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877858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题号一、基础二、阅读三、作文附加题合计(一)(二)(三)(四)得分说明:1. 全卷共 8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用时为 120 分钟。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一、基础(24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1)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 秦淮)(1 分)(2)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1 分)(3)赵师秀的约客中通过动作描写

2、烘托诗人烦闷心情的诗句是:“_,_。”(2 分)(4)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2 分)(5)请把杜甫的望岳默写完整。(4 分)岱 宗 夫 如 何?齐 鲁 青 未 了。造 化 钟 神 秀,阴 阳 割 昏 晓。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 chng f( ),忘了我挨的戒尺。(2)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变 tu t( )无理为简洁合理。(3)虽然这些都很 wi b z do( ),但他做得很认真。(4)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 qin jn zhng f

3、( ),如同一次重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 分)A当今社会,经营者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2B这对相声演员一上台,那滑稽相就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C学问 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D.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4下面一段话有四处语言毛病,其中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3 分)近日,在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展出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文明生态美丽中国”的摄影比赛。展览共展出摄影作品 116 幅,题材波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通过摄影人不

4、同的视角,展示了伟大祖国的自然环境之美、人文社会之美。可以堪称一幅建设中的“美丽中国”全景图。A第句,在“比赛”后面加“的获奖作品”。B第句,将“波及”改成“涉及”。C第句,将“展示”改成“体现”。D第句,删去“可以”。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语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 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一点爱心,你也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和幸福;_,_;_,_ _。(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 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的意思。(3 分)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宜乎众矣( )7.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 分)译文: 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分)3译文: _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B.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

6、的品格,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C. 本文以“牡丹之爱”和“菊之爱”作衬托,表明作者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利禄。D.本文托物言志,借莲花抒发感想,行文自然活泼,语言精练,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注释】子妇之

7、亲:儿媳妇家的亲戚。盛馔(zhun):准备丰盛的饭菜。脔(lun):切成小块的肉。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 觉 饥甚而不敢去/太丘舍去 B. 其人愧甚而退/进退两难 C. 公取自食之/自不量力 D. 又久之,方命坐/如梦方醒10.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 子断句。(3 分)萧 氏 子 颇 骄 纵 不 复 下 箸 惟 啖 胡 饼 中 间 少 许 留 其 四 旁。11. 肖氏子为什么会“愧甚而退”?(3 分) 答:_(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4 题。(10 分)驿路梨花节选我们正在劳动, 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

8、, 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 深深弯下腰去, 行了个大礼, 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 4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 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 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

9、要在这里长 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 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分)A .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梨花妹妹和“我们”照料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反映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世代相传。B .选文先写一个误会,再设一个悬念,然后才引出小茅

10、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回环曲折,引人入胜。C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谁是小茅屋的主人”。D .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寓情于景,人花相映,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熏陶。13. 选文结尾引用陆游的诗句,对此分析 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抒发思古之幽情,缅怀宋将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的功绩。B. 这“驿路梨花”是边境盛开的洁白梨花,是哈尼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C. 照应标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D. 含蓄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深刻含义,升华了中心思想。14. 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并简要分析插叙的

11、作用。(4 分)答:_5(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7 分)刹一脚何晓老贺从部队转业了,硬是被老婆劝说回了她嘉陵江边的娘家。于是,他成了一个偏远小镇的领导。赴任的第一天起,老贺“刹一脚”这外号就被人们喊响了。“刹一脚”本是在乡村路上拦班车喊的,但老贺这外号却和搭车没有关系。接到任命通知那天,老贺没有搭上车。他一路往前走,路过桃花溪时,看到一大群人举棍拿棒,推推攘攘,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老贺连忙飞奔过去,甩掉提包,纵身,跃上人群旁的一块大石头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本应该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振臂高呼:“住手!”可遗憾的是,他不仅没有摆出气壮山河的架势,甚至连一句豪言壮语都没有。在那千钧一

12、发的瞬间,他竟然像在乡村拦车一样大吼了一声:“刹一脚!”不过,歪打正着,这句土话被他像喊操似的吼出来,还真把在场的人给镇住了。老贺不慌不忙从石头上跳下来,迈着大步走过去捡起自己的提包,一边拍灰一边侧头问:“争的啥重要东西,要拿命来换?”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晓得该如何回答。老贺脱下身上的旧军装,提着领口抖了两下,顺便也把胸前和手臂上的肌肉亮给大家看了看,这才说:“我是个转业军人,大家如果信得过这件已经没有领章的军装,就给我说说。”就这样,老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一起当地农民的抢水纠纷。事后人们摆起这件事,都不约而同地称他是吼“刹一脚”的那个人,后来,干脆就称他为“刹一脚”。老贺非常喜欢这个外号,

13、他觉得,这三个字比官衔更容易说出口。的确,就是这容易说出口的三个字,在那年冬天救了老贺的命。上任第一天遇到的那场抢水纠纷,让老贺弄明白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上上下下跑了几转之后,确定了自己任期内要做的头等大事:修渠道,引来嘉陵江的水,彻底解决小镇的缺水问题。“把全镇男女老幼统统拉到工地上去,摆出个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阵势,再请几个电视台的记者来搞个专题片”“刹一脚!”面对这样的建议,老贺把桌子一拍,果断地说,“做事情要踏踏实实,让群众来决定水渠该怎么修!”结果,老贺这一脚又刹对了,水渠修得顺利不说,连小镇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文章,也在无意之间开了一个好头:外出打工的、大学毕业在外就业的,还有履历表上祖籍是这里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出智慧,小镇一下子沸腾了。搞了几次“网络问政”之后,老贺请来专家,又在水6渠两边的山岩坡地上规划了观赏林带,一直延伸到嘉陵江边小镇不仅要发展环保旅游,还要发展红色旅游!一时间,小镇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当然,老贺比所有的人都更忙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