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8784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大全之中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测试(填空题)附 答案答案资料 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5、新课程要求,要对

2、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

3、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点。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18、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1、教师的考

4、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25、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26、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

5、应当每月检查一次。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200 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 六十三)条。33、 ( XX)年( 6)月( 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6、,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 (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

7、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 、 (民族 ) 、 ( 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 、 ( 有道德) 、 (有文化 ) 、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 、 (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2、教师享

8、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 教师资格) 。43、 (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44、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标准、 (工资)标准和( 学校建设)标准、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 (中级)职务和(高级 )职务。46、依法实

9、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47、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 )的体制。48、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49、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5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资料 填空题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和关键环节:一是积

10、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要改革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4、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弊端,就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5、新课程要求,要对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加以改变。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7、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

11、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8、新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9、新课程教师角色最突出的要求是由传授者角色转变为促进者10、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11、教育具有生产性和永恒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1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1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14、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15、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体

12、现了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个特点。17、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18、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19、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0、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21、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22、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2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

13、普通话。2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25、 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26、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7、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28、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2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200 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1、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

14、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32、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 六十三)条。33、 ( XX)年( 6)月( 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3、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 (创新能力)和( 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4、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

15、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5、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36、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3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 、 (民族 ) 、 ( 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38、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

16、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 、 ( 有道德) 、 (有文化 ) 、 (有纪律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39、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 、 (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40、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杂费)。4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42、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 教师资格) 。43、 (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44、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教职工编制)标准、 (工资)标准和( 学校建设)标准、 (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45、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 (中级)职务和(高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