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8772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720182018 学年上期期中联考学年上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时间: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 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 II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考试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的姓名等考试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2. 第第 I I 卷的答案,请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标号内;第卷的答案,请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标号内;第 IIII 卷的答案,须用黑色水笔卷的答案,须用黑色水笔或

2、钢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3. 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第第 I I 卷卷本卷共本卷共 30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总计分,总计 60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文化专制,是专制政权维系自身统治的一项重要手段。典型的文化专制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力量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一和压制,来实现对人民自主意识的控制。以下各项不属于典型的文化专制手段的是( )A “焚书坑儒” B “书同文”C “独尊儒术” D “文字狱

3、”2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是( ) A恢复周礼 B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C维护统一 D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推广3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并起,有的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探讨人与政府的关系,还有的探讨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如果有学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学说最有可能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 -4 诸子百家中老子主张“致虚” “守静” ,韩非子主张“孔窍虚” ,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提倡“浩然之气” “反身而诚” 。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

4、德偶像 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5西汉后期,帝王诏令中多见涉及灾异的内容,而东汉帝诏中更是频繁出现因灾异而“惧恐一二,修省一二”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落后于西方 B皇帝借助神权强化统治C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有所约束 D自然灾害频发危及统治6下表是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的粗略统计。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正史名称 人数 南史 13 北史 12 新旧唐书 38 宋史 50 A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 B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C地方上大家族势力愈发强大 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7唐宋时代,

5、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统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 )A强调“天人感应” B加速国内民族融合C推动理学的形成 D利于商品经济发展8朱熹认为儒家有天然干预政治的权利,儒生读书为官的目的是 “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 3 -为此,朱熹认为儒学应该致力于(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正君心” D “致良知”9儒学既是伦理学,又是政治学,更是教育学。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充实,下面各项属于明朝以来形成的突出教育思想是( )A有教

6、无类 B因材施教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10王守仁认为“ 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他们也只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 ,这一认识被后世一些学者评价为“圣凡平等观” 。王守仁该思想最有可能影响的学者是( )A王夫之 B李贽 C顾炎武 D黄宗羲11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主张( )A出自天下郡国利病书 B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C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 D被康有为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2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效天

7、,宣扬“耶儒合流论” ,以致传教士“出入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等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 。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 )A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 B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C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 D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13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 ;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 ,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 )- 4 -A汉代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文化 B儒学是天文历法发展的主要原因C汉代儒学推动古代科技体系形成 D汉代的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14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

8、字罪人”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B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C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D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15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实用性不断增强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逐渐走向繁复化- 5 -16以下对下面画作的描述准确的是( ) A在表现技法上属于工笔 B逼真摹写客观自然景物C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逼真摹写客观人物形象17有学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与中国大一统的“安分敬制

9、”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这主要说明( )A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得以充实 B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发展C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国传统文明 D中西方文明结构影响了社会走向181862 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 ,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 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A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追求西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C “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1919 世纪 60 年代,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

10、,当时正值普丹战争中,清政府按照国际法中关于领海的规定,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C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20下表是对 1850 年至 1899 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 ) - 6 -类别 数量 比重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399 704%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113 199% A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 B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C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 D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21 “庙产兴学”就是利用各地寺庙财产来兴办教育,其始作俑者是康有为和张之洞。康有为建议将各

11、地庙宇废除并改为新式学堂,首开庙产兴学之议;张之洞也主张征收全国数万座寺院、道观,利用其土地及建筑物,以节省巨额费用。材料说明( )A近代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民间信仰得到限制与批判C庙产兴学促进了新式教会的发展 D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瓦解22从 1903 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不同版本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A物竞天择 B驱除鞑虏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23 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 1000 本,发行 6 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

12、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 ” 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思想争鸣,兼容并包C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241924 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这表明他主张( )A废除封建剥削 B解决民生问题 C实行土地国有 D践行社会主义- 7 -25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 )A反映了

13、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B反映了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 C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 D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26毛泽东认为“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供了武装的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这一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共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D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27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在多个场合表示“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不正常了” , “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继而把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制由党中央主席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席制”改为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的“书记制” ,邓小平的意图是( )A深化经济体制改

14、革 B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 C不断推进对外开放 D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28号外指的是定期出版的报刊除按编号发行之外,遇紧急消息须及时报道而临时编印的增刊。下列号外按其发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8 -A. B C D291980 年 1 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 ,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证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与“三不主义”精神一致的是( )A “二为”方向 B “科教兴国” C “双百”方针 D “三个面向”30 “论从史出” ,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则。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董仲舒提出无论“风调雨顺”还是“灾祸连年”都是上天对君主德行修养的暗示 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 - 9 -C 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多由六部堂官担任,并获得了“票拟”之权内阁上升为决策机构 D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 禁止中外贸易 第第 IIII 卷卷本卷有三道材料分析题,本卷有三道材料分析题,3131 题题 1616 分,分,3232 题题 1212 分,分,3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