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9082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中学语文校本教研论文 立足校本教研,立足校本教研, 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文章欣赏 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 唐志洁以改革推动学校的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各学校的普遍行为。近年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的一条重要路子。最近几年来,我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在校本教研

2、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立足课堂,让校本教研之花在课堂上开放我校高中部的校本教研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发阶段、全员参与阶段、自觉阶段。第一阶段:XX 年至 XX 年 9 月为自发阶段。本阶段,以莫琴琴老师为主研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B 类课题“课外阅读活化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为标志。莫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很少,很多文学常识一问三不知。于是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了相关数据的分析,写成调查报告,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教育与管理上发表;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演讲,让每个学生轮流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同时每周一次检查学生的读

3、书笔记,以此促进学生去读书,加强文学修养。在此基础上,莫老师又吸收了张存威、李云、周长德、涂勇东、阮泓晔、唐志洁、陈爽等 8 位老师,共同组成“课外阅读活化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课题组,该课题于 XX 年成功申报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类 B 课题,经过课题组老师的通力合作,于 XX 年 12 月 24 日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该课题还于 XX 年 4 月荣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为学校荣获 XX年自治区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研的莫老师,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研究过程管理规范,她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课例、教案,有 6 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网络与科学上。莫老师主持的

4、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B 类课题课外阅读活化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的顺利结题,培养了一批校本教研骨干,让我们看到了校本教研的希望,为下一步全组教师全员参与校本教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XX 年 9 月至 XX 年 9 月为全员参与阶段。在学校科研处的组织下,我们组成功申报了南宁十四中“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上高中语文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 。本课题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语文难以很快获得成就感,学习语文的惰性日益严重,学习语文的能动性日渐势微的状况而提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凭借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平台,拓展教材资源,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资料创设情景,利用语文本身

5、的魅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全员参与,以老带新,分工具体。我们的研究步骤是这样的:1依据专题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的认知机能、途径方法;2针对专题设计教学模式,先由骨干教师上研究课;3围绕专题展开研讨;4依照专题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探索;5围绕专题撰文总结。第三阶段:XX 年 9 月以后为自觉阶段。经过一年的全员参与校本教研,老师们科研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杨捷校长到高中部开设了校本课程“语文课外拓展课

6、”,这极大地鼓舞了全组教师。老师们在完成组里下达的科研任务外,还针对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难题进行大胆探索,变学校要求我搞科研,为自觉搞科研。如潘映洁老师就高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学生辨析错别字和近义词的能力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吴玲老师就自己近 20 年班主任工作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写成论文,已有 1 篇论文被国家级刊物中国教育研究论坛采用;陈妙华老师就如何打开学生的作文思路大胆的进行了以“联想”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二、演奏好三部曲,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主要途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大家称之为校本教研三部曲,我们觉得这种研究模式很适合我们的教学实际。1自我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校本教研就是

7、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教研活动应当从问题入手,并且主张把要解决的问题当作相应的微型课题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有意义。以问题为导向,首先就要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更不是某个人的异想天开。我们要求所有教师积极参与,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地反思。这样才能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其次,通过让教师上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听课,然后大家从这些课中寻找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一年来我组教师已上了 28 节研究课,这些研究课都是围绕课题,针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设计的。如潘映洁老师为了如何提高学生

8、答古诗鉴赏题的能力,以杜甫的蜀相为例子进行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的教案获得了全区优秀论文一等奖。吴玲老师为了熏陶学生的感恩情感,以我与地坛为例子,从语文人文性的角度上了一堂歌颂母爱的研究课,上课场面感人,催人泪下。黄玲芝副校长上的研究课我有一个梦想为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和长文短教的问题作了很成功的探讨。2同伴互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问题后,接下来大家要研究如何解决。解决的方案可能不止一个,这不要紧,我们让大家分组试验不同的方案,之后再进行比较,研究形成另外的解决方案,如此循环,直到满意为止。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谁在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大家都会积极主动来帮忙找问题,想方法

