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90772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导学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示范课中学语文示范课过秦论过秦论导学案导学案湖南宁乡一中高一备课组过秦论导学案过秦论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3.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4.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知识导学】1.解题本文是史论。 “过秦”意思是 , “过”是 。 “论” ,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意为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

2、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2.作者介绍贾谊(前 200前 168) ,世称 , 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 33 岁。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

3、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 500 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 ,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3.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自贾

4、谊论有删节)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4.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

5、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 ,主张施行仁政, “与民休息” 。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 ,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基础演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崤( ) 膏腴( ) 逡( ) 镞( )黔( )首 氓( )隶 隳( ) 鞭笞( )轸( ) 恬( ) 藩( ) 瓮( )牖( ) 孝公既没( )召( )滑 俯首系( )颈 践华( )为城 劲( )弩 不及中( )人 墨翟( )

6、蹑足行( )伍 朝( )同列 将( )数百之众 度( )长絜大 比权量( )力 万乘( )之势 一夫作难( )二.阅读第一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窥周室()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 于是秦人拱手( )取西河之外( )2.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据肴函之固( )内立法度( )外( )连横而斗诸侯( )【合作探究】一、整体把握:1.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一)记叙部分( ):写第一层:( ):写第二层:( ):写(二)议论部分( ):写二、研读第一段:3.文章第一段主要写的什么内容?是从

7、哪几个方面来写的?4.我们知道, “席卷” “包举” “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 “宇内” “四海” “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有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5.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巩固提升】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 藩篱(fn) 崤山(yo) 蒙恬(tin)B.逡巡(qn) 锋镝(d) 蹑足(ni) 墨翟(zhi)C.谪戍(zh) 鞭笞(ch) 黔首(qin) 囊括(nn)D.隳名城(hu)户牖(yu) 棘矜(j) 赢粮(y

8、n)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3.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席卷天下 云集响应 船载以入 西举巴蜀内立法度 斗折蛇行 日积月累 吾得兄事之良庖岁更刀 相如廷叱之A.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B.句表处所,译为“在”C.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 、 “月月” 、

9、“每年”D.表工具,译为“用”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

10、,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 )4.下列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属”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衡少善属文 B.属于作文以记之C.贵阳以东属于(孙)权 D.而养游侠私剑之属5.“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中“闻”所领的文字是( )A.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B.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C.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D.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6.下

11、列各句中的“颇”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B.颇似楚汉时C.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D.颇思投笔去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7-9 题) 。7.闻其秀才( )A.听说他是秀才。 B.听说他才学优秀。C.听见说那个秀才。 D.听说那人才学优秀。8.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A.人人感到像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B.人人都按照他的意思说出想说的话。C.人人都说出了自己意思中的话。D.人人都说出了皇上想听到的话。9.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为贾生着想的人,在行为方面也应该谨慎啊。B.像贾生这样的人,在立身行事方面也应该谨慎啊。C.像贾生这样的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

12、要谨慎啊。D.为贾生着想的人,对(贾生周围)发生的事要谨慎啊。10.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11.读李商隐贾生诗,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A.本诗主旨与甲文相似,赞扬贾生因才能而受到重用。B.本诗主旨与乙文相似,既赞贾生之才能,又指出其不足。C.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贾生只会谈鬼神之事。D.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封建统治者

13、不能真正重视人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3.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4.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知识导学】1.解题本文是史论。 “过秦”意思是 “指出秦的过失”, “过”是动词。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

14、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2.作者介绍贾谊(前 200前 168) ,世称“贾生” ,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 33 岁。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他的政论散文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他的

15、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 500 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 ,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 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文为“西汉鸿文” 。3.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苏轼论贾谊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自贾谊论有删节)毛泽东论贾谊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4.时代背景春秋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