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94019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1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新医改中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内 容 框 架2健康教育与健 康促进时期健康教育学 科的建立与 网络初步形 成时期卫生宣传 教育与爱 国卫生运 动时期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以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 进工作科学、规范 、有效。健康教育 与卫生新闻宣传有 机结合,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健康教育事业的 发展历程3各阶段健康教育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卫生事业 发展的联系(一) 时间时间社会政治经济经济卫卫生事业业健康教育事业业2

2、0世纪纪50- 70年代1949年新中国成 立; 社会主义义三大改 造; 计计划经济时经济时 代 ; 1958年的大跃进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动; 三年自然灾害; 十年文化大革命 ;卫卫生工作的奠基时时 期; 1950年第一届全国 卫卫生会议议确定“面 向工农农兵、预预防为为 主、团结团结 中西医” 的卫卫生工作方针针; 70年代末期,卫卫生 事业发业发 展受到了严严 重的影响;“预预防为为主”; 奠基时时期; 基本模式是卫卫生宣 传传教育; 我国健康教育专业专业 机构体系开始形成 ; 70年代末我国健康 教育事业业陷入历历史 上的低谷时时期;4各阶段健康教育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卫生事业 发

3、展的联系(二) 时间时间社会政治经济经济卫卫生事业业健康教育事业业20世纪纪 80年代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确定改 革开放; 19781992年:经经 济济体制改革 1978 年,中国开始对计对计 划经济经济 体制进进行改 革;1979年,农农村 推广家庭联产联产 承包 责责任制;1984年, 中国做出了经济经济 体 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医改元年 ” 标标志事件: 1985年关于经经 济济体制改革的决 定;同年国务务 院批转卫转卫 生部 关于卫卫生工作改 革若干政策问题问题 的报报告; 医药卫药卫 生事业业投 入也逐年增加; 迅速发发展的时时期; 由卫卫生宣教进进入健 康教育的

4、阶阶段; 1984年,中国卫卫生 宣传传教育协协会健康 教育研究会正式成 立,“健康教育”在 中国第一次正式地 使用于组织组织 机构名 称; 1986年,中国健康 教育研究所在北京 成立; 5各阶段健康教育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卫生事业 发展的联系(三)时间时间社会政治经济经济卫卫生事业业健康教育事业业20世纪纪 90年代19922001年:中国 市场经济场经济 1992年“南方 谈话谈话 ”,确立社会主 义义市场经济场经济 目标标, 形成总总体开放格局; 1993年,中共中央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义市 场经济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问 题题的决定指出要建 立现现代企业业制度; 1996-2000年,宏观

5、观 调调控使经济软经济软 着陆陆 ;1992年,关于深化 卫卫生医疗疗体制改革的 几点意见见提出“建设设 靠国家,吃饭饭靠自己” 精神、“以工助医、以 副补补主”; 1997年,关于卫卫生 改革与发发展的决定 改革城镇职镇职 工医疗疗保 险险制度、改革卫卫生管 理体制、积积极发发展社 区卫卫生服务务、改革卫卫 生机构运行机制等;工作模式逐步转转向健 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并 重; 1990年,中国卫卫生宣 传传教育协协会更名为为中 国健康教育协协会; 1997年,中共中央 国务务院关于卫卫生改革 与发发展的决定提出“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质 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性健康教育网络络 系统统初步形成;

6、6各阶段健康教育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卫生事业 发展的联系(四)时间时间社会政治经济经济卫卫生事业业健康教育事业业21世纪纪 以来2002年,“十六大 ”确定全面建设设小 康社会的奋奋斗目 标标;2003年,中 共十六届三中全 会提出科学发发展 观观; 2006年,作出构 建社会主义义和谐谐 社会重大决定; 2007年,十七大 提出必须须在经济经济 发发展的基础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 设设,着力保障和 改善民生。2003年,SARS在 全球范围围内大流 行; 2007年,十七大提 出“人人享有基本 医疗卫疗卫 生服务务”“ 病有所医、老有所 养” “建立基本医 疗卫疗卫 生制度,提高 全民健康水

7、平”; 2009年,中共中 央 国务务院关于深 化医药卫药卫 生体制 改革的意见见出 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工作科 学、规规范有效。健康教育与 卫卫生新闻闻宣传传有机结结合,相 互促进进,共同发发展;2008年,中国疾病预预防控制 中心健康教育所更名为为中国 健康教育中心/卫卫生部新闻闻宣 传传中心,直属卫卫生部管理; 2009年,中共中央 国务务院 关于深化医药卫药卫 生体制改革 的意见见明确提出“加强健康 促进进与教育”,“加强宣传传, 正确引导导”。 7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一 )党和国家在历次卫生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领导重要讲话 中对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国务院批转关

8、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1985年)“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群众的意愿,实行 多种形式办医,做到有医有药,能防能治,能进行计划生育 宣传和技术指导。” 江泽民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要在群众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和 自我保健能力,通过普及医学卫生知识,教育和引导群众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8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二 ) 陈敏章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6年) ”目前国际上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还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由于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同个人的生活方式密 切相关,因而健康教育是防治这类慢性病的最基本、有

9、效和节 约的方法。要引导群众增强卫生文明与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 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各地政府应支持有关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 预防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信息产业在 全民健康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小 学教育都应开设卫生保健课,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终身受益。”9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三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997年)“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 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 极推进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要普及医药科学知识,教育 和引导人民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积极

10、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促进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 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力宣传和推广无偿献血。”“基层卫生机构要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对象,开展疾 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妇女儿童与老年人、残疾人保健等工作 。”10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四 )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0年)“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 复;医疗机构要密切结合自身业务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要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方面的作

11、用。” 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2002 年)“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 民健康促进行动(原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提高农 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倡导文 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促进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11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五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2002年)“从2003年起到2010年,中央及省、市(地)、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包括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 经费

12、、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等。” 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各项有效干 预措施。”12健康教育在历次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六 )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精神病、恶性 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 方式,努力控制疾病负担。进一步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 防控制工作,加强健康教育,落实基本防控措施,建立多部门 合作和多渠道筹资机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促进活 动。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除害灭病,改善 城乡卫生面貌。以社区、厂矿、学校等为重点

13、,深入开展健康 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 素。13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一)一、新医改出台的文件对健康教育提出的要求(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见(2009年)”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 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 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 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医疗卫

14、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 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 识的传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群众的 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14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二)(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年) (2009年)“普及健康知识,2009年开设中央电视台健康频道,中央和地方 媒体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三)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 (2009年) “现阶段,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 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 重性精神疾病管

15、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等。” “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 低于20元。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支出责任,中央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 专项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15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三)(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2009年)“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底前,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30%左右,农村居民试点建档率达到5%。(卫生部负责)” “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

16、务经费不低于15元。(财政部负责)”16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四)(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健康教育服务规范中的五个内容、四个服务形式。1. 五个内容(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36个月儿童家长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3)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17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五)(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5)开展食品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戒毒、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问题健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