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7062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课后反思(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七年级数学教师随笔:三角形的内角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从课程标准出发,开发利用各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社会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下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处理以及反思的过程。上课时我以为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这

2、一结论,而且也是通过实验(如度量等)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对这一环节的操作应该不成问题。因此我上课通过埃及金字塔的面呈三角形,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模型,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它是怎样得到的呢?今天我们就利用手上的模型,通过剪拼来验证一下” 。果然不出我的意料,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好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教育了他们一番后,我将事先多准备些两两全等的三角形发给他们。在剪拼时,令人吃惊的是,部分学生呆呆地做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些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一些没工具剪,一些学生在偷懒;我就叫他们撕(剪)角。学生剪两个角下来不知怎样摆放;于是我又解释

3、三个角要拼合,角的顶点重合,边线与边线重合,呈现三个角是和的形式。接着又出现了:部分学生剪下的两个角边线太小,拼时没能很好直观的体现三个角拼得一个平角;部分学生事先准备的三角形所剪的边线不平整,剪拼后没能得到平角;搞得我上课非常被动。在学生操作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有学生陆陆续续拼出了需要的图形,我开始要求他们观察拼合出来的图形,看看能否发现一些特殊位置关系的线。这一环节中,学生反应还是很快的(因为挨剪拼的三角形下面还有原来与它叠合的一个三角形) ,一下子就看到了两条平行的线,但是对于这一发现和我们要做的证明定理这一目标有什么关系?只有个别基础好的学生能联系起来,说出证明思路。当我把证明定理的思路

4、梳理清楚以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明白了定理证明的过程,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辅助线,以及添加辅助线的作用。由于前面实验操作用时过长,后面的内容时间显得时间不够用:定理的完整证明过程只能快速点击课件完成,草了事草,特别在讲课本对应的例题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教师包办过多,也只是讲了一种解法。没有达到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这节课的开展我感觉与成功有些距离,有些瑕点。我感觉完全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探究,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但是从上课的实际情况看,学生虽然开始摸不着头脑,课堂沉闷,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可以实行操作,而且通过这一操作,学生的确能够很直观地发现三角形的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合后图形中出现了

5、两条平行线,这对后面他们理解为什么要添加一条平行线辅助证明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了实验操作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前面有了提高。本课的重点是定理的证明过程,实验只是一个引子,只要学生能完成图形的拼合,利用拼合后的图形观察出平行关系,理解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教学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如果在实验操作能够控制好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下一环节定理的证明过程,甚至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会完成得很好。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各方面“抠”得更细些。例如课前准备的三角形要求边线剪得平整(教师不妨事先展示边线平整的三角形及边线不平整的三角形) ,对学生的操作要有更明确的、具体的要求

6、(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想好对策) ,注重细节,上课不挨“卡” ,教师上课不被动,课堂的各个环节会顺畅完成。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从课程标准出发,开发利用各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社会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下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处理以及反思的过程。上课时我以为学生在小学已经了

7、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这一结论,而且也是通过实验(如度量等)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对这一环节的操作应该不成问题。因此我上课通过埃及金字塔的面呈三角形,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模型,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它是怎样得到的呢?今天我们就利用手上的模型,通过剪拼来验证一下” 。果然不出我的意料,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好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教育了他们一番后,我将事先多准备些两两全等的三角形发给他们。在剪拼时,令人吃惊的是,部分学生呆呆地做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些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一些没工具剪,一些学生在偷懒;我就叫他们撕(剪)角。学生剪

8、两个角下来不知怎样摆放;于是我又解释三个角要拼合,角的顶点重合,边线与边线重合,呈现三个角是和的形式。接着又出现了:部分学生剪下的两个角边线太小,拼时没能很好直观的体现三个角拼得一个平角;部分学生事先准备的三角形所剪的边线不平整,剪拼后没能得到平角;搞得我上课非常被动。在学生操作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有学生陆陆续续拼出了需要的图形,我开始要求他们观察拼合出来的图形,看看能否发现一些特殊位置关系的线。这一环节中,学生反应还是很快的(因为挨剪拼的三角形下面还有原来与它叠合的一个三角形) ,一下子就看到了两条平行的线,但是对于这一发现和我们要做的证明定理这一目标有什么关系?只有个别基础好的学生能联系起来

