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7271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秋天的雨》说课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三年级秋天的雨秋天的雨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1、教材分析有这样一句话“万美之中秋为最” ,那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秋天总能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 11 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把秋天的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篇课文具有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的特点,正好给学生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机会。3、教学目标因此,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将本课分成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的生字教学及通读

2、课文的基础上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过程和方法:通过仿写句子积累好词佳句;通过比较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4、教学重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三年级的孩子真正要通过学文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因此,我将重点设定为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发现秋天的美好,欣赏课文的语言美。难点设置为学生在发现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美。二、教法与学法课文的语

3、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词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大体上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二是组织初读,整体感知;三是品读课文,品味意境;四是升华情感,拓展积累。务必使学生完成发现美、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

4、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时,我由孩子们喜爱的雨说起,首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了。看哪儿的雨呢?看什么季节的雨呢?(课件出示):我分别选取并加工制作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几幅画面,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孩子们伴随着老师娓娓道来的描述去感受绵绵的春雨、电闪雷鸣的夏雨和轻柔的秋雨。接着,老师的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秋天的雨,孩子们就很自然地通过情境、走进课文。2、组织初读,整体感知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提出了四点读书要

5、求圈一圈;标一标;画一画;想一想。为了延续我在上一环节创设的雨的情境,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课件:将生字词用雨点的形状落下来,让孩子们快速的地读出小雨点的名字,其实就是在阅读生字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了兴趣,读书识字的效率就会提高。训练他们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馈“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同学们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一会儿一首描写秋雨的小诗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首诗从秋天的形、色、味、声四个方面进行描写,非常具有童趣,以“秋天的雨是() ”开头,让学生在唯美的语境中学会排比句,进而感受文章的结构美。通过让学生诵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句子

6、储存到学生的知识库中,同时也为理解课文结构及作文教学的展开埋下伏笔。3、品读课文,品味意境第三环节的深入品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天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采用了“声情并茂,以情助读”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第一自然段中我用教师的范读打开秋天的大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一抽象的比喻句,我让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聆听老师朗读,一边体会。通过播放课件,秋雨变得无比生动起来,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轻

7、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将出示一幅秋天的图画,但没有上色,我把画秋天留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给这幅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让他们体验学中玩,玩中学,这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一会儿,黄黄的银杏树叶、火红的枫叶、红红的苹果、橙红的石榴、金黄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接着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去读句子,我试图通过学生的个性品读和个性朗读来带动全班同学的深入品读。在交流朗读的过程中随机出示这句话,并用课件将课文中的文字和图像表现出来,比如当学生读到“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一句时,我分别把

8、银杏树叶和扇子的图片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原来,银杏树叶真的很像一把扇子,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仅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更深深地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紧接着,我引导孩子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进行比喻句的仿说练习“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 ,这一设计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接轨了,也让学生把吸收到的美都释放了出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秋天的气味,本段我将采用实物教学法。老师出示实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鼻子闻一闻,说一说都闻到了秋雨里的哪些气味,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积累、运用“香香的甜甜的”一类叠词。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这段文字妙趣横生

9、,恰恰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但是这番情景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如何能让它出现在小学语文课堂呢?为此,我将创设一个情景,给学生准备各种各样动物的头套,并配合老师生动活泼的文字,将动物准备过冬的画面演出来,使学生置身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之后,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将学生再次带入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演绎这幅生动的画面。4、升华情感,拓展积累总结全文时,我问孩子们:“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孩子们已经在学习中领略到了秋天独特的美,于是, “美丽” “丰收” “欢乐”这样的词语立刻从他们的口中说了出来,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油然而生。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

10、的兴趣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小诗,使学生对美的创造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四、板书设计本篇我通过重点词语的板书,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感受秋天的韵味。附板书设计:11 秋天的雨颜色:五彩缤纷气味:香香甜甜 丰收欢乐声音:冬的讯息一、教材与学情1、教材分析有这样一句话“万美之中秋为最” ,那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秋天总能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 11 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课文把秋天的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

11、步阶段。这篇课文具有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的特点,正好给学生一个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机会。3、教学目标因此,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我将本课分成了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的生字教学及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过程和方法:通过仿写句子积累好词佳句;通过比较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4、教学重难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三年级的孩子真正要通过学文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是有一

12、定难度的。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因此,我将重点设定为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发现秋天的美好,欣赏课文的语言美。难点设置为学生在发现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美。二、教法与学法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词语。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三、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大体上包括四个环节:一是情境导

13、入,揭示课题;二是组织初读,整体感知;三是品读课文,品味意境;四是升华情感,拓展积累。务必使学生完成发现美、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时,我由孩子们喜爱的雨说起,首先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看雨,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了。看哪儿的雨呢?看什么季节的雨呢?(课件出示):我分别选取并加工制作了春雨、夏雨、秋雨、冬雨几幅画面,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孩子们伴随着老师娓娓道来的描述去感受绵绵的春雨、电闪雷鸣的夏雨和轻柔的秋雨。接着,老师的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揭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秋天的雨,孩子们

14、就很自然地通过情境、走进课文。2、组织初读,整体感知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提出了四点读书要求圈一圈;标一标;画一画;想一想。为了延续我在上一环节创设的雨的情境,我特意制作了一个课件:将生字词用雨点的形状落下来,让孩子们快速的地读出小雨点的名字,其实就是在阅读生字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了兴趣,读书识字的效率就会提高。训练他们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馈“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同学们找出第一至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一会儿一首描写秋雨的小诗就展现在我

15、们的眼前。这首诗从秋天的形、色、味、声四个方面进行描写,非常具有童趣,以“秋天的雨是() ”开头,让学生在唯美的语境中学会排比句,进而感受文章的结构美。通过让学生诵读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句子储存到学生的知识库中,同时也为理解课文结构及作文教学的展开埋下伏笔。3、品读课文,品味意境第三环节的深入品读,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天人格化,或把秋天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采用了“声情并茂,以情助读”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点问题。第一自然段中我用教师的范读打开秋天的大

16、门,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一抽象的比喻句,我让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聆听老师朗读,一边体会。通过播放课件,秋雨变得无比生动起来,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将出示一幅秋天的图画,但没有上色,我把画秋天留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给这幅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让他们体验学中玩,玩中学,这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一会儿,黄黄的银杏树叶、火红的枫叶、红红的苹果、橙红的石榴、金黄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接着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去读句子,我试图通过学生的个性品读和个性朗读来带动全班同学的深入品读。在交流朗读的过程中随机出示这句话,并用课件将课文中的文字和图像表现出来,比如当学生读到“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一句时,我分别把银杏树叶和扇子的图片放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观察,原来,银杏树叶真的很像一把扇子,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不仅直观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