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28387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_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平均数求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 2729 页例 2 和例 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 1、2 题。教材简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区别。本册介绍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着重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除法中的等分相区别,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

2、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教具学具:投影仪、15 个圆形磁铁、小黑板、15 个圆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218)2(9523)8(294)3(478)4二、新课导入1学生动手进行实物操作。(l)拿出圆形学具按要求摆放,第一排放 8个,第二排放 4 个,第三排放 3 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指一生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其他同学在桌面上摆。(2)提问:怎样移动圆形,使每排的个数同样多?每排有几个?(3)有谁能讲一讲你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都从第一排 8 个里拿?(移多补少)2揭示课题。教师指出,原来三排圆形个数不一样多的

3、,经过移多补少,使三排的圆形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如:这里的 5 就是原来的 8、4、3 的平均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问题。 (板书:求平均数)评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揭示“平均数”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 2729 页例 2 和例 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 1、2 题。教材简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

4、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区别。本册介绍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着重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除法中的等分相区别,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教具学具:投影仪、15 个圆形磁铁、小黑板、15 个圆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218)2(9523)8(294)3(478)4二、新课导入1学生动手进行实物操作。(l)拿出圆形学具按要求摆放,第一排放 8个,第二排放 4 个,第三排放 3 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5、。指一生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其他同学在桌面上摆。(2)提问:怎样移动圆形,使每排的个数同样多?每排有几个?(3)有谁能讲一讲你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都从第一排 8 个里拿?(移多补少)2揭示课题。教师指出,原来三排圆形个数不一样多的,经过移多补少,使三排的圆形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如:这里的 5 就是原来的 8、4、3 的平均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问题。 (板书:求平均数)评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揭示“平均数”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 2729 页例 2 和例 3,完成“做一做

6、”和练习七的第 1、2 题。教材简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区别。本册介绍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着重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注意与除法中的等分相区别,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初步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教具学具:投影仪、15 个圆形磁铁、小黑板、15 个

7、圆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218)2(9523)8(294)3(478)4二、新课导入1学生动手进行实物操作。(l)拿出圆形学具按要求摆放,第一排放 8个,第二排放 4 个,第三排放 3 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指一生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其他同学在桌面上摆。(2)提问:怎样移动圆形,使每排的个数同样多?每排有几个?(3)有谁能讲一讲你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都从第一排 8 个里拿?(移多补少)2揭示课题。教师指出,原来三排圆形个数不一样多的,经过移多补少,使三排的圆形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如:这里的 5 就是原来的 8、4、3 的平均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求平均数问题。 (板书:求平均数)评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揭示“平均数”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