9、,说出证明思路。当我把证明定理的思路梳理清楚以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明白了定理证明的过程,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辅助线,以及添加辅助线的作用。由于前面实验操作用时过长,后面的内容时间显得时间不够用:定理的完整证明过程只能快速点击课件完成,草了事草,特别在讲课本对应的例题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教师包办过多,也只是讲了一种解法。没有达到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这节课的开展我感觉与成功有些距离,有些瑕点。我感觉完全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探究,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但是从上课的实际情况看,学生虽然开始摸不着头脑,课堂沉闷,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可以实行操作,而且通过这一操作,学生的确能够很直观地发现三角形

10、的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合后图形中出现了两条平行线,这对后面他们理解为什么要添加一条平行线辅助证明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了实验操作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前面有了提高。本课的重点是定理的证明过程,实验只是一个引子,只要学生能完成图形的拼合,利用拼合后的图形观察出平行关系,理解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教学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如果在实验操作能够控制好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下一环节定理的证明过程,甚至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会完成得很好。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各方面“抠”得更细些。例如课前准备的三角形要求边线剪得平整(教师不妨事先展示边线平整的三角形及边线不平整的三角形) ,

11、对学生的操作要有更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想好对策) ,注重细节,上课不挨“卡” ,教师上课不被动,课堂的各个环节会顺畅完成。教学反思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从课程标准出发,开发利用各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实际和贴近社会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造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下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处理以及反思

12、的过程。上课时我以为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这一结论,而且也是通过实验(如度量等)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对这一环节的操作应该不成问题。因此我上课通过埃及金字塔的面呈三角形,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多少?然后给学生出示一个三角形纸片模型,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它是怎样得到的呢?今天我们就利用手上的模型,通过剪拼来验证一下” 。果然不出我的意料,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先准备好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教育了他们一番后,我将事先多准备些两两全等的三角形发给他们。在剪拼时,令人吃惊的是,部分学生呆呆地做在自己的座位上,一些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一些没工具剪,一些学生

13、在偷懒;我就叫他们撕(剪)角。学生剪两个角下来不知怎样摆放;于是我又解释三个角要拼合,角的顶点重合,边线与边线重合,呈现三个角是和的形式。接着又出现了:部分学生剪下的两个角边线太小,拼时没能很好直观的体现三个角拼得一个平角;部分学生事先准备的三角形所剪的边线不平整,剪拼后没能得到平角;搞得我上课非常被动。在学生操作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有学生陆陆续续拼出了需要的图形,我开始要求他们观察拼合出来的图形,看看能否发现一些特殊位置关系的线。这一环节中,学生反应还是很快的(因为挨剪拼的三角形下面还有原来与它叠合的一个三角形) ,一下子就看到了两条平行的线,但是对于这一发现和我们要做的证明定理这一目标有什么

14、关系?只有个别基础好的学生能联系起来,说出证明思路。当我把证明定理的思路梳理清楚以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明白了定理证明的过程,初步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辅助线,以及添加辅助线的作用。由于前面实验操作用时过长,后面的内容时间显得时间不够用:定理的完整证明过程只能快速点击课件完成,草了事草,特别在讲课本对应的例题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教师包办过多,也只是讲了一种解法。没有达到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这节课的开展我感觉与成功有些距离,有些瑕点。我感觉完全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探究,学生的能力还达不到。但是从上课的实际情况看,学生虽然开始摸不着头脑,课堂沉闷,但在老师的引导下,还是可以实行操作,而且通过这一

15、操作,学生的确能够很直观地发现三角形的两个角与第三个角拼合后图形中出现了两条平行线,这对后面他们理解为什么要添加一条平行线辅助证明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有了实验操作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前面有了提高。本课的重点是定理的证明过程,实验只是一个引子,只要学生能完成图形的拼合,利用拼合后的图形观察出平行关系,理解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教学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如果在实验操作能够控制好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下一环节定理的证明过程,甚至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本课的教学目标就会完成得很好。给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各方面“抠”得更细些。例如课前准备的三角形要求边线剪得平整(教师不妨事先展示边线平整的三角形及边线不平整的三角形) ,对学生的操作要有更明确的、具体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想好对策) ,注重细节,上课不挨“卡” ,教师上课不被动,课堂的各个环节会顺畅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