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9152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及早期预防(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哮喘的病因、触发因素 及早期预防 烟台毓璜顶医院变态反应科唐宁波讲座之一1目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少,非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变态反应性疾病)越来越多。 2什么是变态反应学?变态反应是一类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可表现为反应过强或反应过弱。习惯把反应过弱称为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强的反应是变态反应性疾病。3变态反应疾病包括:食物变态反应(口疮、肠激惹综合症、乳糜泻、牛乳敏感性胃肠病、嗜 酸性细胞胃肠炎、偏头疼、遗尿等)、嗜酸性细胞相关的疾病(变应性鼻炎、花粉症、支气管哮 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阿斯匹林诱发的哮喘 、运动性哮喘等。)皮肤变态反应(皮炎、荨麻 疹、血管神经性

2、水肿、湿疹等)药物变态反应等 等。首先我们还是以看哮喘为主。以后将逐步完善各项工作。4过敏性疾病的进展过程遗传因素特异性湿疹胃肠疾患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慢性/复发性骨质炎5哮喘概况 哮喘是发达国家中发展最快 ,受累人群最多的医疗问题 之一。其造成的社会负担超过爱滋病与肺结核的总和。 世界范围哮喘发病率平均每10年增加50% 。 我国儿童哮喘发病率1990年约1.5,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0年升至近3, 全世界哮喘患者1-2.5亿,如按1-2%计算,我国有1500- 3000万,儿童有600万。 由于误诊及治疗不当是造成COPD和哮喘的死亡的主要原 因WHO, Bronchial Asth

3、ma Fact Sheet 2000 GINA, Guidelines 19986我国1990年和2000年 不同地区0-14岁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 (选自陈育智教授分别在选自陈育智教授分别在19901990年和年和20002000年在全国不同地区所做的儿童哮喘流调结果报告年在全国不同地区所做的儿童哮喘流调结果报告) ) 7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它是当今世威胁民众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患,它可影响所有年龄的 人,目前全球至少已有1.5亿患者给家庭和社会都带 来沉重的负担。幸运的是科学的发展增进了我们对哮喘的了解,并有能力管理和控制它。改变了过去“外不治癣 内不治喘” ,治病不治喘,治喘就丢

4、脸的状态。目 前哮喘是一个可防可控的疾病。希望通过我们的学 习,使大家对哮喘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树立起 战胜哮喘的信心。8Masoli M, et al. Allergy 2004.哮喘发病率世界地图9Masoli M, et al. Allergy 2004.哮喘病死率世界地图 36.710严重哮喘 36%中度哮喘 31%轻度哮喘 33%Robertson, Pediatr Pulmonol, 1992哮喘死亡与疾病严重度的关系11由于哮喘和束手无策的医生而死于维也纳贝多芬1770-182712邓丽君19531995因哮喘急性发作病逝泰国13支气管哮喘 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健康问题全球哮喘患病

5、率差异 大: 新西兰:11% 欧洲 :13.5% 太平洋岛屿:65% 中国:1%-4%普遍规律: 城市高于农村 儿童多于成人 中国估计有哮喘患者 约 3,000万 全球保守估计至少有 哮喘患者1.5亿以上14哮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直接医疗花费 住院花费 加强护理 急诊 初诊治疗 药费间接花费 社会保险 工作量损失 上学损失 个人/家庭/社会损失15哮喘是什么?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患者的支气管 因过敏性炎症而变得肿胀及 狭窄令呼吸不顺畅.这种慢性 疾患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并持续在哮喘的每一个时期 。哮喘是不能被根治的,却 能被控制。 16哮喘的危害有多大 ? 哮喘突然发作引起气胸、呼

