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86874 上传时间:2017-03-14 格式:PPT 页数:482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82页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82页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82页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82页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4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学-教育功能(4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基础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二、教育功能特征 三、教育功能的类型 四、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一)教育功能的涵义 功能是个多学科研究的概念。 在哲学上 ,功能是指由事物的结构所决定的该事物和特性和能力; 在社会学上 ,功能是指某一活动或社会系统所发挥的作用。 综合来看,功能 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或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 教育功能就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及教育系统与外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能力。 (二)教育功能的研究取向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按照不同

2、的教育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派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主张“教育工具论”,认为教育要满足社会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社会人”,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 另一派以卢梭为代表的主张“教育本体论”, 认为教育就是要根据人身心发展的要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 二、教育功能的特征 (一) 教育功能的客观性 (二) 教育功能的多方面性 (三) 教育功能的依附性 (四) 教育功能的方向性 三、教育功能的分类 (一) 从作用的对象看 ,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派生功能或工具功能) (二) 从作用的方向看 ,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三)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 ,

3、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四、教育功能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三)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四)当代教育的功能的多元化 (一)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无论中国古代社会还是西方古代社会,对于教育功能的认识均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例如: 学记 认为教育的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孔子的 论语 论述教育的目的:“ 学而优则仕。 ”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代表作 教育论 中:首先,在批判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不重实用弊端的基础上,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

4、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个体的美好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 因此,他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必须顺乎自然,重视发展儿童的心智;道德教育最普遍的原则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与成长。 (三)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 学校与社会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中认为:教育着眼于儿童个体的进步是对的,但认为教育的眼界需要由此扩大。他认为最“贤明的父母所希望于自己孩子的一定是社会所希望于一切儿童的”。这样,儿童个体发展应该与社会需求一致,由此他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体扩展为改造社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因此,从着眼于社会

5、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改造学校教育的目标与方案。他试图通过这样的变革以使学校教育真正发挥其改造社会,变革社会的功能和作用。 (四)当代教育的功能的多元化 功能主义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和法国的涂尔干。他们认为,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工具,教育的功能主要有社会化功能、经济功能、选拔功能。 冲突论认为,学校教育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他的核心功能就是复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复制现存的阶级关系和结构。主要是经济地位复制、文化复制和国家复制。 社会改造论以抵制论为典型。这种理论认为,学校是经济、文化复制的机构,也是学校师

6、生抵抗禁锢、推动社会变革的场所。学校和学生的文化具有相对自主性,可抵制统治阶级的文化灌输。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基础教育与人口 二、基础教育与政治 三、基础教育与经济 四、基础教育与文化 五、基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基础教育与人口 (一)人口对基础教育的 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2、人口的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二)基础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2、教育对人口的增长起着制约的作用,人口出生率与国民教育程度呈反比的关系。 二、基础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基础教育的 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制约

7、基础教育目的 2、政治制度决定基础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者的权利 4、政治制度制约基础教育课程和内容 (二)基础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1、基础教育为政治培养人才,维系和巩固原有的政治制度。 ( 1)培养政治和管理的后备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发展。 ( 2)通过政治思想的传播和灌输,促进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 2、基础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 2)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3、基础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三、基础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基础教育的 决定作用

8、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2、经济结构决定教育结构 3、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 4、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办学主体的变化 (二)基础教育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人才系统的支持 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3、基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的介绍和评价 “

9、 先行什么教育”的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人力资本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 1)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 2)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的作用。 四、基础教育与文化 (一) 文化对基础教育的作用 1 文化决定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 2 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具有重大影响 3 文化影响人们的教育观 (二) 基础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 基础教育是积淀、传递、选择和保存文化的高级文化体 2 基础教育具有改造文化的功能 五、基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基础教育是相对独立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1、基础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2、基础教育具有继承性 2、教育受制于

10、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二)绝对的基础教育独立性不存在。 第三节 基础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 个体发展的内涵 个体发展 是指从出生到成熟这一过程中,身体的和心理的积极变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个体发展 包括个体身体的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 年龄阶段的划分与年龄特征 所谓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与一定年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程度的综合表现。 年龄阶段的划分 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统一的角度来划分年龄阶段:乳儿期 (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 (36岁 )、童年期 (6、 7岁 11、 12岁 )、少年期 (12 、 13岁 15

11、 、16岁 )、青年期 (16、 17岁 25、 30岁 )、成年期 (25、 30岁 55、 60岁 )、老年期 (55、60岁 死亡 ) 。 三、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个体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统一联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教师的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3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学习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4 个体身心发展的

12、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抓住青少年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5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6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忽视,需要每一个人树立起这样的信心: 生命与发展共存。 四、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单因素论 ( 1)遗传决定论 ( 2)环境决定论 ( 3)教育决定论 2、三因素论 三因素论是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 教育学 中有关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理论的简称。 其主要观点: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但这些因素各自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

13、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遗传对个体的发展不具有决定意义,因为没有环境的作用,遗传提供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人也不可能成为人,因此使人发展成为人的决定性因素是环境,其中作为特殊环境的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一 )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 环境 环

14、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个体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会环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化自然。 第二,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 第三,社会意识形态。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第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二,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第三,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 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能起决定作用 (三) 基础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 基础教育是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奠基工程 2 基础教育影响人的一生 3 基础教育与个体个性化发展 4 基础教育能对遗传、环境的影响加以控制,进行取舍,引导青少年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 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诸因素中,基础教育在调动青少年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功效方面起主导作用。 通过教育引导个体追求高级需要。 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