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上传人:bb****7 文档编号:48703448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暨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 暨暨 20182018 年重点工作计划年重点工作计划现将 XX 年以来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攻坚克难,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XX 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总基调,贯彻新理念,把握新常态,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继续深化人社重大改革、就业创业服务、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和健康脱贫、人才素质提升、全民参保、统筹居民医保和农民工维权服务“八大行动提升计划” ,坚持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各项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x 万人,超年度目标近 1 倍,城镇登

2、记失业率 x%,远低于 x%的控制目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 x 万人、x 万人、x 万人、x 万人、x 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x%;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 x 万人,缴费 x 亿元,人均缴费 233 元,位居全省第一;新一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x 万人,参保率为 x%。 “两网化”覆盖率、劳动监察举报投诉结案率以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分别达x%。二、积极作为,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一)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有进。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服务提升行动计划” ,努力助推创业、帮扶兴业、促进就业。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x 亿元

3、,惠及 x 个小微企业和 x 余名个体创业者,间接带动就业 x 万人。加大创业孵化园建设补贴力度,完善创业培训管理,全年培训 x 人。全市新登记私营企业 x 万户、个体工商户 x 万户,同比分别增长x%、x%。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 x 个,完成基层特定岗位招聘高校毕业生 x 名,发放 96 名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x 万元,为 x 名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x 万元。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建立失业保险与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开发困难人员公益性就业岗位 2312 个,审核发放 x 名灵

4、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 x 万元。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 x 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x 人,分别高于年度目标 45 和 23 个百分点。开展“春风行动”、退役士兵招聘周等系列招聘活动 84 场次,提供就业岗位 x 万个,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6.1 万人。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x 万元;落实困难小微企业养老保险降费政策,减免养老保险费 x 万元;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x 余万元。对参加失业保险并承诺一年内不实施规模性裁员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 x 万元。(二)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筑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社保系统内部数据比对、跨部门数据比对、跨地市、

5、跨省数据比对完成率均为 100%;辖区内目标人员已登记录入系统 x 万人,全市入户调查登记完成率 x%,登记信息入库率 x%。提前完成省厅“社会保险三项重点工作百日攻坚行动”专项工作目标任务。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待遇。连续13 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调整后全市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 x 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月人均 70 元提高到 x 元。及时兑付参保人员待遇,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 x 亿元,城乡到龄人员养老金 x亿元,被征地农民养老金 x 万元;支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费 x 万人次 x 亿元,大病保险费 x 万人x 亿元,市本级职工医保、工伤和生育保

6、险费 x 亿元;代发“八个老字号”群体生活补助 x 万人次 x亿元。持续推进社保基金监管。严格执行社保基金预决算和基金运行预警制度,定期开展社保基金专项检查,确保基金安全。(三)人才基础显著增强。周密组织各类人事考试。圆满完成 315 名公务员招录工作。顺利完成14 次共计 x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涉及艰苦边远地区 x 次 x 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完成 146 名“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切实增强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在系统调研论证基础上,代市委、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意见 、 六安市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出台关于选拔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意见等配

7、套文件,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集聚的政策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和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一站式平台,为全市 x 人次大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共计 x 万元(其中市直 x 人,发放补贴 x 万元) 。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推进技工大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等文件,先后认定 4 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 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荐六安技师学院继续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荐安徽迎驾和长江精工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六安首席技师” “皖西杰出工匠” 、 “六安市技术能手”等评选遴选制度,评选首批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49 名,首批认定市拔尖人才 40 名,市英才培养计

8、划 20 名,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0 名。XX 年,全市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 350 人,新增高级工 x 人,开展技能鉴定 x 万人。紧紧围绕建设“江淮果岭” 、“西山药库”目标,积极开展引智工作。全年共组织实施专家项目 4 个,引智示范项目 4 个,引进国外新技术 8 项,新品种 7 个,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20 多项。稳妥做好军转安置工作。(四)就业脱贫工程深入实施。建立贫困人口有效信息台账 26.1 万户,实现就业 x 万人,经就业帮扶后就业 3.86 万人,其中 XX 年帮扶就业 x 万人,实现就业脱贫 2.91 万人。在工作中我们探索形成“四个三”工作体系。制定三个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9、出台六安市就业脱贫工程实施方案和六安市精准帮扶精准就业精准脱贫专项行动计划(XX-2020 年) 等 3 个文件,明确了就业脱贫各项政策措施。建立三项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建立责任机制:成立扶贫办,签订责任状,明确总体目标,全面压实责任。建立识别机制:构建“一库四清单” ,建立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意的贫困劳动者的就业现状、技能特长、就业意愿的基本情况“数据库” ,确定帮扶需求清单、脱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四项清单” 。建立推进机制:制定就业脱贫“月点评、季通报”和“联络员”制度,按月调度就业脱贫工程进展,按季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及帮扶成效,确保就业脱贫工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开辟

