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9164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经验及其借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类型、 经验及其借鉴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拆分和引入竞 争时期 1934年美国 制定了电信法,确定了美国电信服 务业规制的法律框架,即分联邦和州两级管理,联 邦一级是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主要对跨洲和国 际电信业务进行管理。州内电信由各州公用事业委 员会管理 1984年美国根据反垄断法将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 T)进行拆分,拆分后AT T只可提供长途电话 服务,本地电话业务由7家区域性的贝尔子公司经营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电信法律框架的 确立时期 这一阶段规制的目标是

2、建立一个更具竞争性的 市场结构 1996年全面修订电信法,明确四个方面的 内容,最主要的是电话方面,主要包括: 第一,促进本地电话市场的竞争 消除进入障碍(新进入者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并与现有的 本地电信公司互联;租用现有本地电信公司的设施与自己 的一部分设施合成向外提供服务;向现有本地电话公司批 发电信业务并向最终消费者零售) 确保互联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第二,对贝尔运营公司的限制 第三,规制改革 主要是对电信规制管理权进行了重新界定,扩大了各州规制机构 的权力,各州规制机构有权处理有关本地竞争规制的具体问题, 如,接入互联的安排,贝尔运营公司进入垄断地区的长途市场, 普遍服务等 其次是

3、广播方面 再次是有线电视节目的分配服务 最后是对信息内容的规制 此次电信法修订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打破长途电 话与本地电话的业务界限,二是促进三网融合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第三阶段:21世纪初电信法规的重新调整时期 2003年2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又出台了电信新规则, 强迫居主导地位的本地电话公司将它们的网络以极优 惠的价格向本地电话竞争者出租,以及大幅放宽对用 于传输高速互联网数据的设施的监管 适应电信业务由单一的话音业务向综合话音、图像、 数据、音频、视频的多媒体业务发展;由原固定电话 向移动通信,进而向个人通信发展;由原来单一的服 务方式向灵活多样、智能化的服务方式发展的趋势, 联

4、邦通讯委员会做出决定,将内设的公共电信监管机 构与有线电视监管机构合并,统一设立一个“竞争监 管局”进行统一规制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美国电信业规制改革的特点 对垄断运营商加强规制 在AT T完全垄断市场时,其任何一项新业务的成 本、价格、服务质量以及新业务的提供都受到严格 规制 解体之初也禁止地区贝尔公司进入竞争性市场 垄断者必须开放基础设施网络 允许转售 为其他电信公司提供互联 开放自己的网络要素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美国电信业改革的特点 确保普遍服务 1934年的美国电信法就描述了现代普遍服务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前,广泛接受普遍服务与垄断不可分割的观点 ,并通过“内部交叉补

5、贴”的方式维系普遍服务的实施 1996年的电信法规定,FCC及各州公益事业委员会必须采 取必要措施,建立普遍服务资助机制 普遍服务的资金来自于所有的公共电信公司,通过制度化的程 序征收,明确其用途,并对执行结果进行度量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美国电信业改革的特点 打破业务界限,放松对电话市场规制 只要不是垄断运营商,就允许其提供综合业务经营 目前对业务方面的惟一限制是不允许已有的本地电 信公司进入垄断地区的长途业务市场 不要求数据通信业务提供商向本地电信公司提交接 入费,只需向一般商业机构一样缴费 明确不会对互联网进行规制一、美国的电信业规制改革 美国电信业的改革特点 逐步扩大国际电信市场开

6、放 1995年11月,联邦通讯委员会颁布的外国运营商准 入制度,引入了一个在美国市场上管理外国参与者 的全新理念 1997年2月WTO基础电信协议的成功缔结成为美 国电信市场开放的里程碑 取消了对外国运营商进入美国市场的“有效竞争机 会”测试二、英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放松规制前是独家垄断的产业组织特征,由英国邮政局垄断经营,海外电信业务由大东电报公司(CW)来经营1981年颁布电信法,将电信业务和邮政业务分开经营,分别建立英 国电信公司(BT)和皇家邮政公司放松规制的开始是确立固定电信的“双寡头垄断”模式 1981年,由CW、巴克莱商业银行和BT成立了由CW控股的Mercury公司 1982年允

