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结五帮五促进 桂林市搭建区域团组织活跃新平台——以服务无物业小区为载体全面推进街道区域化团建试点工作(共青团桂林市委)随着城市社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街道承载了大量的社会功能,驻街道机关、企业、学校、商业机构等构成了城市运行的基本单元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团区委有关加强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的相关要求,今年 3 月,团桂林市委在分别选取七星、秀峰、象山三个城区各一个街道启动了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工作在该项工作推动中,团市委积极响应市委关于服务市区 100 个无物业小区的号召,设置了“五 结五帮五促 进” —全市青年党团员服务无物业小区志愿大行动工作载体,逐步形成了以服务无物业小区为主战场,通过在无物业小区持续性开展系列帮扶行动,以实现整合资源、锻炼队伍、区域共建和服务社会等工作为目标的城市街道区域化团建格局一是组织一个高校院系或志愿者组织结对一个无物业小区,开展帮保洁行动,促进地校合作长期化对无物业小区而言,小区的卫生没有固定的保洁工按时清洁的考虑的市内有近 100 个无物业小区,团市委与驻桂林市区的 8 所高校进行洽谈,商定以院系或志愿者协会的形式与无物业小区结对,建立“ 高校青年党团员社会实践基地” 。
坚 持每周组织 高校志愿者开展的社会实践与赴无物业小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清洗乱涂乱画和“小广告” 、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白色垃圾等义务劳动相结合学生志愿者们的往返公交车费,由青年企业家协会的爱心企业家支助二是组织一个街道区域化团建共建委结对一个无物业小区,开展帮解难行动,促进搭建服务青年新平台街道区域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共建委),每半个月由街道团委组织本街道区域化团建共建委成员单位,以小组的名义赴各无物业小区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共建委小组深入居民家庭走访,听取居民困难,了解青年群众所盼所想,并做好“ 民情半月 记录” ,把居民所提出的当前困 难做好详细记- 2 -录,并备注办理意见,研究处理办法,能解决的要尽快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向相关部门反馈,坚持件件难事有详细记录、个个问题有处理回音三是组织一批青年文明号结对一个无物业小区,开展帮便民行动,促进青年文明号提升社会效益修改全市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要求各级青年文明号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参加街道团建共建委活动,进入无物业小区采取定点、结对、包片等形式建立“青年文明号服务社区联系点” ,积极开展扶 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法律援助、义诊义治、义务家教、文艺演出、普法宣传、科普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升青年文明号的社会效益。
四是组织一个青企协会员单位结对一个无物业小区,开展帮济困行动,促进青企协会员、青联委员热心公益事业广泛动员青年企业家、青联委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小区困难居民送温暖、献爱心每季度组织辖区市县(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青联委员单位开展关爱小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困难青少年等弱势群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帮扶活动,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社会的温暖,帮助和鼓励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操作过程中,在各无物业小区开辟专门宣传阵地,用于文明、清洁和企业的信息、产品宣传,企业的宣传经费全部用于学生志愿者们的往返公交车费和小区其他公益事业,使企业在做公益的同时也宣传自身,与高校志愿者赴无物业小区开展清洁活动遥相呼应,实现企业献爱心、做宣传和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化三赢五是组织一批青年民警结对一个无物业小区,开展帮治安行动,促进无物业小区居民生活进一步安心安定通过各街道、小区与就近派出所团支部的青年民警开展结对共建的形式,要求青年民警参与街道区域化团建,并重新规划巡逻路线,把对无物业小区的安全巡逻与宣传法律知识、防盗处置及纠纷处理等活动相结合公布联系无物业小区青年民警的号码和相片,建立“青年民警联络站” 。
3 -这种工作模式没有加重青年民警的工作任务,却为营造无物业小区和谐安定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坚强保证,受到了小区的居民的一致好评活动的开展以来,团市委先后组织高校、街道共建委、青年文明号、基层派出所、青企协会员单位等单位的团组织和志愿者对无物业管理小区开展义务清洁、扶贫济困、便民行动、治安巡查等活动300 多场( 次) ,在全社会掀起了关注、服务无物业小区的热潮,市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部长都对该项工作做了肯定性批示此外,该项工作也受到团中央、各级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共青团网报道 8 次,中国青年网、中国社区网、新华网及市内媒体报道 30 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