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79361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教育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19 94年第一期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走向吴伟昌何 菊芬钟武二十世纪 初,随着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出现,板书便相伴相随、应运 而生。虽然板书的出现在我国还 不足百年历史,但它在黑板上 一亮相便显示 了不凡功能。191 2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明文规定学 生 要掌握“黑板写法”,191 4年在视察京师公私学校通告书中对雏形的板书设计予以嘉许:“提示 生字于 黑板,稗各生轮认以引其注意,尚属 得要。”往后,黎锦熙先生在新国文教法中对教学中板书的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提示.解放后,板书教学为各学校所重视,但板书内容多以段落大意、章节提纲为主。近十几年来,由于教育革

2、命的不断深化,国外如前苏联沙塔格夫t纲要信号”图 示法的绍介引入,特别是一大批有志于板书教学研究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实践,使板书设计无论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板书设计的具体操作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一堂成功的语 文课,往往与成功的板书设计紧紧相连,而成功 的板 书在内容上 总是以简驭繁、脉理 明晰,在形 式上 则直观醒 目,格 局多样,表现 了共趋的走向。一、着眼于“学法”语文板书要利用文字、图 示(或屏幕图象)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学等基础 知识,成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 能力的有效手段,所以板书设计总是立足于引导学生把握教学 内容,着眼于“学法”指导。这一类板 书

3、常见的有下列几种。l、课前出示,起导向引路作用。如学习春分,不少老师以春中主体部分的“春光明媚”的板书提纲出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在预 习时,思考作者如何写“春草”、“春花”、“春雨”进而让学生了解如何具体地写春,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外化春的 明媚。这 类板书对提高预习、自读的质量起积极作用。2、课上参与,自求得之。课上板书在一般情况下是与讲课趋于同步的,它是师生思维运转达成的共识。很显然,这个过程是老师诱导、学 生参与的过程。为了让学 生自求得之,师生往往先共同参与,谋画 出部 分板 书,然后有条件地让学生完成其余部分。如春,师生 一起梳理 出作者写春花 是抓住花之繁多,花色美丽,花果等特征落笔的,

4、于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者是如何描绘“春风”的。这种板书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训练,有一定难度,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漪在教果树园时,先让学生按照人物出场先后分成两个部分,并限定用一个单音词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乐”、“恨”,进而变成双音词“欢乐”、“仇恨”,变成偏正词 组:“农民的欢乐”、“地主的仇恨”,变成动宾结构:“描写农民的欢乐”、“刻划地 主的仇恨”这个板书过 程是学生参与过 程,自有踞起脚尖摘到果子的快活。着眼于学法式的板书,在形式上常是“半掩半藏”式的,或因文悟道,或闻道求文,或补充成分使勺定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解题: _(谁)在烈日和幕雨 下(干什么),作者意在揭示

5、(什或)。这 儿巧妙使用了延时反馈,提供了学生深入 思考的机会。32“导学”式的板书还常使用填空法来引导学生 思考、梳理文脉。如学习我的老师,明确了蔡云芝老师是描写的主要对象,作者具体地 描叙蔡老师七个生活片断,写她的品格。设计板书时,不少老师采用填空方式,先让学 生在课本上找,然后再填。如第一片断,写蔡 老 师_,说明蔡 老 师;第二 片 断写蔡老师,反映师生”一填完七个片断,全文也了然胸中了。对一些篇幅不大,内容较单一的课文,板书设计往往是老师设计“半段”,学生模仿“半段”,如小学课文桂林山水,课文内容是几个并列的段落。可以重点讲读一段,使学生理解它的写法,然后促使学生迁移。设计板书时,可

6、在学第一段时,确定板书的横向层次,然后让学生“份照”(如下图)。内容对比桂林山水特点(大海)(西湖)连绵不断的画卷、 l l w e e s e s e e 冬e e le eJ绿险清秀馨立:奇矛l尹、矛.少、 . 水山人矛石华丙目.内口沁林桂漓!Z、!、下天甲总起 (分述) (综合)3、课末反馈,利用板书自测自查。无论是分课时板书,还是总结课板书,都反映了一个教学过 程,过程的把握易于形成课文知识的整体印象,利用已成系统的板书搞教学反馈,对学生把握系统的知识可谓水到而渠成。一种是利用板书强化对课文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理解。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常用此法,他的“六步教学法”中“自测”、“自结”阶段,常

