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717556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创新与创造力案例集实例1-1斯潘塞研制出了微波炉20世纪40年代美国电气工程师斯潘塞在参观一 个公司的实验室时,他突然在一个磁控管面前停了 下来,当时这种功率管正在驱动一套雷达,他发现 他口袋里的巧克力开始融化了,他立即把一小袋未 爆炒的玉米拿到磁控管旁边试验。由此,他借助这 一敏锐的观察力和这一简单的实验,他成功的研制 了微波炉。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 控制客体通过有灵感思维 参与的高智能劳动,产生 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活 动。 实例1-2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篇叫做“创造 宣言”的文章,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

2、步 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又说:“死人 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 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 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的森林”。“创造的森林”是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以自己毕业 心血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憧憬“创造的森林”在中国 大地茁壮成长,他向往“创造的森林”枝繁叶茂。陶 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发出这样的呼唤:“创造 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愿意把一 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 命都奉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的监 护之下,得到我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 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实例1-2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

3、创新,自我实现之阶; 创新,创业创效之路; 创新,巨龙腾飞之翼; 创新,民族进步之魂。实例1-2琴纳发明接种牛痘战胜天花天花曾经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1718 年,天花在英国流行,死了20万人。琴纳是英国 的一个乡村医生,看到天花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一直在寻找战胜天花的有效方法。有一次去乡间 行医,看到挤奶姑娘一个个漂亮、健康,没有一 个麻脸的。琴纳想只要找到挤奶姑娘不生天花的 原因,就能找到制服天花的办法。经过观察、调 查、实验,琴纳终于发明了接种牛痘使人产生免 疫力的方法,使人类战胜了天花。创新是人产生新好创新是人产生新好 的精神或物质产物的思的精神或物质产物的思 维与行为的总和。维与

4、行为的总和。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在平凡世界的卓越人生一书中,牧师罗伯特H舒 勒写道:“多年来,我反复向听众宣讲:任何傻瓜都能数出 一个苹果有多少粒种子,然而只有神才能知晓一粒种子里面 有多少个苹果。” 一名叫安斯利米勒农场主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他给舒勒 先生寄去了一封夹有一粒大豆种子的信,他在信里写道:“ 舒勒先生,那是1977年,我种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那年天 气特别糟糕,雨水太多。在10月的收获季节,我走在自家的 地里,看着满目的稀稀落落的豆荚,走上去一捏,大多数都 是瘪的,我感到心灰意冷。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我猛然看见不远处有一株大豆特别显眼 。我走过去小心翼

5、翼地摘下上面全部的豆荚。一共有202个 ,一个个看上去都硕大饱满。我把这些豆荚剥开,得到了 503颗大豆。我把这些大豆带回家,整个冬天都放在一个平 底罐里,让它们风干。“第二年春天,那是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季节。我拿出 那503粒大豆种子,撒在我家屋后的一小块地里。那年10月 ,那块地让我收获了32磅的大豆!到了冬天,我又把种子全 部晾干。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1979年,我把那32磅大豆全部在一英亩的田里。那年 10月,我总共收获了2409磅大豆。“1980年春天,我将大豆种在一块69英亩的田里。那是 我全部的土地。就在那年10月,那块地大获丰收,足足收获 了8万多升大豆,卖了1.5

6、万美元! “舒勒先生,一株大豆, 202个豆荚,503粒大豆,4年以后,变成了1.5万美元。还不 错,不是吗?任何傻瓜都能数出一个苹果有多少粒种子,然 而只有神才知晓一粒种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一粒种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噢,我知道了,我明白了 。瞧,我给你寄一粒我收获的种子。”实例1-1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篇叫做“创造 宣言”的文章,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 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 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又说:“死人 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 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 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的森

7、林”。“创造的森林”是几十年前陶行知先生以自己毕业 心血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憧憬“创造的森林”在中国 大地茁壮成长,他向往“创造的森林”枝繁叶茂。陶 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发出这样的呼唤:“创造 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愿意把一 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 命都奉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的监 护之下,得到我的汗、血、心、生命的灌溉,一根 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实例1-1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 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 控制客体通过有灵感思维 参与的高智能劳动,产生 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活 动。 创新,自我实现之阶; 创新,创业创效之路; 创新,巨龙腾飞之翼;

8、 创新,民族进步之魂。实例1-2琴纳发明接种牛痘战胜天花天花曾经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1718 年,天花在英国流行,死了20万人。琴纳是英国 的一个乡村医生,看到天花夺去无数人的生命。 一直在寻找战胜天花的有效方法。有一次去乡间 行医,看到挤奶姑娘一个个漂亮、健康,没有一 个麻脸的。琴纳想只要找到挤奶姑娘不生天花的 原因,就能找到制服天花的办法。经过观察、调 查、实验,琴纳终于发明了接种牛痘使人产生免 疫力的方法,使人类战胜了天花。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在平凡世界的卓越人生一书中,牧师罗伯特H舒 勒写道:“多年来,我反复向听众宣讲:任何傻瓜都能数出 一个苹果有多少粒种子,然而只有神才

9、能知晓一粒种子里面 有多少个苹果。” 一名叫安斯利米勒农场主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他给舒勒 先生寄去了一封夹有一粒大豆种子的信,他在信里写道:“ 舒勒先生,那是1977年,我种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那年天 气特别糟糕,雨水太多。在10月的收获季节,我走在自家的 地里,看着满目的稀稀落落的豆荚,走上去一捏,大多数都 是瘪的,我感到心灰意冷。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我猛然看见不远处有一株大豆特别显眼 。我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摘下上面全部的豆荚。一共有202个 ,一个个看上去都硕大饱满。我把这些豆荚剥开,得到了 503颗大豆。我把这些大豆带回家,整个冬天都放在一个平 底罐里,让它们风干。“第

