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论辩技巧

上传人:bb****7 文档编号:48735240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输》论辩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输》论辩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输》论辩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输》论辩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输》论辩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输》论辩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输》论辩技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输公输论辩技巧论辩技巧贵州省晴隆县宁交中学 赵玖义 贵州省晴隆县徐红小学 谭 艳公输一文讲述了墨子止楚伐宋的故事。公元前 440 年前后,墨子约 29 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这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 。到郢都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鲁班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并巧妙的劝阻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凭借口舌之利而制止一场征战,不可谓不高明,其中所应用的论辩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一、请君

2、入瓮墨子到达楚的国都郢后,拜见了鲁班,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先以十金作为酬劳请鲁班替他杀那个所谓的“侮臣者” ,作为能工巧匠的鲁班重义坚决不同意,墨子进而运用步步紧逼的推理指出鲁班在楚国伐宋这件事中的过失:“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墨子从鲁班重义不杀人这一点切入,巧妙地假设事实,让鲁班无言以对,只得放弃制造云梯等器械。这就告诉我们,在论辩中,可以请君入瓮,用对手的观点制服对手,使得对手无反击之力。从前,有个叫子车的人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商定要用活人给子车陪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听说了这件事,便前去好言相劝,说:“用活人陪葬,太残忍了,还

3、是不要这样吧!”他的嫂子和管家声色俱厉地说:“你哥死了,到阴间没人服侍,所以才用活人陪葬。 ”听了这话,子亢说:“嫂子和管家考虑得很周到,既然要这样做,那就要精挑人选!我看,与其让别人去陪哥哥,倒不如叫嫂嫂和管家作陪葬的好,因为你们服侍他总比别人更加尽心尽职!”子亢所用的就是请君入瓮之术,他的嫂子和管家听后只好作罢。二、巧用类比要完成止楚伐宋的事,必须得说服关键的人物楚王。在鲁班的引见下,墨子顺利的见到了楚王,墨子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先做了如下假设:“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进而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回答

4、说:“必为有窃疾矣。 ”继而将楚国伐宋之事与所做假设做类比,道出真实的想法:“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巧用类比,指出楚国伐宋是不正义的战争,是徒劳无功的战争,楚王无言以对,只好停止伐宋。类比用在论辩中,灵活机动,变幻无穷,如能充分利用,犹如捏住了蛇的七寸,可直击对手要害。齐景公的一匹最心爱的马突然得暴病死了。景公知道后暴跳如雷,下令当场肢解马夫,并大声说:“谁敢为他辩护就杀死谁!”相国晏子对于齐景公这种无端杀人的乱法行为,十分不满。为了解救马夫,劝谏景公,他急中生智,走上前去一把揪住马夫的头发,右手举起刀,仰面问齐景公道:“大王,有个问题不太清楚,要向你请教,古代尧舜这些贤明的君

5、主肢解人时,不知是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的?”好大一会,景公才明白,晏子原来是在讽喻自己,他只得挥手说道:“相国,别指桑骂槐了,我不肢解他就是。 ”晏子巧妙的把齐景公与古代尧舜作类比,使得齐景公处于两难,不得不放弃肢解马夫。贵州省晴隆县宁交中学 赵玖义 贵州省晴隆县徐红小学 谭 艳公输一文讲述了墨子止楚伐宋的故事。公元前 440 年前后,墨子约 29 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这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

6、的宣城) 。到郢都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鲁班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并巧妙的劝阻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凭借口舌之利而制止一场征战,不可谓不高明,其中所应用的论辩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一、请君入瓮墨子到达楚的国都郢后,拜见了鲁班,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先以十金作为酬劳请鲁班替他杀那个所谓的“侮臣者” ,作为能工巧匠的鲁班重义坚决不同意,墨子进而运用步步紧逼的推理指出鲁班在楚国伐宋这件事中的过失:“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墨子从鲁班重义不杀人这一点切入,巧妙地假设事实,让鲁班无言以对,只得放弃制造云梯等器械。这就告诉我们,在论辩中

7、,可以请君入瓮,用对手的观点制服对手,使得对手无反击之力。从前,有个叫子车的人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商定要用活人给子车陪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听说了这件事,便前去好言相劝,说:“用活人陪葬,太残忍了,还是不要这样吧!”他的嫂子和管家声色俱厉地说:“你哥死了,到阴间没人服侍,所以才用活人陪葬。 ”听了这话,子亢说:“嫂子和管家考虑得很周到,既然要这样做,那就要精挑人选!我看,与其让别人去陪哥哥,倒不如叫嫂嫂和管家作陪葬的好,因为你们服侍他总比别人更加尽心尽职!”子亢所用的就是请君入瓮之术,他的嫂子和管家听后只好作罢。二、巧用类比要完成止楚伐宋的事,必须得说服关键的人物楚王。在鲁班的引见下,墨子顺利的见