7、利用板书引导学生 回顾整堂课的“教序”以方便地把握成系统的知识,收效甚佳。一种是 利用板书(特别是“词语型”板书)指 导学 生复述、背诵精彩片断。叙事文章中时间的推进,地点的转移;抒情段落中表情达意色彩浓重的词语、情感起伏的关键词语;议论文中推进说理的连词 由于在分析课文时,这些语言标志作了板书,它就成为复述、背诵时语言的系列标识,复述背诵 依仗这些标识而得以顺利进行。熟练后,即使抹去这 些车J、只,当堂背诵也变得轻而易举。二、强调“直观”教育科学实验的结果表明,让人识别一种东西,用语言描述需要2.8秒,而用符号、线条、图形识别只需1.5秒。相比而言,一般教材(实际上是系统的文字材料)还比较抽

8、象,而板书通过少量文字、符号、线条、图形再现教学内容,就比较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板书常以极少的 文字概括出文章 的主旨、意 图,梳理 出脉络,犹如沙盘模型,微缩一座城市一样,本身就 很直观。一场战争的描述,可划分为“战前”、“战时”、“战后”;一个公园的介绍,可移步换景,依次过眼;一个产 品的制成,可分若干步骤、几道工序,这 些提纲挚领的板书,就很醒目。现在不少老师用文字配简笔画的板书,强化直观性,在教学中起到 良好的作用。如向沙漠进军其板书为:沙;进攻方式沙借风势打死庄稼(“游击战”)风推沙丘掩埋林园(“阵地战”)栽防护林(挡风)植树种草(固沙)利用水源(治本)!、l w eL式,万军进类人

9、两种方式针锋相对,风来树挡,林草固沙,治表治本,综合治理,沙漠得 以改造。课文在阐述如何种防护林时,还 用16多字的篇幅解说林带间距不要超过林高的二十倍,若配以简笔 画,则直观明了。33。0(林带间距小于林高的 2 0倍)风以流线表示,风遇林带而受阻,风势骤减,随着距离的延伸,风势又渐次增强,再阻以林带,于是庄稼得到保护,间距之所以限在林高2 0倍以内,目的在于使风受阻后始终达不到破坏性程度。图示式板书,只要求简单地画上 几笔,达到表意就行;它不要求刻意求真。图示太精致、太繁复有时反而会产生负影响,它常干扰学生的思维指向,往往会看图而忘意,“喧宾”而“丢主”。如教王鲁彦的听潮。有的老师在指导学

10、生复述、背诵时,画 了三幅图,突出了“海睡”、“海醒”、“海怒”的主要特征,收到较好 的教学效果。 (海睡图)0之(海醒图)(海怒 图)示 图式直观,还 经常用 于以文字解释 不易说清的概念。如城墙 的“垛口”、“了望口”、“射口”,文字说明较烦,图示之则易:又如“双曲拱桥”,以文字释义仍不易使人明白,画图则可省去许多难以说清的麻烦:a (为双曲拱桥的截面,b为大拱,其拱跨河切河面,c“上凹”的与河水同向的拱。所谓双曲拱,即一座桥的具有两种类型的曲拱。)。要说明的是,并非全部化为图形 的板 书才是最 理想的,就图示直观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板书中的图示成份应 逐年减少,因为年级高的学生其再造想

11、象力已有相当水平。比如设计中国 石拱桥的板书,高年级即可简单示意如左,低年级则设计一个直观图示如右。中国石拱”馨 骂馨(个体特征)中国石拱桥(总体特征)一(典型举例)i声 廊、 , , - 产、产、尹、广、r、r、 (举例典型有代表性)有些欣赏型的板书,设计得很有匠心,既直观,又有理趣.如小学语文中的半夜鸡 叫:、致长工 护借了序液鸿回一声打学声波气.扒, 周周扒皮奸诈而 愚蠢,他半夜学鸡叫欺骗长工们半夜出工,而长工们借机以假作真怒打周扒皮。三、显示文体感,板书因体而变课文是以文体编排单元的,不同文体有不同的体裁特征,设计板书时,要 显示文体特色,切忌多种文体“一体化”。具体地说,记叙文的板书

