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90071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整体阅读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分析与综合 直击高考考纲纲要求2012年湖南考试说明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筛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道理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写景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看法和倾向。命题特点纵观近几年湖

2、南卷的文言文的考查,命题呈现以下特点:1文言文阅读试题要求筛选的主要信息有:一是表现人物道德情操和举止特点的信息;二是非传记类文章中体现作者观点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3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命题趋势预计2013年本考点仍会在高考试卷中遵循2012年的考查模式。1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2“归纳内容要

3、点,概括中心思想”,说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3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知识盘点要点归纳一、筛选文中的信息1“文中的信息”包括以下方面:表现人物行为主旨的。体现人物志向或行为主张的。反映人物才智或道德情操的。展现人物性格的。非传记类文本中反映事物特征的。2“筛选文中的信息”常见的题型:以文中主人公的经历或事迹、品质或情操等为依据编为六个

4、句子,然后将这些句子编为四组,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组。 对全文的内容进行分析,选择符合或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例1】(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 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 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 ,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 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 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5、;所至官舍虽卑陋, 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 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 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 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 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 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 女儿、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举世闻名的人,世家 荣耀。谢氏生于一个富盛的家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 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用出嫁时的

6、衣服(给她)穿 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 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 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 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 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 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 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 ,回家则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 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 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

7、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 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 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 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 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 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 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 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 ,都评说得有条有理。

8、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 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 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 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 ,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 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强势出 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 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 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情形,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 这样。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 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

9、 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 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 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闻其贤者也则悦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 B. C. D. 解析: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表现其妻之贤惠,表 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表现其妻把文章看得很重。 都不是直接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 答案:B筛选文中的信息的具体答题步骤第一步,对应。找出选项中所列语句与文章内容的 对应点,两相比较,在对

10、比中进行确定。第二步,排除。首先找出明显不符合题旨要求的语 句,然后即可排除包括此语句的选项。第三步,比较。可对有关选项进行比较,找出其不 同之处,以此确定有分歧的语句;可对有一定难度的相 关语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选出符合题旨要求的一个。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一般来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着眼于对整篇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概括。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段含意的前提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11、,还要对文章的中心意思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的结果或 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尽管近几年高考在不断改革,对本考点的考查却很稳定,且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有些省市也出现了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命制的试题,这应引起考生的注意。解答这类题目,要养成分层阅读的习惯。近年高考题中的阅读文段都不太长,其内容往往与文章结构有关联,通过分层,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文中事件的变化、人物性格的

12、不同侧面、人物履历的变化以及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更好地对内容要点加以概括和归纳。阅读时不妨边读边勾画,在勾画的基础上概括段意、层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命题人在设置本考点题目时,常常会设置一 些“陷阱”,干扰考生的思维。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时序颠倒”“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1)时序颠倒。这类错误是指有意将事件先后顺序混淆,造成错误。(2)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3)

13、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他条件。(4)无中生有。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平添了内容。(5)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6)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理解错了,而其他表述完全无误。【例2】(2010江苏高考)(原文及译文见例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圣俞在妻子去世以后,请求欧阳修为她写墓志铭, 后来在给欧阳修的多封信中,又一再提及此事。 B. 谢氏出身名门望族,但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并且十 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14、C. 西兵进攻江淮地区,随后又相继发生旱灾、蝗灾,谢 氏仰天长叹,忧心忡忡,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 D. 谢氏秉性明慧,懂得事理,时不时和梅圣俞探讨来访 者才能高下,以及世事得失,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解析: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错 。“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 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 淮地区”。另外“可见她关注百姓疾苦”文中无根据。 答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具体答题步骤第一步,选项落实。即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 落实到原文中相关的区域。第二步,比较鉴别。即拿各个选项表述的内容与 原文中相关信息仔细对照,寻找差别点,要特

15、别注意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过程、结果及对重点词 语的理解。第三步,对比,排除。即根据前两步的分析结果 ,对比选项,用排除法筛选出答案。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各部分内容要点加以综合分析,从中提炼出作者在文中通过具体材料要表达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思想,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或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念或看法。考点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此考点主要从四个方面命题: (1)作者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以及对所写人物 的观点态度。 (2)作者所写事件的意义以及作者对所写事件的观点 态度。 (3)作者对所写人物、事件所表露

16、出来的感情倾向。 (4)作者的写作意图。【例3】(2010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 原 弊 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 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 ,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 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 尽务农之方也。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 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 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 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 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 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 ,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参考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古 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