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95703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基因到蛋白质-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苏 川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系 86862774江苏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86862773一、基因表达的概述: 从基因到蛋白质中心法则: DNAmRNA蛋白质转录逆转录翻译 复制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与原 理: 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方式: 基因:一个遗传单位,是一段可表达的DNA序列。 基因组:一个单倍体细胞或病毒颗粒的全套基因。人类 基因组含约4万个基因。 基因表达:基因所包含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生成RNA, 再经过翻译生成蛋白质的过程。一般而言,在某一特定时刻, 高等生物仅有不到15%的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有其特定的规律,并受到机体 各

2、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对基因的表达实施精确的控制,使细 胞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与发育的需要,维持 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可诱导基因: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组 织特异性) 看家基因:2.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尽管在细节上 差异很大,但两者的调控模式和原理极为相似。 调节作用主要包括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核酸与蛋 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调控作用可能是正向的或负向的。 调控点可以位于基因表达过程的各个环节,如基因 的激活、转录起始、转录后加工、mRNA降解、蛋白质翻 译、翻译后加工和蛋白质降解等。

3、特异DNA序列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真(原)核生物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构成了基因表达 的基本信号:起始密码、调控序列、编码序列、终止密码、 单拷贝序列、重复序列等。2)DNA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DNA上的特定序列可以与相应的蛋白质结合,这些蛋白质依其作用 分为: 阻遏蛋白(repressor):与操纵序列结合,阻遏基因的 转录。 激活蛋白(activator):与启动子中的特定序列结合, 增强转录。 特异因子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TF)也称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通过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转录活 性DNA-蛋

4、白质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非共价键的形式,通过蛋白质分子中特殊的结构域与DNA分子中双螺旋结构的大沟结合,调节基因的转录。常见的DNA-蛋白质结合域有: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 锌指(zinc fingers)3)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A.调节蛋白通常通过二聚体(dimer)或多聚体(polymer)的形 式与DNA结合B.不同的调节蛋白也可以相互作用或结合后,再与DNA特定部位 结合,调节同一基因的不同转录水平,尤其多见于真核生物。C.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典型特征包括: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螺旋转角螺旋(helix-loop-helix)

5、4)RNA聚合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A.转录起始是通过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来实现的,转录 起始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调控点之一 。B.不同启动子的序列不同,因而影响它们与RNA聚合酶结合的 亲和力,亲和力的不同继而直接影响转录起始的频率。C.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的结合也会受到调节蛋白的影响,阻遏蛋 白、激活蛋白、特异因子、转录因子等均可通过增强或者干扰DNA 聚合酶与启动子之间的结合,调节基因的起始。三、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原核生物结构简单、无细胞核,转录和翻译过程耦联在 一起,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迅速,可以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 迅速调整自身基因的表达,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

6、需要。原核基 因表达调控的特点为:普遍存在操纵子调控模式通过特异的阻遏蛋白或激活蛋白调节基因的转录转录与翻译的耦联 转录水平的调控:乳糖操纵子的调控:阻遏蛋白对乳糖操纵子的调节2) 其它转录调控机制:转录衰减: 基因重组:2.翻译水平的调控:1)SD序列对翻译的影响:SD序列是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 AUG上游3-10碱基的由3-9个碱基组成的一个富含嘌呤核苷酸的序 列,能与核糖体小亚基16s rRNA3末端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从 而使核糖体与mRNA结合,开始翻译。2)mRNA的稳定性:原核细胞内mRNA通常很快被降解。例如:E. coli的许多mRNA在37时的平均寿命只有大约2分钟。

7、3)翻译产物对翻译的影响:有些mRNA编码的蛋白质,本身就是在 蛋白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子。这些因子可对自身的翻译产生 调控作用。如起始因子3(IF-3),当它合成过多时,能有效地校 正和抑制其自身的起始密码子与起始tRNA的配对而抑制翻译的起 始。另外还有核糖体蛋白、翻译终止因子等均可影响翻译过程。四、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与原核不同点在于:转录激活与染色体转录区特定结构相适 应 正性调节占主导 转录与翻译在空间上的分离 更多、更复杂的调控蛋白(一)、DNA水平的调控(真核生物表达调 控的次要和辅助手段):染色质(chromatin)结构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真核基

8、因通常与组蛋白(histone)结合形成核小体,从而保 护DNA免受损伤,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基因的表达。影响基 因表达水平的主要有: 组蛋白的含量 组蛋白的结构 调节蛋白与组蛋白H1和H5竟争和DNA的结合,从而 解除组蛋白对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基因修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胞嘧啶经甲基化为5-甲基胞嘧啶(常出现在5端侧翼序列的 GC丰富区),影响DNA特异序列与转录因子的结合,使基因 不能转录或阻止转录复合物的形成。基因丢失: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丢失掉某些基因而去 除掉某些基因的活性。 染色体破碎所致的不均等分配。 仅发生在低等生物中(原生动物、线虫、昆虫、甲 壳类动物等),此现