8、到了楚王,墨子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先做了如下假设:“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进而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 ”继而将楚国伐宋之事与所做假设做类比,道出真实的想法:“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巧用类比,指出楚国伐宋是不正义的战争,是徒劳无功的战争,楚王无言以对,只好停止伐宋。类比用在论辩中,灵活机动,变幻无穷,如能充分利用,犹如捏住了蛇的七寸,可直击对手要害。齐景公的一匹最心爱的马突然得暴病死了。景公知道后暴跳如雷,下令当场肢解马夫,并大声说:“谁敢为他辩护就杀死谁!”相国晏

9、子对于齐景公这种无端杀人的乱法行为,十分不满。为了解救马夫,劝谏景公,他急中生智,走上前去一把揪住马夫的头发,右手举起刀,仰面问齐景公道:“大王,有个问题不太清楚,要向你请教,古代尧舜这些贤明的君主肢解人时,不知是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的?”好大一会,景公才明白,晏子原来是在讽喻自己,他只得挥手说道:“相国,别指桑骂槐了,我不肢解他就是。 ”晏子巧妙的把齐景公与古代尧舜作类比,使得齐景公处于两难,不得不放弃肢解马夫。贵州省晴隆县宁交中学 赵玖义 贵州省晴隆县徐红小学 谭 艳公输一文讲述了墨子止楚伐宋的故事。公元前 440 年前后,墨子约 29 岁时,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

10、器械。这时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 。到郢都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鲁班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并巧妙的劝阻楚王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凭借口舌之利而制止一场征战,不可谓不高明,其中所应用的论辩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一、请君入瓮墨子到达楚的国都郢后,拜见了鲁班,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先以十金作为酬劳请鲁班替他杀那个所谓的“侮臣者” ,作为能工巧匠的鲁班重义坚决不同意,墨子进而运用步步紧逼的推理指出鲁班在楚国伐宋这件

11、事中的过失:“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墨子从鲁班重义不杀人这一点切入,巧妙地假设事实,让鲁班无言以对,只得放弃制造云梯等器械。这就告诉我们,在论辩中,可以请君入瓮,用对手的观点制服对手,使得对手无反击之力。从前,有个叫子车的人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商定要用活人给子车陪葬。子车的弟弟子亢听说了这件事,便前去好言相劝,说:“用活人陪葬,太残忍了,还是不要这样吧!”他的嫂子和管家声色俱厉地说:“你哥死了,到阴间没人服侍,所以才用活人陪葬。 ”听了这话,子亢说:“嫂子和管家考虑得很周到,既然要这样做,那就要精挑人选!我看,与其让别人去陪哥哥,倒不如叫嫂嫂和

12、管家作陪葬的好,因为你们服侍他总比别人更加尽心尽职!”子亢所用的就是请君入瓮之术,他的嫂子和管家听后只好作罢。二、巧用类比要完成止楚伐宋的事,必须得说服关键的人物楚王。在鲁班的引见下,墨子顺利的见到了楚王,墨子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先做了如下假设:“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进而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 ”继而将楚国伐宋之事与所做假设做类比,道出真实的想法:“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巧用类比,指出楚国伐宋是不正义的战争,是徒劳无功的战争,楚王无言以对,只好停止伐宋。类比用在

13、论辩中,灵活机动,变幻无穷,如能充分利用,犹如捏住了蛇的七寸,可直击对手要害。齐景公的一匹最心爱的马突然得暴病死了。景公知道后暴跳如雷,下令当场肢解马夫,并大声说:“谁敢为他辩护就杀死谁!”相国晏子对于齐景公这种无端杀人的乱法行为,十分不满。为了解救马夫,劝谏景公,他急中生智,走上前去一把揪住马夫的头发,右手举起刀,仰面问齐景公道:“大王,有个问题不太清楚,要向你请教,古代尧舜这些贤明的君主肢解人时,不知是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的?”好大一会,景公才明白,晏子原来是在讽喻自己,他只得挥手说道:“相国,别指桑骂槐了,我不肢解他就是。 ”晏子巧妙的把齐景公与古代尧舜作类比,使得齐景公处于两难,不得不放弃肢解马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