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78870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市场经济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市场经济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市场经济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市场经济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案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概论 案 例案例评析1v 甘肃永靖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贫困面10,个别乡镇的贫困面 更是达到70以上。最近,这个县部分公路两边,砌了9处、总长度2公里多的高墙。崭新的砖墙沿路壁立,墙面还被统一涂成蓝色,并画上了图案,一些墙上 还盖上琉璃瓦,煞是好看,当地农民称之为“遮羞墙”!因为2米多高的墙后,却是农民的土坯墙和破旧的院落。v 当地政府称,这是绿化美化农村环境的“文化墙”,由于当地村民的房子比 较旧,因此用墙来挡一挡,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做法,目的是保证村 容整洁,据当地乡镇干部透露,每建1米“遮羞墙”,仅材料造价就在100元左右 ,建了400多米墙,材料

2、投入近4万元。村民说,几年前通往村里的水渠损坏, 政府一直没有维修这段仅有2公里的水渠,村民只有自己挖渠引水灌溉,但由于渠道没有衬砌,水流不到地头全部渗入地下。他们介绍说,目前九社绝大多数耕 地无法灌溉,部分农户已经弃耕。村民吃水要到9公里外的地方去拉。请你点评上述现象,并回答究竟应该怎样建设新农村?案例评析2v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我国将全面推进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今后在资源上,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其他企业,不管是新矿,还是 老矿,都要为取得矿业权付费。考虑到国有老煤矿实际困难,可采取延 期缴纳、折股上缴等方式。但一定要建立起有偿使用的机制。中国还将 强制建立起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和安全投

3、入制度。在环境方面,要确立 并坚决贯彻“先支付费用,后取得排污权”的原则,实现初始排污权有偿取得并建立排污权交易二手市场。v 从2006年9月1日起,中国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按固定比例进行 分成,其中20归中央所有,80归地方所有。省、市、县分成比例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v 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案例评析3v 南方周末报道:在2006年4月18号开幕的越共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前,越共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作了不少尝试(有的已经搞了几年)。v例如中央政府仅有20个部委(如农业部就是由过去的农业、水利、林业 三部合并,合并后的工作人员由2000人减少到300人);中央主要领导人已形成任期最长

4、两届的惯例;发端于农村的基层民主选举扩展到城市 ;越南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就全民感兴趣的事情公开辩论;“十大”推举了现任总书记农德孟与胡志民市委书记明哲两人公开角逐新的总书记等 。v你如何看待越共的这些改革?案例评析4v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提给职工涨工资,就有 干部说工资高了影响投资环境,企业负责人就跟着说工资成 本太高,企业难以为继。这是糊弄人的托词。相关部门必须 给职工涨工资撑腰。”v 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近日在全省劳动保障会议上,批评 一些企业长期“只涨利润不涨工资”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案例评析5v某市委书记带队到该市某镇检查工作(事先未通知),该镇 镇长李某汇报以后,市委书

5、记问到几个数据,李某要么答不 出来,要么说个大概,市委书记当即以“不在状态”、“不作 为”之名,当场宣布免去李镇长职务,李某不服,在第二天 即向市委申请复核。v你认为市委书记的决定是否合适?为什么? 李镇长应怎样面对?案例评析6:珠三角上千企业倒闭调查: 成本上升致企业外迁 2007-12-11 07:48:41 来源: CCTV经济半小时 v 昔日繁荣的珠三角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日子随 着“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而越来 越难过。不少中小型加工厂倒闭,或者迁移到江西 赣州等内地城市。 v央视经济半小时12月11日报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子,用的电子产品,

6、还有小孩玩的 玩具等等,不管品牌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相当一部分 产地其实在广东,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珠三角地区 ,加工贸易占了全国的四成,然而,我们的记者最近在珠江 三角洲地区采访时却发现,当地一些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日子 越来越难过。v据记者调查发现,上午十点,正是上班的时间,不少工厂的 大铁门却紧紧地锁着,零乱的场景告诉记者,这里似乎已经 人去楼空。如今在加工制造业聚集的珠三角地区,像这样的 场景并不罕见。v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告诉记者,在广东总共的鞋厂加起 来大概有五六千家,关闭的像这种大中型的在广东应该有一 千多家,比如像在惠东,它有三千多家鞋厂,它在两三个月 内,那种中小型的

7、工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v记者了解到,珠三角地区遭遇困境的,不仅是制鞋企业,其 它像制衣、玩具加工、电子加工等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出 现了同样的状况,不少企业开始外迁,有的已经倒闭,曾经 辉煌一时的珠三角制造业,如今正面临危机,一度被称为世 界加工制造中心的珠三角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么 多企业离开或倒闭?v在珠三角加工制造企业集中的地区,几乎每家工厂 的门口都贴着常年招工启示。2002年东莞的最低工 资标准是450元,现在是690元,五年上涨了50%多 ,而实际上,现在珠三角工人的工资已经远远高于 这个数字,大约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不等,但即 便如此,企业招工依然困难,显然,廉价

8、的劳动力 在珠三角已经不再容易找到,而对企业来说,除了 缺工,压力还来自于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水电 费用、厂房租金等等。v一位服装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铜扣的原材料铜, 从2004年初的2万多元每吨吨一路飙升到现在的6万 多元一吨,上涨了3倍多,尽管工厂的成本上升了 很多,然后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同步上涨。v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珠江三角洲曾独领风骚多年 ,然而,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这个制造业重地 最近几年却接连遭遇“劳工荒”、“电荒”、“油荒”, 土地、劳动力、能源价格都出现大幅上涨,而在国 际市场上,随着人民币升值和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 护,珠三角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又受到严峻挑战 ,一些企业不

