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8725055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12020 各数的认识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教学设计与说 明明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 ,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 ,能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并正确地读数。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size=+0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 6 棵大树。 ”乙说:“我已经

2、得了 9 颗五角星啦。 ”丙说:“我们小组有 8 个人。 ”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 1 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如果学生知道是 10 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 10 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 10 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 10 根。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谈话:请大家数出 10

3、根小棒,捆成 1 捆。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 10 根小棒,再捆成一捆)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 1 根小棒)这是 1 根小棒,是 1 个一, (指 10 根小棒)那么 10 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 个一)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 10 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 1 捆小棒)谈话:10 根小棒也就是 1 捆小棒。 (指 1 捆小棒)像这样的 1 捆小棒有 10 根,也就是 1 个十。(板书:1 个十)请大家想一想,10 个一和 1 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 个一是 1 个十)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

4、说:几个一是 1 个十?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 包铅笔有 10 枝,是 1 个十;一盒钢笔有 10 枝,也是 1 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说明: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的含义,正确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十”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对 10 个一是 1 个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 认识 1120 各数1. 摆一摆,数一数。谈话:你能摆出 12 根小棒吗?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 12 根?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 (

5、板书:12)小结:我们摆 12 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 1捆,再摆 2 根。也就是先摆 1 个十,再摆 2 个一,1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 12。2. 摆一摆,说一说。谈话:你能摆出 11 根小棒吗?学生活动后,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 11?谈话:你还想像这样摆出十几根小棒吗?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反馈到 19 时,提问:19 根小棒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是 20 根)怎样摆出 20 根小棒?(学生把旁边的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指两捆小棒,提问:2 捆就是几个十?2 个十是多少?(板书:2 个十是 20)说明: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

6、,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十几的组成,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让学生思考“19 根小棒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 , “怎样摆出 20根小棒”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对“10 个一是 1 个十”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扎实的基础。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看图说一说。(1) 出示下图。 (13 本书,17 粒珠子,20块积木)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 读出直线上的数。让学生轻声地读一读直线上的数。提问:13 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15和 17 中间的一个数是几?17 和 20 中间是哪两个数?18 这个数是接近 20,还是接近

7、10?说明:借助实物图,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有利于突出计数单位“十”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实际大小。让学生读出直线上的数,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意义和顺序,有效地发展了数感。2. 读一读,数一数。(1) 17、14、20、12、15、6、16。(2) 从 6 数到 16。(3) “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3. 估一估。 (“想想做做”第 4 题)size=+0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1) 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

8、莓呢?(演示把 10 个草莓圈起来)(2) 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4. 抓一抓,数一数。要求: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提问: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5. “想想做做”第 6 题。在数学书上数出 10 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 20 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6. 连一连。用水彩笔把 11 到 20 按顺序连起来,看会是什么?说明:教师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估计草莓的数量,到估计雨伞的数量;从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颗,到一把抓出十几颗糖

9、果;从数出数学书的 10张,捏一捏有多厚,到数出 20 张再捏一捏有多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感受 11 到 20 各数的大小,发展了数感。五、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 ,知道 10 个一是 1 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 ,能正确地数出 1120 各数,并正确地读数。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

10、10 个一是 1 个十。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size=+0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 6 棵大树。 ”乙说:“我已经得了 9 颗五角星啦。 ”丙说:“我们小组有 8 个人。 ”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 1 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如果学生知道是 10 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 10 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 10 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 10 根。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

11、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谈话:请大家数出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 10 根小棒,再捆成一捆)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 1 根小棒)这是 1 根小棒,是 1 个一, (指 10 根小棒)那么 10 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 个一)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 10 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 1 捆小棒)谈话:10 根小棒也就是 1 捆小棒。 (指 1 捆小棒)像这样的 1 捆小棒有 10

12、 根,也就是 1 个十。(板书:1 个十)请大家想一想,10 个一和 1 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 个一是 1 个十)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 1 个十?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 包铅笔有 10 枝,是 1 个十;一盒钢笔有 10 枝,也是 1 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说明: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的含义,正确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十”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对 10 个一是 1 个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 认识 1120 各数

13、1. 摆一摆,数一数。谈话:你能摆出 12 根小棒吗?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 12 根?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 (板书:12)小结:我们摆 12 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 1捆,再摆 2 根。也就是先摆 1 个十,再摆 2 个一,1 个十和 2 个一合起来是 12。2. 摆一摆,说一说。谈话:你能摆出 11 根小棒吗?学生活动后,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 11?谈话:你还想像这样摆出十几根小棒吗?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反馈到 19 时,提问:19 根小棒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是 20 根)怎样摆出 20 根小棒?(学生把旁边

14、的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指两捆小棒,提问:2 捆就是几个十?2 个十是多少?(板书:2 个十是 20)说明: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十几的组成,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让学生思考“19 根小棒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 , “怎样摆出 20根小棒”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对“10 个一是 1 个十”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扎实的基础。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看图说一说。(1) 出示下图。 (13 本书,17 粒珠子,20块积木)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 读出直线上的数。让学生轻声地读一读直线上

15、的数。提问:13 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15和 17 中间的一个数是几?17 和 20 中间是哪两个数?18 这个数是接近 20,还是接近 10?说明:借助实物图,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有利于突出计数单位“十”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实际大小。让学生读出直线上的数,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意义和顺序,有效地发展了数感。2. 读一读,数一数。(1) 17、14、20、12、15、6、16。(2) 从 6 数到 16。(3) “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3. 估一估。 (“想想做做”第 4

16、 题)size=+0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1) 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莓呢?(演示把 10 个草莓圈起来)(2) 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4. 抓一抓,数一数。要求: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提问: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5. “想想做做”第 6 题。在数学书上数出 10 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 20 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6. 连一连。用水彩笔把 11 到 20 按顺序连起来,看会是什么?说明:教师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估计草莓的数量,到估计雨伞的数量;从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颗,到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从数出数学书的 10张,捏一捏有多厚,到数出 20 张再捏一捏有多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感受 11 到 20 各数的大小,发展了数感。五、 全课总结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