12、要体现记叙要素、叙事线索、人物品质;说明文的板书要抓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议论文的板书要求做到能揭 示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揭示论述的逻辑关系和立论或驳论的结构;散文的板书要体现“形散神聚”的特点,讲究意脉,小说、戏剧要求展 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活动环境;诗歌要突出意象组合构成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诗情、下 面是几则不同体裁的板书,扣住了文体特色。地点时间 一、夜晚二、白三、夜晚1。2.3.4.5.6.林澎选经验、软弱对话细节思想转变过程le s r lr r 月. . , l甲受到教育鼓励坚 强 的战士(小说)杨沫故事情节人物:林红(郑瑾) 鼓励 战友富有经验、坚 强成熟

13、经受产 刑从容不迫教唱囚歌坚强不屈倾 吐深情一坚贞不渝赠 送礼物一热爱同志英勇就 义一视死如 归反对自由主义(议论文)毛 泽东成熟坚强封勺、护州、J lw ejvl 、狱中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 和自由主义 的根本分歧我们 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自由主义 取消 思怒斗争对比r(组织上的11,._十一种表现弓政治上的卜摆事实(排比、对比) 分析问题丈一”r一l一二,二一、,: I一一一”一卜论 据 “一It思想上的Jlt危 害性、来源、思想 方法、性质、讲道理J(排比、比喻)解决问题:指出克服自由主 义的途径,发出号召(排比), :一1 .9白乃!、 !l s e w e s e e s l e s

14、lt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晋祠(说明文)梁衡晋祠板书在显示文体感的同时,我们认为还应该保持课文的语言风格。现 在有种不大好的倾向,即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板书语言的整伤美,硬是去凑半文不白的四、六字句。这样,现代白话文被骄偶文字套住,人们误解为这 些课文大概为古人所作,这种板书已无原课文一丝“原汁原味”,显得不协调。我们认 为,为“山药蛋”派的小说设计板书,就!西该朴实,有“山药蛋”味儿;为“荷花淀”派的文章作板书,就该有点灵 秀气。当然,这 是比较高 的要求,要做到这 一点,尽量用课文中的语言,应该说是讨巧的法儿。四、体现课型特点课文 由于在单元构成 中的位置 不 同,在教学中的“处 理”也不 同。有的

15、属讲读课文,有的作课 内自读之 用,有的课外自读。它们安排的课时 也不同。讲读课文 一般要2一3教时,自读课文则一教时便可指导完,在板书设计上也要作相应 的处理。一篇课文分作几教时教的,则要有分教时板书,合起来便是一个整体。可以把一篇课文的板书比作一株花,由吐蕾到怒放到结果,能体现教学的发展过程。如果把第一教时比作“含苞欲放”,那么第二、三教时便是“花朵盛开”和“硕果累累”了。如活板第一教时的板书侧重生字、多音字、重点文言虚词、实词、同义词的区别比较,以及被动句式和省略句式的介绍,第二教时,在师生切磋交流中板书 重点放 在活板印刷过程的揭示 上。活板:第二 教时一、雕板印刷(略).发明时 间、

16、发明者制字(打比方)按 逐 照项 印说 不幼明,条理清晰工作的程序板字药平敷场布压12、 l板排!丈!|法、万作婆甲. 2一印不么功效神速.检字、拆 字(作比较) 方便、灵活三、活字下落(略)r ,t | 1子e e s e lt | | , e e o t|括z !活板如果一课时教完一篇课 文,板 书设计要有完整性,让人 一看便知课文的主要内容。36如哎永不忘记一课的板书(王 翔)永不忘记(童年的练,潘老师的嘱咐“李心田(小说)加点字注音:, a I塞堵潘若殉万血n名 翠 脾气目 汗渍爱、着 急 一送别” L下幅是 二、具体事例阶 中阶段(t三、送别以后(一幅画 )潘 老师y己 硬咽怜、敬 祥王翔 爱、谢首尾应呼发现 人才(撕练 习题) 家访说服(不上高中)跟踪、家访(卖冰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