9、得不离开他们的创业之地,远走他乡 。v赣州市被称为江西省的南大门,紧邻广东,粤赣高 速更是拉近了这里与珠三角的距离,如此得天独厚 的区位优势,自然吸引了大量广东企业的目光。赣 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干道,直接连接着粤赣高 速公路,在这条主干道的两旁,随处可以看见正在 开工建设的工厂。v据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冯钰介绍 ,两百多家企业里面从沿海梯度转移过来的这部分 企业有120多家,产业主要是现代轻纺、电子电器 类,这些比较多一些,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 业。v张华荣,第一个到赣州吃螃蟹的广东商人,5年前 当赣州的经济开发区还是一片荒山的时候,张华荣 从广东东莞来到了这里,建起了他

10、的制鞋生产线。 在张华荣看来,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随 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势必会向劳动力更 便宜的地区转移。在北迁江西两年后,张华荣再一 次将触角伸出广东,在劳动力更便宜的越南建起了 两条制鞋生产线。v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评价上 述现象,并论述相关对策?v 事实上,和华坚鞋业一样选择北上内陆省份或 南下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如今在珠三角已经越来越 多,根据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广东的鞋业企业中 ,目前有25%左右到东南亚如越南、印度、缅甸等 国家设厂,有50%左右到中国内陆省份如湖南、江 西、广西、河南等地设厂,只有25%左右的企业目 前还处于观望状态。v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

11、木西:“也就是说它是 梯次转移,那么像美国最初向日本转移,然后日本 又开始向四小龙转移,四小龙转移之后它又向中国 大陆,向俄罗斯这样一些国家转移,当这个珠三角 劳动力出现了问题以后,那么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 ,他开始在国内就像周边的其他地区转移,那同时 外商又向国外的其它地区转移,这是一个普遍的趋 势,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v 实际上,这些制鞋企业南下北上正是珠三角加 工制造型企业大迁移的一个缩影,然而,企业所需 要的生存环境还不只劳动力、土地这些东西,对这 些日益依赖于专业化分工的企业来说,转移是否就 是唯一的出路,转移是否就保证它们一定能从危机 中起死回生?v 张华荣告诉记者,他们在越南的工

12、厂制鞋所需 要的的原材料和配件都得从东莞运过去,虽然劳动 力成本上面有优势,但在产业配套上面没中国这么 方便。对于迁移到内陆的广东企业来说,同样经常 遇到当地的产业配套不完善、交通物流成本增加等 问题。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告诉记者,到底何 去何从,其实现在是很多鞋厂都比较茫然。v看来对面临成本压力的企业来说,转移并不是一剂 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方,除了对成本精打细算,企业 到底动不动窝,还要考虑产业配套、地方产业政策 、地方风俗民情等等变数。但不管这些企业最后会 走向哪里,留给珠三角地区的选择却只有一个,那 就是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这是珠三角唯一的希望 。v东莞市厚街镇镇长陈仲球告诉记者,目前转

13、移出去 的只是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而核心的技术研 发和采购贸易依然留在东莞,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目前东莞鞋的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占全球的 十分之一左右,在厚街国际鞋业采购商已经超过 1000家。v 全球最大的女鞋贸易商美国利威公司的总裁美 国利威鞋业公司总裁查理斯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广 东的成本在不断提高,甚至已经高过了东南亚很多 国家,但他并不打算离开,因为在他看来,没有一 个地方的产业链配套会如此完善。v 为了吸引更多的研发机构和贸易商来到东莞, 陈仲球目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东莞的 厚街镇打造一个亚洲鞋业总部基地。v 陈仲球:“总部基地一个就是它是新产品的研发 中心,知识产

14、权的开端,另外它通过这个地方,它 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中心,成为这个贸易订单的中 心,也成为定价的中心,因此通过这个基地,它是 对整个行业提供高端服务的,他不一定给你增加一 个车间,一个工厂,而是给你增加品牌,增加这个 核心竞争力的地方。”v 有人说,像制衣制鞋制玩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 行业是候鸟行业,它总是在寻找最适合生存的地方 ,哪里成本最低,它就会往哪里搬迁,不过,对任 何一家想更上一层楼的企业来说,都不可能靠四处 搬迁来延年益寿,如今正身陷困境的珠三角制造业 ,今后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现在当地已经有不少 企业开始了新的尝试。v 眼前这位拿着一只鞋仔细琢磨的老外名叫毛罗 ,来自世界鞋都意大利

15、,在过去三十年的时间里, 他最核心的工作是研究最新的制鞋技术,8个月前 他被华坚鞋业聘请来到了中国。v张华荣告诉记者,在过去,他们一直给国外大品牌 做出口订单,从加工环节获取微薄的利润,一双鞋 只能赚1到2美金。如今为什么会不惜重金投在研发 上?张华荣说,为的就是做自己的品牌。v 林木西教授一直从事制造业研究,在他看来,珠三角的 加工制造型企业在丧失了低成本的优势以后,首先应该做的 事情就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v林木西:“就是从低成本优势向高效率转移,科技含量光靠 引用创新不行,必须要自主创新,那你有了这个成本方面的 一定优势,特别是有了你的科技优势,那怎么样把它体现出 来

16、,品牌。”v 日前在东莞召开的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上,广东省外经贸 厅厅长梁耀文表示,不仅是鞋业,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 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只有技术研发才是企业 的出路,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鞋产品的科技 含量和附加值,向技术优势转变,使广东在国际市场上立于 不败之地。”v 半小时观察:中国制造业需要“阵痛”v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称中国为“世界 工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珠三角当成了“中国工 厂”。然而一家家工厂的关停和迁移使珠三角陷入了 危机当中。v 珠三角危机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那就是 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