10、三条路径,实现就业脱贫。就业安置。在扶贫乡镇和村建立了 x 个就业扶贫驿站,带动贫困劳动者就业 x 人。招募就业扶贫基地 193 家,提供岗位 1.45 万个,吸纳 x 名贫困劳动者到扶贫基地就业。组织专场招聘 39 场,广泛开展送岗位助脱贫活动。扶持创业。实行“创业项目+贫困户”的合作模式,指导贫困劳动者在投入小、风险低项目上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农村电子商务等 20 多个职业技能脱贫培训,全年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 x 人,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x 万元。开展三级对接,促进劳务协作。做好省外、市内外、县内外三级劳务协作对外劳务输出促进就业。(五)城乡医保整合和健康脱贫

11、工作扎实推进。为 21.92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付综合医疗保障待遇 x 亿元,占城乡居民医保支付费用的 x%,综合保障率 x%。全市支付 7.73 万人次“180”补充医保 965.4 万元,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 x%。在推进城乡医保和健康脱贫工作中,我们着力围绕“保、治、防、提” ,强化“四个一”管理。构建一个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医保资源。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健康兜底保障“四位一体”的政策框架,落实“两免两降四提高”待遇,实施“351”兜底保障和“180”补充保障民生工程。设立贫困人口健康脱贫医疗专项资金,县区财政按人年均 200 元标准,市财政

12、人年均 100 元标准给予补助与省财政下拨健康兜底保障资金共同组成专项资金。目前,全市筹集资金 1.4 亿元。编织一张就医网,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改造升级金保工程核心三版系统,实现省市县(区)乡(镇)村的“六级”联通,实现医保人员和健康立卡贫困人口医保报销和健康兜底的“一站式” “一票式”即时结算,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均等化、健康扶贫精准化和服务群众便捷化。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实施因人因病精准救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全市贫困人口累计签约x 万户,签约率 x%,签约贫困户全部建立健康档案。增设“先试一步”的自选动作,在健康脱贫上做加法。实施“210”工程,全市在贫困人口享受年度个人账户门诊

13、 48 元基础上,按年度限额 300 元,70%的报销比例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建立免费体检制度,金寨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县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免费体检。实施“126”工程,叶集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 60 周岁以上未达慢性病评审标准但又患有慢性疾病的贫困人口,根据病种不同分别给予年度 x 元或 x 元医疗补助。(六)积极推进人社重点改革。全面完成法官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完成全市 x 名员额内法官、189 名员额内检察官基本工资套改工作。完成全市员额内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行政人员的绩效奖金总量核定工作。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扎实推进百日攻坚行动,积极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组织协

14、调,提高经办水平,确保改革平稳推进、政策平稳落地。截至 XX 年底,全市已启动x 家单位 x 万人,市本级启动 x 家 x 万人,参保率100%。基金征缴和待遇发放人数 12 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 x%,百日攻坚行动和全市绩效目标考核任务提前完成。扎实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待遇标准实现全省统一。(七)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健全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队伍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推动“互联网+人社”行动。在全省率先上线金保工程核心三版系统,推行“智慧一卡通”试点工作。着力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大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全力推动“互联网+人社”大平台、大应用、大服务

15、。积极推进各县区网络安全体系等级保护定级与测评、全市统一社保基金结算平台系统、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应用于医疗保险及人事考试等系统建设。全力推动基层平台建设。全市 130 个乡镇、8 个街道均建有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x 个城市社区建有工作站,x 个行政村聘有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员。基层平台已实现全市乡镇和村级组织全覆盖。(八)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构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新增劳动用工合同备案近 3 万份。着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仲裁院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县区全部建立实体化仲裁院,办案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全部配套完成,统一使用办案系统办案

16、,市本级和金安区仲裁院被省厅列为示范仲裁院。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精神,出台六安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实施办法 、 六安市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支付一卡通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深入开展“百日攻坚” 、 “百日清欠”行动,截至 XX 年 12 月,全市共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x 件,涉及农民工 x 万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x 万元,其中市本级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33 件,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 x 万元,涉及农民工x 人,充分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了省人社厅通报表彰。(九)管党治党责任全面压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讲看齐,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各项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落实市委巡察整改要求,全面加强管党治党责任履行,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实施意见,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全面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