7、许该公司与BT竞争经营,形成双寡头1982年英国成立电信审批委员会,实现政企分开1984年英国政府对英国电信实现私有化,出售其51%的国有股权。同年成 立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OFTEL,负责英国电信市场的监管1991和1993年又分别出售英国电信(BT)27%和18%的股份二、英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1985年在稳定了固定电信业务的双寡头模式后,又 在移动通信领域确立双寡头模式 199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题为竞争与选择:20世纪 90年代的电信政策白皮书,正式终止双寡头垄断 政策,英国电信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到了1996年英国已有150多家企业取得从事通信业务的经 营许可证总体上消费者获得了高质量、低价

8、格的电信通信服务二、英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以立法作为规制的根本依据 建立独立的政府规制机构 由负责产业的国务大臣委任一名总监担任政府规 制办公室主任 规制总监在明确职责的同时也享有相当大的法定 权力 公平交易办公室有权监督和调查被规制企业的反 竞争或滥用市场垄断力量的行为,国务大臣对规 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的纠纷拥有最终裁决权三、日本电信业的规制改革根据公众电信法、日本电信电话公社法以及国际电信电话 股份公司法,改革前日本国内通信线路的服务由政府全额出资的国 有企业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垄断,国际通信线路服务由国际电信电 话公社垄断1971年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的需要 ,日本修改了公众电信法 对附加价

9、值通信网(VAN)事业者实行了部分开放公众线路(第一次 线路开放)1981年对电信电话公社实行民营化,废除公众电信法,制定电 信事业法,允许其他企业进入电信领域,并于1985年将日本电信电 话公司进行民营化改革,改组为日本电信电话股份公司即NTT三、日本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根据电信事业法,将电信企业分为第一种电信企业、 特别第二种电信企业和一般第二种电信企业三类,每种形 式规制改革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从事领域不同、手续也 不同 对第一种电信企业实行A类规制;对特别第二种电信企业 的市场进入实行B类规制中的注册制,对价格实行C类规制 中的申报制;对一般第二种企业的进入实行申报制、价格 则不规制 A

10、类规制是强规制,主要包括许可、认可、指定等;B类是中间规 制,包括证明、检查、注册等;C类是弱规制,包括申报、报告等 1996和1997年分别实现国内专用线、国际专用线与公众网 接续的完全自由化 1997年重组分割NTT,1998年对KDD实行完全民营化改革 此间对进入和价格规制也趋向缓解三、日本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日本电信业放松规制的特点放松规制起步晚,进展缓慢注重培育新准入企业规制机构权限大四、对中国电信业规制的相关启示 21世纪以来全球电信业发展的新特点 全业务经营模式取代分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消费者 希望享受一站购齐、一张账单的电信服务 人们不断认同电信业的自然垄断、规模经济、范围经 济

11、以及协同效应等,而不是一味地反垄断 基于WTO基础电信协议,电信业走向全球开放与全 球竞争的时代 全球电信业的兼并浪潮频起 电信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现象增多四、对中国电信业规制的相关启示 中国电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 利 无序竞争、竞争过度与竞争不足并存 重复建设、资产闲置现象较为严重,加强基础 电信设施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必要要求 电信业企业缺乏参与全球范围电信业竞争的能 力 电信运营商的不合理行为还很突出 电信市场对民营资本和外资仍有严格的限制四、对中国电信业规制的相关启示 本地电话竞争政策单纯的地域性分割政策不能在本地电话市场上形成竞 争机制政府应以有效竞争为导向制定本地电话政策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放松对本地电话市场进入的规制强调联网规制是促进本地电话竞争的重要条件政府应以法规的形式为促进本地电话市场竞争提供保 障四、对中国电信业规制的相关启示 不对称规制政策 价格与质量规制政策 联网规制政策 电信普遍服务政策 符合国际惯例的电信规制机构的设立 电信规制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