6、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生长发育障碍 阻塞性肺疾患COPD和慢性肺心病17哮喘的危害有多大 ? 误工误学 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18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多与 遗传、免疫、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原等、目前还有一个卫生假说。 1920病因: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怎么产生的呢?遗传(患者本人的过敏素质)环境因素(过敏原的接触)触发因素(病毒、支原体感染等)21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特别是儿童气道狭窄受刺激后容易发生哮喘,有过敏性体质的人以及有遗传倾向的人更容易发生哮喘。(据统计学表明;双亲有哮喘的发病率占60%,单亲者占20%,均无哮喘者占6%)。有的父母虽没有哮喘,但他们可能有其它过敏

7、性疾病,如皮肤过敏或过敏性鼻炎等,这些过敏性倾向也会传给下一代,使他们较易有哮喘病。病人有特异性过敏体质,接触相应的过敏原可诱发哮喘。过敏性疾病的遗传因素22诱发哮喘的环境因素 过敏原的接触显微镜下的尘埃螨包括室内室外的变应原23常见的过敏原尘螨24常见的过敏原花粉、霉菌25常见的过敏原宠物、蟑螂等26常见的过敏原烟雾、杀虫剂 、特殊气味等27其他: 还有厂矿的增多空气污染、 汽车的增多、尾气排放、 养花草 养宠物 煤气、油烟味 各种化妆品的特殊香味等28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细支气管炎, 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工业性刺激物及生活刺激物 食物及食物添加剂、化学品或药物:解热镇痛药、 非类固醇性抗炎

8、药、亚硫酸盐、肾上腺拮抗剂, 心血管病, 运动、情绪因素, 职业致敏物质 还有特发性(也称为内源性)。 3、触发因素非过敏性因素291、倾向因素:特应性及遗传性:特应性疾病可发生在家族中,特应性可被定义为机体在与环境变应原接触过程中反应性地产生异常量 的IgE抗体的体质。特应性可用总血清IgE或特异性IgE的增高 来证实,更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组标准化的对不同地带的变应 原对皮肤进行点刺试验。高血清IgE似乎与多基因的常染色体 遗传有关,而特异性IgE反应则受不同因素的调控。特应性可 能是通过多基因以一种复杂方式进行遗传的。性别:儿童期男性多于女性,与男孩的气道狭窄和气道的高紧张性有关,10岁以

9、后这种性别差异就消失了。研究表明, 当特异性因素被进一步纠正以后,发现哮喘无性别差异。 302、致病因素:室内变应原:室尘螨、动物变应原、蟑螂变应原、真菌。室外变应原:(花粉、真菌)。 3、促成因素:呼吸道感染,低出生体重,膳食,空气污染,吸烟(被动吸烟、主动吸烟。) 4、其他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阿司匹林类药物,职业性致敏物质等,还有鼻炎、鼻息肉和鼻窦炎有时也与哮喘 有关,而且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通常会改善哮喘的病情3150-70年代对哮喘的认识 气道平滑肌痉挛平滑肌收缩治疗策略支气管扩张剂解痉为主以往是痉挛学说3280-90年代初对哮喘本质的认识是炎症学说气道慢性炎症上皮脱落,受损炎症,水肿

10、粘液,血浆渗出哮喘病人的气道哮喘病人的气道治疗策略发作期快速缓解:解 痉加抗炎短效2受体激动剂快速缓解症状缓解期长期控制吸入激素长期抗炎 提倡高剂量33Acute on chronic inflammation慢 性 炎 症结 构 改 变急性炎症 发作激素疗效 反应时间哮喘炎症发展过程34哮喘的本质-此“炎”非那 “炎” Inflammation非特异性变态反应炎症 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 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抗 炎治疗 Infection特异性炎症: 红,肿,痛,热 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35哮喘中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的使用现状报告在美国 ,86%的中度哮喘患者长期吸

