14 分)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 pH 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探究在室温下不同条件下 KI 与 O2的反应;并用沉淀滴定法测定 KI 溶液中c(I)。实验记录如下:序号烧杯中的液体5 分钟后现象2mL1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无明显变化2mL1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2mL0.2molL1HC1溶液变蓝2mL1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2mL0.2molL1KC1无明显变化2mL1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2mL0.2molL1CH3COOH溶液变蓝,颜色较浅回答下列问题:(1

7、)实验的目的是_。- 4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实验比实验溶液颜色深的原因是_。为进一步探究 KI 与 O2的反应,用上述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序号烧杯中的液体5 小时后现象2mL 混有 KOH 的 pH=8.5 的 l 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溶液略变蓝2mL 混有 KOH 的 pH=10 的 l molL1KI 溶液+5 滴淀粉无明显变化对于实验的现象。甲同学猜想“pH=10 时 O2不能氧化 I”,他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猜想。(4)烧杯 a 中的溶液为_。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 O2后,_。(5)乙同学向 pH=10 的

8、“KOH 一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 IO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褪色的原因是_。(6)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思,推测实验和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可能是_。27(14 分)黄铜矿不仅可用于火法炼铜,也可用于湿法炼铜,湿法可同时生产铜、磁性氧化铁和用于橡胶工业的一种固体物质 A,流程如图:(1)写出反应 I 的离子方程式_。(2)工业生产中的过滤操作多采用倾析法分离出固体物质,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 5 -_。A沉淀的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 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3)在反应中,计算 NaHCO3饱和溶液(其中 CO32平衡浓度为 1.2

9、103 molL1)可产生 FeCO3沉淀时的最小 Fe2+浓度是_。(已知 FeCO3的Ksp=3.01011)(4)反应是在设备底部鼓入空气,高温氧化锻烧法来制备磁性氧化铁,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5)固体物质 A 的成分是_(写名称),溶液 A 中所含溶质是_(写化学式)。(6)潮湿的 FeCO3固体若不及时灼烧处理会在空气中逐渐变红,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7)本流程中可实现循环使用的物质除了水外,还有_。28. (15 分)2017 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通过设计一种新型 Na-Fe3O4/HZSM-5 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 CO2直接

10、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评价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1)工业生产尾气中的 CO2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工艺流程是将烟气冷却至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用氨水吸收前,烟气需冷却至 15.526.5的可能原因是_。(2)该研究成果用 CO2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的路线是先将 CO2按逆水煤气反应生成 CO,然后由 CO 与 H2反应生成烃,产物中汽油组分占所有烃类产物的百分比近 80%。已知:H2(g)+ O2(g)=H2O(1)H1=285.8kJmol1C8H18(1)+O2(g)=8CO2(g)+9H2O(1)H2=5

11、518kJmol1试写出 25、101kPa 条件下,CO2与 H2反应生成汽油(以 C8H18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_。在一实验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2和 H2,若加入催化剂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只生成C5及以上的烃类物质和水,则 CO2与 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低于_。(3)二甲醚(CH3OCH3)的十六烷值高(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重要指标),燃烧尾气中污染物少,可代替柴油。CO、CO2混合加氢的方法是在一个反应器中将- 6 -合成气直接转化为二甲醚,包括以下 4 个反应:CO2(g)+3H2(g) CH3OH (g)+H2O(g) CO2(g)+ H2(g)CO(g)

12、+ H2O(g) CO(g)+2 H2(g) CH3OH (g) 2CH3OH (g) CH3OCH3(g)+ H2O(g) 已知反应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400。此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CH3OCH3H2O浓度/(molL1)0.440.60.6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v(逆),(填“、“(1 分) 0.16 molL1min1(2 分) 7MPa (1 分) 合成二甲醚的总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压强越大,二甲醚的平衡产率越大(2 分) 增大 CO 浓度,消耗了反应体系中的水,促进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了产品的平衡收率(2 分)35(15 分)(1)产物氢氧化锂溶解度小,包裹在外层阻碍反应持续进行(2 分)(2) L(1 分) 纺锤形(或哑铃形) (2 分) (3)直线形(2 分) sp(2 分) 直线形(2 分)(4) (2 分) Li3N(2 分)36(15 分)(1)CH3CHBrCH=CH2 (2 分) (2)取代反应 (1 分) (3)醛基(1 分)(4) 1,2,3-丁三醇(2 分) (5) A(2 分)(6)(2 分)(7) 6(2 分)(8)(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