9、,群策群力,共渡难关。同伴互助的最好形式还是上研究课。抓好研究课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备课,勤于探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的互研互学,强化教研教改意识,进而争取在教学领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每一位老师每学年至少要上一堂公开课,每次公开课后都组织好评课活动,从而达到互相提高,共同促进的目的。3专家引领,充分发挥中老年高级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核心问题之一是需要得到专家的引领和服务。经常从外面请专家来校指导不太现实,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所谓专家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中老年高级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对教育

10、与教学行为进行思考,示范课教学,分析教学个案,专题发言,把校本教研推向更深的层次。专家引领的第一种方式就是重视中年高级教师上课题研究课。我们组织课题研究课很注意有梯度:先安排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中年高级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传、帮、带作用;然后再安排青年教师上研究课,要求他们既体现课改的精神,又要确保课堂质量,促使他们在教学上逐步走向成熟。专家引领的第二种方式是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张存威副校长作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他评课的角度新颖,善于发现亮点和不足。他对我们上的每节研究课的点评,常常让老师们茅塞顿开,把我们的教研工作推向更深层次。专家引领的第三种方式是组织专题发

11、言。我们隆重推出黎革宁、刘爱民、邱建美三位高级教师作专题发言,老师们受益非常大。黎革宁老师就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做了题为奏响和谐的课堂音符的精彩发言,特别是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的做法,对青年教师触动很大。黎革宁老师的发言,为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刘爱民老师就如何拓展课堂容量,激活学生思维做了精彩的发言。特别是他以背促学、以歌激趣的做法,赢得了老师们的敬佩。刘老师的发言对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邱建美老师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了几点很有建设的体会。教师要

12、用心备好课,通过课堂设计让学习感受到教师上课的热心;教学内容要力图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把每一次常规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邱建美老师的发言对青年教师练好自己的内功有和你好的鞭策作用。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给实践以指导。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的校本教研活动,上研究课的教师得到了磨炼、提高,而更多的老师也在听课、评课、聆听专家发言的过程中,有触动,有收获,特别是青年教师在科研中拓展了视野,掌握了更多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理论水平,发展了自己的专业素质。文章欣赏 立足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益广西

13、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部 唐志洁以改革推动学校的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各学校的普遍行为。近年来,又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了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它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绩的一条重要路子。最近几年来,我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在校本教研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立足课堂,让校本教研之花在课堂上开放我校高中部的校本教研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发阶段、全员参与阶段、自觉阶段。第一阶段:XX 年至 XX

14、 年 9 月为自发阶段。本阶段,以莫琴琴老师为主研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B 类课题“课外阅读活化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为标志。莫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很少,很多文学常识一问三不知。于是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做了相关数据的分析,写成调查报告,在国家级核心刊物教育与管理上发表;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演讲,让每个学生轮流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同时每周一次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以此促进学生去读书,加强文学修养。在此基础上,莫老师又吸收了张存威、李云、周长德、涂勇东、阮泓晔、唐志洁、陈爽等 8 位老师,共同组成“课外阅读活化高中

15、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课题组,该课题于 XX 年成功申报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类 B 课题,经过课题组老师的通力合作,于 XX 年 12 月 24 日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该课题还于 XX 年 4 月荣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为学校荣获 XX年自治区科学研究先进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主研的莫老师,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研究过程管理规范,她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课例、教案,有 6 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网络与科学上。莫老师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B 类课题课外阅读活化高中教学内容的实验研究的顺利结题,培养了一批校本教研骨干,让我们看到了校本教研的希望,为下一步全组教师全员参与校

16、本教研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阶段:XX 年 9 月至 XX 年 9 月为全员参与阶段。在学校科研处的组织下,我们组成功申报了南宁十四中“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上高中语文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 。本课题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语文难以很快获得成就感,学习语文的惰性日益严重,学习语文的能动性日渐势微的状况而提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凭借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平台,拓展教材资源,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资料创设情景,利用语文本身的魅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全员参与,以老带新,分工具体。我们的研究步骤是这样的:1依据专题进行理论学习,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的认知机能、途径方法;2针对专题设计教学模式,先由骨干教师上研究课;3围绕专题展开研讨;4依照专题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实践探索;5围绕专题撰文总结。第三阶段:XX 年 9 月以后为自觉阶段。经过一年的全员参与校本教研,老师们科研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