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7878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说课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哨声响起来哨声响起来 说课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 16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燕出版社版小学级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 8 课哨声响起来 。课后型说课侧重于对实际课堂操作进行反馈、总结、评价。因此,我的说课将按照“怎样教?教的怎样?究其原因?如何改进?”这样的思路进行说课。从整体上而言,我的说课一共分为六部分:活动背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流程、反思升华。一、活动背景网络时代让我们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爱学习的有好多学生从小就有辅导班补习功课,不爱学习的学生从小就学会抱手机电脑玩游戏,对视力、团队合作、创新动手能力都也

2、不太好。而拉哨响起来活动既有动脑创新又有动手操作,还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展,能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所以针对当代小学生这种缺乏动手和思考能力的情况,开展拉哨响起来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二、说教材:哨声响起来一课位于三年级下册的第八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综合社会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学习工具、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这节课是在上册学习完会用工具巧制作之后,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位置。教材中分配有五大块内容,有活动主题的生成,制定活动方案、

3、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扩展应用。就本课而言,一共设计了 2 个活动即:“拉哨是怎样制作的?”和拓展活动“怎么玩拉哨”,活动 1“拉哨是怎样制作的?”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来了解拉哨是怎样制作的,又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拉哨发声的因素。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活动 2,这也是为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设计。为了能够很好的展示第 2 个活动,能更好地做一下研究,所以在制作拉哨的时候,特意安排小组内有绳长短、有无哨盘洞、哨盘洞大小的区分。本课教学安排为 1 课时,本次说课针对这一课时展开说课。下面就是我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会制作简单的拉哨,会玩

4、拉哨。了解拉哨发声的原理。 (重难点)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3.通过活动,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其中,制作拉哨是重点,通过这节课的授课活动,我发现对比整理发现影响拉哨声音大小的因素是难点。三、下面就说一下我是怎么教这节课的。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和学生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教师自制课件、自制拉哨。2、学生准备:瓶盖、绳子、打孔的坠子。讲授法:拉哨的概念和玩拉哨的好处,以及制作拉哨的方法。情景法:自己带着拉哨上课,引起学生兴趣,并利用 PPT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声音来源的扩展应用。演示法:自己玩拉哨,孩子们观察总结拉哨玩法 ,自己打哨盘孔,演示给学生

5、 。谈话法:学生的绳子不好穿进去时候,通过对比得出拉哨声响的因素。四、说学法在制定制作拉哨方案和总结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利用讨论法。制作拉哨时候,对比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学生用的是动手操作实习法 。老师展示拉哨和利用震动发声情景图的时候用的学生的欣赏法想一想还有其他制定方法、对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确定 的时候都是自主探究法。五、教学流程1、在活动主题生成时候,我是带着拉哨进教室的。在上课的时候,问一下孩子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孩子们就慢慢地提高了自己兴趣,然后教师自然引出拉哨以及拉哨的概念,最后提出制作拉哨的问题。2、随后就是制定活动方案环节,首先我请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先想想怎么制作

6、拉哨,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制作方案,此时要求有人记录,小组内分工明确。最后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制作方案时候,引导着学生说出自己展示在 PPT 上的制作拉哨方法。最后整体展示制作拉哨制作方案时,自己在讲台上演示一下怎么打孔并且强调安全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制作拉哨的时候是又要求的。有绳长、绳短、有哨洞、无哨洞、哨洞大、哨洞小的区分,此时的我也是把这几种情况用表格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的。这个也是为了研究影响哨音大小因素做准备的。3.展示交流环节中,我怕学生不会玩拉哨,所以自己先展示拉哨玩法,然后学生观察模仿并说出玩的方法,也就是用力大小的使用。最后学生学会玩拉哨的时候,在找出只有绳长区别的、和只有哨洞无哨洞

7、区别以及哨洞大小区分的同学进行上台比赛,通过小组与小组的对比,引导总结影响拉哨声音因素。再让小组的记录人员填写报告。4.展示应用中展示震动发声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联想说出震动发声的例子,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这一节课的展示应用环节时间比较少,学生说的也不多,不太理想。这就是我这节课的遗憾之一,这也就是我的反思。现在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视频)六、反思回顾本节课,我发现了几个问题。穿线不好穿发现的情况:1、有学生能够想到用笔尖穿线2、有学生把孔穿大3、学生还有准备细线解决方法改为,给学生们带去细铁丝当做小勾子够过去。线断了发现的情况:1、不好穿线,就使用细线,结果不结

8、实就断了 ,2、玩拉哨时候玩断解决方法改为老师为学生准备绳子,比较统一两洞变一洞发现的情况:两个洞穿的太近解决方法改为在课堂上演示怎么打孔拉环发现的情况:学生发现拉绳子很不舒服,想起拉环,用笔杆当拉环解决方法改为:在课堂上问一下孩子们的拉拉哨的感觉,问孩子们有没有改良的方法,估计孩子们都能想到这个方法。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这次课后型反思说课为自己教师专业化成长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一些想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有效问题链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

