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7774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及课后随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教学反 思及课后随笔思及课后随笔小学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李彩虹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颇深。整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探究思考: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课伊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块长方形菜地: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块菜地一周的长度都含有哪些边?请你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下;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请将这块长方形的菜地画在纸上。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看、想、说、画” ,完成了知识构建的“感知、建模、内悟” ,形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由形象到具体到再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 。二是探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2、:1、如果分别用 6cm、4cm 表示你刚才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将会怎样计算它的周长?(要求:想清楚,再说一说,先别写。 )2、放手让学生去计算。至此,学生们都已经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胸有成竹,非常清楚了,所以都很顺利,兴致也极高了。他们在互相探究、思考、讨论并写一写的过程之中都有了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大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6+4+6+4=20(厘米) (按顺序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6+6+4+4=20(厘米) (先用长加长、宽加宽,再加起来)6242=20(厘米) (62 表示长方形的两条长,42 表示两条宽,算出它们的和,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64)2=20(厘米) (64 是

3、表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乘于 2 是整个长方形的的周长)三是探索优化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对比,看看你是否对这四种方法都有所理解,再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以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四是拓展练习。 (略)我的体会:一是知识的形成不应是给予,而应是探究获取。以前教学这个内容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学生死记公式,那么,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

4、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小学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李彩虹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颇深。整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探究思考: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课伊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块长方形菜地: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块菜地一周的长度都含有哪些边?请你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下;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请将这块长方形的菜地画

5、在纸上。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看、想、说、画” ,完成了知识构建的“感知、建模、内悟” ,形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由形象到具体到再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 。二是探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1、如果分别用 6cm、4cm 表示你刚才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将会怎样计算它的周长?(要求:想清楚,再说一说,先别写。 )2、放手让学生去计算。至此,学生们都已经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胸有成竹,非常清楚了,所以都很顺利,兴致也极高了。他们在互相探究、思考、讨论并写一写的过程之中都有了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大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6+4+6+4=20(厘米) (按顺序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6、)6+6+4+4=20(厘米) (先用长加长、宽加宽,再加起来)6242=20(厘米) (62 表示长方形的两条长,42 表示两条宽,算出它们的和,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64)2=20(厘米) (64 是表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乘于 2 是整个长方形的的周长)三是探索优化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对比,看看你是否对这四种方法都有所理解,再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以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四是拓展练习。 (略)我的体会:一是知识的形成不应是给予,而应是探究获取。以前教学这个内容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

7、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学生死记公式,那么,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小学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李彩虹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颇深。整堂课大致有以下几

8、个环节:一是探究思考: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课伊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块长方形菜地: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块菜地一周的长度都含有哪些边?请你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下;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请将这块长方形的菜地画在纸上。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看、想、说、画” ,完成了知识构建的“感知、建模、内悟” ,形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由形象到具体到再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 。二是探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1、如果分别用 6cm、4cm 表示你刚才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将会怎样计算它的周长?(要求:想清楚,再说一说,先别写。 )2、放手让学生去计算。至此,学生们都已经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

9、法胸有成竹,非常清楚了,所以都很顺利,兴致也极高了。他们在互相探究、思考、讨论并写一写的过程之中都有了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大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6+4+6+4=20(厘米) (按顺序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6+6+4+4=20(厘米) (先用长加长、宽加宽,再加起来)6242=20(厘米) (62 表示长方形的两条长,42 表示两条宽,算出它们的和,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64)2=20(厘米) (64 是表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乘于 2 是整个长方形的的周长)三是探索优化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对比,看看你是否对这四种方法都有所理解,再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

10、种方法,以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四是拓展练习。 (略)我的体会:一是知识的形成不应是给予,而应是探究获取。以前教学这个内容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学生死记公式,那么,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