9、象在高等生物中迄今尚未发现。基因扩增:细胞内某些特定基因的拷贝数专一性地大量增 加的现象,它是细胞在短期内为满足某种需要(发育需要 、外界环境因素)而产生足够的基因产物的一种调控手段 。 基因重排:基因重排是指某些基因片段改变原来的存在顺序,通过 调整有关基因片段的衔接顺序,重新组成为一个完整的转录单 位。一种熟知的以基因重排来调节不同基因表达的例子是哺乳 动物免疫球蛋白各编码区的连接: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包括两条相同的轻链和重链。 轻链:可变区、恒定区、连接区都由位于同一染色 体不同位置的DNA片段编码,在形成活性基因前,上述各一 个基因通过染色体内重组成连到一起。 重链:可变区、恒定区、连接

10、区、歧化区(二)、转录水平的调控: 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最重要的 环节,大多数生物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决定细 胞质中mRNA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方式,调控主要通过 反式作用因子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类细胞核内存在的蛋白质,是与特异的 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调控蛋白。它通过识别并结 合上游启动子元件和增强子中的顺式元件,激活或阻遏基因的 表达。它包括三个功能域: DNA识别结合域(常有锌指结构) 转录活性域(富含某些特定氨基酸如谷氨酰氨)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常具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和 螺旋环螺旋结构等)。转录起始复合物: 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有

11、三步: TATA因子结合TATA盒(形成TATA因子DNA复合物) RNA pol识别并结合TATA因子DNA复合物(闭合复 合物,DNA双链没有打开,不能启动转录) 转录起始因子与RNA pol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 (开放复合物,DNA双螺旋已打开,可以合成RNA)转录起始的调控: 基因表达的转录水平调控主要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 元件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调控机制涉及反式作用 因子的激活及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等。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 表达调节:迅速合成、迅速降解 共价修饰:磷酸化去磷酸化、糖基化 配体结合:激素激素受体(是核内的反式作 用因子) 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12、max蛋白c-myc蛋 白(核内的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元件结合的调节:顺式作用元件包括: 上游启动子元件 远距离的增强子元件(上游增强 子元件、下游增强子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作用方式的调节: 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下列不同的方式作用到RNA聚合 酶结合位点从而影响其转录活性: 成环 扭曲 滑动 连锁反应 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式调节: 几种不同的反式作用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转录后水平的调控一般是指基因转录后对转录产 物进行一系列修饰、加工过程,主要包括mRNA选择 性剪切、胞内定位以及mRNA稳定性调节:DNA(核内)转录mRNA前体加工成熟mRNA运输细胞

13、质 mRNA前体加帽、加尾以调控其稳定性: 5加帽(capping):7甲基鸟苷 三磷酸 3端加尾(tailing):多聚A( Poly A)2. mRNA前体的选择性剪接(splicing)与拼接: 1) 选择性剪切:去除mRNA前体中的内含子 2) 选择性拼接:从同一基因产生若干种有部分相同结 构的蛋白质,即通过Mrnau前性的选择性拼接而产 生不同的成熟mRNA,然后翻译成不同的蛋白质。 3) 选择性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家族中的各成员在特定 的细胞中,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在一定的生理条件 下选择性的表达。 RNA编辑的调控: RNA编辑(editing):是指转录后的mRNA前体在 编码区发

14、生核苷酸改变的现象,从而产生出氨基酸序 列不同的蛋白质。包括: 核苷酸的替换 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 mRNA转运的调控: mRNA前体经过加帽、加尾、剪切等加工后通过核膜 孔从核内运至胞浆。 大约只有20%的mRNA进入胞浆,留在核内的mRNA 约50%会在1小时内降解。(四)、翻译水平的调控: 翻译水平的调控主要是控制mRNA的稳定性和mRNA翻 译的起始频率,是一种迅速控制基因表达的方式,是各种高等 生物广泛采用的调控方式。 mRNA的稳定性,取决于: mRNA的二级结构(不易受外切酶攻击) 帽子及其种类 polyA尾的长短 与mRNA结合的蛋白质的种类 mRNA翻译起始的调控(即控制mRN

15、A的可翻译性): 许多蛋白质因子可以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如真核生物 起始因子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eIF-2)的磷酸 化会使其活性降低,从而减少蛋白质合成。 Recruitment factor可使masked mRNA与核糖体、氨酰基- tRNA、蛋白质结合。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某些蛋白可抑制其自身mRNA的翻译 (五)、翻译后水平的调控:mRNA翻译的产物新生多肽链大多是没有生 物学流行性的,必须经过加工、修饰才能成为有流 行性的蛋白质,加工、修饰过程包括:信号肽的切除:由153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 的信号肽可使蛋白质从内质网膜进入高尔基

16、体。 新生肽链的修饰:磷酸化、羟基化、糖基化 、乙酰化等。 肽链的剪切与正确折叠五、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蛋白质的检测: SDSPAGE与Western blot ELISA 蛋白质芯片 mRNA的检测: Northern blot RT-PCR Nuclei run-on 基因芯片 DNA的检测: PCR Southern blot DNA测序SDSPAGE与Western blot原理: 确保蛋白质解离为单 个多肽亚基(SDS)通过分离胶的筛分作 用,将蛋白质多肽按分子量 的大小不同得到分离 将蛋白质固定于尼龙 膜上 以抗体识别待检蛋白 (抗原)固 定 物1Ab2AbE蛋白质(抗原 )2. 操作过程样品制备: 收集细胞 PBS洗涤并离心沉淀细胞 加入适量细胞裂解液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