9、此,希望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更的指导和帮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 16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燕出版社版小学级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 8 课哨声响起来 。课后型说课侧重于对实际课堂操作进行反馈、总结、评价。因此,我的说课将按照“怎样教?教的怎样?究其原因?如何改进?”这样的思路进行说课。从整体上而言,我的说课一共分为六部分:活动背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流程、反思升华。一、活动背景网络时代让我们的社会发展速度很快。爱学习的有好多学生从小就有辅导班补习功课,不爱学习的学生从小就学会抱手机电脑玩游戏,对视力、团队合作、创

10、新动手能力都也不太好。而拉哨响起来活动既有动脑创新又有动手操作,还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展,能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所以针对当代小学生这种缺乏动手和思考能力的情况,开展拉哨响起来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二、说教材:哨声响起来一课位于三年级下册的第八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综合社会实践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学习工具、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这节课是在上册学习完会用工具巧制作之后,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位置。教材中分配有五大块内容,有活动主题的生成,

11、制定活动方案、展开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扩展应用。就本课而言,一共设计了 2 个活动即:“拉哨是怎样制作的?”和拓展活动“怎么玩拉哨”,活动 1“拉哨是怎样制作的?”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用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来了解拉哨是怎样制作的,又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拉哨发声的因素。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活动 2,这也是为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设计。为了能够很好的展示第 2 个活动,能更好地做一下研究,所以在制作拉哨的时候,特意安排小组内有绳长短、有无哨盘洞、哨盘洞大小的区分。本课教学安排为 1 课时,本次说课针对这一课时展开说课。下面就是我设计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会制作简

12、单的拉哨,会玩拉哨。了解拉哨发声的原理。 (重难点)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3.通过活动,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其中,制作拉哨是重点,通过这节课的授课活动,我发现对比整理发现影响拉哨声音大小的因素是难点。三、下面就说一下我是怎么教这节课的。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和学生准备以下教学材料:1、教师自制课件、自制拉哨。2、学生准备:瓶盖、绳子、打孔的坠子。讲授法:拉哨的概念和玩拉哨的好处,以及制作拉哨的方法。情景法:自己带着拉哨上课,引起学生兴趣,并利用 PPT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声音来源的扩展应用。演示法:自己玩拉哨,孩子们观察总结拉哨玩法 ,自己打哨盘

13、孔,演示给学生 。谈话法:学生的绳子不好穿进去时候,通过对比得出拉哨声响的因素。四、说学法在制定制作拉哨方案和总结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利用讨论法。制作拉哨时候,对比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学生用的是动手操作实习法 。老师展示拉哨和利用震动发声情景图的时候用的学生的欣赏法想一想还有其他制定方法、对影响拉哨声音大小因素确定 的时候都是自主探究法。五、教学流程1、在活动主题生成时候,我是带着拉哨进教室的。在上课的时候,问一下孩子们见过这个东西吗,孩子们就慢慢地提高了自己兴趣,然后教师自然引出拉哨以及拉哨的概念,最后提出制作拉哨的问题。2、随后就是制定活动方案环节,首先我请学生发挥想象自己

14、先想想怎么制作拉哨,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制作方案,此时要求有人记录,小组内分工明确。最后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制作方案时候,引导着学生说出自己展示在 PPT 上的制作拉哨方法。最后整体展示制作拉哨制作方案时,自己在讲台上演示一下怎么打孔并且强调安全问题。最后要求学生制作拉哨的时候是又要求的。有绳长、绳短、有哨洞、无哨洞、哨洞大、哨洞小的区分,此时的我也是把这几种情况用表格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的。这个也是为了研究影响哨音大小因素做准备的。3.展示交流环节中,我怕学生不会玩拉哨,所以自己先展示拉哨玩法,然后学生观察模仿并说出玩的方法,也就是用力大小的使用。最后学生学会玩拉哨的时候,在找出只有绳长区别的、和

15、只有哨洞无哨洞区别以及哨洞大小区分的同学进行上台比赛,通过小组与小组的对比,引导总结影响拉哨声音因素。再让小组的记录人员填写报告。4.展示应用中展示震动发声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联想说出震动发声的例子,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这一节课的展示应用环节时间比较少,学生说的也不多,不太理想。这就是我这节课的遗憾之一,这也就是我的反思。现在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视频)六、反思回顾本节课,我发现了几个问题。穿线不好穿发现的情况:1、有学生能够想到用笔尖穿线2、有学生把孔穿大3、学生还有准备细线解决方法改为,给学生们带去细铁丝当做小勾子够过去。线断了发现的情况:1、不好穿线,就使用

16、细线,结果不结实就断了 ,2、玩拉哨时候玩断解决方法改为老师为学生准备绳子,比较统一两洞变一洞发现的情况:两个洞穿的太近解决方法改为在课堂上演示怎么打孔拉环发现的情况:学生发现拉绳子很不舒服,想起拉环,用笔杆当拉环解决方法改为:在课堂上问一下孩子们的拉拉哨的感觉,问孩子们有没有改良的方法,估计孩子们都能想到这个方法。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通过这次课后型反思说课为自己教师专业化成长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一些想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有效问题链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此,希望在座的各位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更的指导和帮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 16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海燕出版社版小学级综合实践活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 8 课哨声响起来 。课后型说课侧重于对实际课堂操作进行反馈、总结、评价。因此,我的说课将按照“怎样教?教的怎样?究其原因?如何改进?”这样的思路进行说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