10、二年春天,那是对我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季节。我拿出 那503粒大豆种子,撒在我家屋后的一小块地里。那年10月 ,那块地让我收获了32磅的大豆!到了冬天,我又把种子全 部晾干。实例1-2一粒种子里有什么?“1979年,我把那32磅大豆全部在一英亩的田里。那年 10月,我总共收获了2409磅大豆。“1980年春天,我将大豆种在一块69英亩的田里。那是 我全部的土地。就在那年10月,那块地大获丰收,足足收获 了8万多升大豆,卖了1.5万美元! “舒勒先生,一株大豆, 202个豆荚,503粒大豆,4年以后,变成了1.5万美元。还不 错,不是吗?任何傻瓜都能数出一个苹果有多少粒种子,然 而只有神才知晓一粒种

11、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一粒种子里面有多少个苹果?噢,我知道了,我明白了 。瞧,我给你寄一粒我收获的种子。”创新是人产生新好创新是人产生新好 的精神或物质产物的思的精神或物质产物的思 维与行为的总和。维与行为的总和。不要小瞧任何微小 的机会,那里蕴藏着无 限的希望和收获。实例2贾利港的玉米脱粒机贾利港出生在十分偏僻的小山村,他看到家乡农民剥玉米 都采用传统的手工工具全家老少整天都在剥,但整堆玉米还 不见减少,效率十分低下。因此“简易家用玉米脱粒机”在他的 脑海里萌生了。此后的几个星期,他一有空就苦思冥想这个问 题。“可不可以用一个快速转动的圆筒,把玉米棒塞进圆筒内进 行脱粒?突然,头脑中来了灵感,

12、于是,他回家后赶紧找材料 ,自己做了一个,一试效果果然好,省时省力,制作又简单 ,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成了一台简易的玉米脱粒机(如 后图),它由底座、脱粒筒、筒内脱粒齿、调整螺杆、摇杆、 惯性轮等组成,结构简单,脱粒速度快,脱下的玉米完整,工 作状态稳定、可靠、安全,一台机器成本不高,但方便又实用 ,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这种家用玉米脱粒机一经放市场,便 受到农民朋友的广泛欢迎。返回讲座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有一个话剧十三陵水 库畅想曲,对几十年后有一番幻想式的畅想, 也不过是丰衣足食,载歌载舞,连手机都没在剧 情中出现。那时的剧作家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 后连收废品的小贩也用起了手机。更不用说

13、一张 光盘就可以装下一座图书馆,一根头发丝细的光 纤可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传送人民日报自 创刊以来每期报纸的所有内容。实例1-3谁能想到:创新魔力这么大 仔细的观察激发了自己浓厚 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掌握了 主动。贾利港的目标就是发 明玉米脱粒机,经过潜心研 制,出了成果,受到了欢迎 。实例贾利港的玉米脱粒机创新的魔力是巨创新的魔力是巨 大的大的, ,它渗透于社会它渗透于社会 活动的各个领域活动的各个领域实例1-4爱因斯坦E=MC2的启示1905年,爱因斯坦写下了一个著名的质能转换 公式:E=MC2。表明:一个很微小的物质,可以在 光速C中成倍地放大,产生出巨大的能量E,从而为 核能的获得奠定了

14、理论基础。这个公式曾被在1998年出版了学习的革命 取得了成功的科利华集团老总,转换成了企业成功 的方程式。其中E代表企业的业绩,M代表企业的物 质基础,包括资产、资本等实用资源,C则代表在企 业中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科技人才及其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企业的业绩大小,不仅取决 于自身物质基础的厚薄,更 取决于人才及其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拥有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就能爆发出惊人 的能量。著名的瑞士哲学家艾赫尔别格把整个人类的历史,形象 地比喻为一次马拉松赛跑。他认为,把今天的现代社会比作 终点的话,在到达最后一公里之前的漫长征途,人类一直是 沿着十分艰难的崎岖道路前进的。穿过了荒野,穿过了原

15、始 森林,但对周围的世界万物茫然一无所知,只是在即将到达 最后一公里的时候,人类才看到了原始时代的工具和史前穴 居时代创作的壁画。当开始最后1公里的赛程时,人类看到难 以识别的象形文字,看到农业社会的耕牛、木犁和谷堆,看 到人类文明刚刚射过来的几缕曙光。实例1-5哲学家艾赫尔别格的形象比喻 离终点200米的时候,人类奔跑在铺着石板的道路 上穿过了古罗马雄浑的城堡。离终点100米的时候,在 跑道一边是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神圣建筑,别一边是中国 四大发明的繁荣社会。离终点50米时,奔跑中的人类看 见一个人,他用创造者特有的充满着智慧和敏锐力的眼 光注视着这场赛跑他就是达芬奇。剩下只有10米 了,人类开

16、始出现火炬和油灯发出的光芒之中剩下最后 5米,在这最后的冲刺中,人类看到了惊人的奇迹,电 灯光亮照耀着夜间的大道,机器轰鸣,汽车和飞机疾驰 而过,摄影记者和电视记者的聚光灯使胜利的赛跑运动 员眼花缭乱 实例1-5哲学家艾赫尔别格的形象比喻 人类的历史并没有在今人类的历史并没有在今 天完结,它还要继续向前延天完结,它还要继续向前延 伸。但是人类的历史已经明伸。但是人类的历史已经明 确地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确地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 每一次进步,都是靠创新活每一次进步,都是靠创新活 动的辉煌成果来推动的。动的辉煌成果来推动的。 海尔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首创“三工并存 ,动态转换”的管理方法,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进 取性和创新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所谓 三工转换,是指员工分成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 用员工三种,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