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6301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说课稿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加减混合加减混合 说课稿范文说课稿范文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六单元 7576 页。一、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及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计算。由于学生容易将第一步计算结果忘记,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所以教学难点确定为学生能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准确地记忆在头脑里,去顺利完成第二步计算,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

2、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学数学,用数学,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制定的三唯

3、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鉴于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好动、思维依赖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现代教学媒体,愉快教学等辅助教法作突破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善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增加后减少就是先“+”后“减”的加减混合;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减少后增加就是先“”后“+”的加减混合,使之由直观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方法)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学习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

4、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参与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活动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一开始,课件显示生动的画面:美丽的风景,绿绿的草地,高大的树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来了四个小朋友在那里载歌载舞,多快活呀!在这种情景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欣赏歌舞的同时有意无意的获取了含着的数学信息:有 4 个小朋友在唱歌跳舞。此时,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学数学不是记数学,背数学,而要“做”数学,亲历探究新知的过程,主动建构新知。因此设计了“自主探索、建构新知”的环节。1、教学例 1在上面创设的美好情景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课件继续演示,这时又有 3 名小朋友跑来和前面的 4 名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过一会儿,有两名小朋友跳累了,回家了(走了) ,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画面,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认真观察,把观察所得叙述出来,理解图意,并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现在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解决问题)4+3-2。在试算的过程中采用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

6、白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白 4+3-2 这个算式的计算顺序是先算 4+3=7,再算 7-2=5。在讨论中更进一步的明白在计算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几。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六单元 7576 页。一、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及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计算。由于学生容易将第一步计算结果忘记,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所以教学难点确定为学生能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准确地记忆在头脑里,去顺利完成第二步计算,

7、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学数学,用数学,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8、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制定的三唯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鉴于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好动、思维依赖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现代教学媒体,愉快教学等辅助教法作突破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善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增加后减少就是先“+”后“减”的加减混合;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减少后增加就是先“”后“+”的加减混合,使之由直观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方法)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学习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

9、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参与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活动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一开始,课件显示生动的画面:美丽的风景,绿绿的草地,高大的树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来了四个小朋友在那里载歌载舞,多快活呀!在这种情景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欣赏歌舞的同时有意无意的获取了含着的数学信息:有 4 个小朋友在唱歌跳舞。此时,进入教学

10、的第二个环节。(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数学不是记数学,背数学,而要“做”数学,亲历探究新知的过程,主动建构新知。因此设计了“自主探索、建构新知”的环节。1、教学例 1在上面创设的美好情景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课件继续演示,这时又有 3 名小朋友跑来和前面的 4 名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过一会儿,有两名小朋友跳累了,回家了(走了) ,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画面,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认真观察,把观察所得叙述出来,理解图意,并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现在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解决问题)4+3-2。在试算的过

11、程中采用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白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白 4+3-2 这个算式的计算顺序是先算 4+3=7,再算 7-2=5。在讨论中更进一步的明白在计算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几。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六单元 7576 页。一、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必须练就的基本功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及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计算。由于学生容易将第一步计算结果忘记,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12、所以教学难点确定为学生能将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准确地记忆在头脑里,去顺利完成第二步计算,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学,学数学,用数学,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

13、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制定的三唯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鉴于教材特点和一年级学生好动、思维依赖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现代教学媒体,愉快教学等辅助教法作突破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善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抽象概括,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增加后减少就是先“+”后“减”的加减混合;在一个数的基础上先减少后增加就是先“”后“+”的加减混合,使之由直观中抽象出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方法)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

14、学习气氛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结合。四、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参与学习,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用他们喜爱的活动情景激发兴趣,引入新课,一开始,课件显示生动的画面:美丽的风景,绿绿的草地,高大的树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时来了四个小朋友在那里载歌载舞,多快活呀!在这种情景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欣赏

15、歌舞的同时有意无意的获取了含着的数学信息:有 4 个小朋友在唱歌跳舞。此时,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数学不是记数学,背数学,而要“做”数学,亲历探究新知的过程,主动建构新知。因此设计了“自主探索、建构新知”的环节。1、教学例 1在上面创设的美好情景中学生对声情并茂的场景深深吸引,课件继续演示,这时又有 3 名小朋友跑来和前面的 4 名小朋友一起载歌载舞,过一会儿,有两名小朋友跳累了,回家了(走了) ,学生全神贯注地欣赏画面,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尽情地发挥,认真观察,把观察所得叙述出来,理解图意,并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现在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跳舞?然后自己读题,自己试算(解决问题)4+3-2。在试算的过程中采用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理解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白 4+3-2 这个算式的意义,明白 4+3-2 这个算式的计算顺序是先算 4+3=7,再算 7-2=5。在讨论中更进一步的明白在计算时一定要记住第二步是几减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