11、入皮质激素36得了哮喘应怎样防治?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即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方案,2002、2005、2006、2007、2008年又做了多次修订。37哮喘控制的标准最少或没有症状,包括夜间症 状最少的哮喘发作没有因急诊而去看病或去医院最低限度的需要缓解药物体力活动和运动不受限制肺功能接近正常最少或没有药物副作用哮喘指南2003无夜间症状无哮喘发作无日间症状无需使用缓解药物无运动受限肺功能接近正常哮喘指南200638哮喘管理计划的六个部分 教育患者在哮喘管理中与医生建 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症状和肺功能测量评价和监 测哮喘严重度 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

12、素 建立长期管理的药物治疗计划 建立管理哮喘发作的方案 提供规律性的随访护理哮喘指南200639哮喘管理的五个部分 建立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伙伴关系 发现危险因素并减少接触 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 处理哮喘急性发作 特殊类型哮喘的处理哮喘指南2007 40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 首要措施 对病人进行哮喘教育是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必须成为医患关系中的组成部分41教育内容 通过长期规范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哮喘 避免触发、诱发因素方法 哮喘的本质、发病机制 药物吸入装置及使用方法 自我监测:如何测定、记录、解释哮喘日记内容,症状 评分,应用药物,PEF,哮喘控制测试

13、(ACT),哮喘控 制问卷(ACQ)变化42教育内容 哮喘先兆、哮喘发作征象和相应自我处理方法,如何 、何时就医 哮喘防治药物知识 如何根据自我监测结果判定控制水平,选择治疗 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43教育方式 初诊教育 随访教育和评价 集中教育 自学教育 网络教育(中国哮喘联盟网站) 互助学习 定点教育 调动全社会各阶层力量宣传普及哮喘防治知识44哮喘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过程, 需要经常教育,反复强化, 不断更新,持之以恒45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危险因素,预防哮喘发病和症状 加重 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病毒感染、污染物、烟草烟雾 、药物 早期确定职业性致敏因素,并

14、防止患者进一步接触,是 职业性哮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6避免接触常见变应原和污染物的策略 吸烟:远离香烟 药物、食物和添加剂:如果知道这些东西可能引起哮喘 症状,避免接触 职业性致敏物:减少,最好能够避免接触47 屋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毯子,用烘干机干燥或 在太阳下晒干。枕头和垫子加上密封套。用地板而不用 地毯。 带毛动物:使用空气过滤器。 蟑螂:经常彻底清扫房屋。使用杀虫气雾剂,但需确保 使用气雾剂时患者不在家中。 室外花粉和霉菌:当花粉和霉菌浓度很高时,关闭门窗 。 室内霉菌:降低室内的湿度。经常清洁任何潮湿的地方 。48GINA2006以哮喘控制 为核心的哮喘管理模式治疗治疗并达到

15、并达到哮喘控制监测监测并维持并维持哮喘控制评估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水平(哮喘控制六字方针)49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以控制哮喘临床特征、肺功能为目标的治疗评估哮喘控制水平临床特征控制 部分控制 (任何1周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表现 )未控制白天症状无(2次/周)每周2次任何1周出现 部分控制的表现3项活动受限无任何1次夜间症状/憋醒无任何1次需要急救治疗/缓解药物治 疗无(2次/周)每周2次肺功能(PEF或FEV1)正常80%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若已 知)急性加重无每年1次任何1周有1次GINA 200650临床评估哮喘的常用工具哮喘控制问卷 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 (AC

16、Q)哮喘控制测试 Asthma Control Test (ACT)51制定儿童和成人哮喘长期管 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达到控制如果症状已经得到控制、至少还需维持原治疗方案3-6个月;用逐渐逐步减少用药的方法来降级治疗,其目标是减少治疗直到需要最少的药物维持控制.52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吸入激素安全性的疑问导致使用剂量不足, 减量过早。 对哮喘控制标准的理解及达到控制的艰难性估 计不足。 对吸入疗法在哮喘防治中的地位认识不够,对 掌握吸入技术较差。 对长期管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需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53治疗中病人不满意的原因持续接触过敏原 感染胃食道返流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药物的使用不当(特别是吸入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