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66161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1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院士为大家带来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的主题演讲,李德毅院士同时指出:大数据引发新理念,实践中的研究也许胜过研究中的实践,较多的数据也许胜过较好的算法。 以“智慧城市与移动信息化”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于2013年6月23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办。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电子政务中心、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协办,CIO时代网和锐捷网络承办。各部委、各省市特邀嘉宾、CIO班学员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和媒体代表200多人荟萃于此,就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

2、、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热点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院士为大家带来大数据时代的位置服务的主题演讲,他首先提出了问题,智慧城市的第一责任人是谁?李德毅院士同时指出:大数据引发新理念,实践中的研究也许胜过研究中的实践,较多的数据也许胜过较好的算法。大数据成为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精细地图的桥。大数据的作用首先在于体现价值,而不仅仅是发现知识他同时提出,人人都是传感器,从小众到大众,形成群体智能,由下而上也许胜过由上而下。他渊博的学识、幽默的演讲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大家早上好,讲一点智慧城市的事情。刚才姚老师说,一个报告让人家记住一句话就好了,我的一句话是:智慧城市的

3、第一责任人是谁?是市长。 智慧城市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我小的时候,大家都说要建设一个卫生城市,现在我们有太多的口号,平安城市、生产城市、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宽带城市、幸福城市、艺术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健康城市等等,还没列完,各式的城市也很重要。好比说美丽城市、宜居城市、休闲城市、文明城市等!同志们,我们不要太忽悠了! 昨天听到广播,说一个婴儿的奶粉要九个部委发联合文件。我想问:我们的社会怎么了?大家说云计算、物联网好像第一责任人不清楚,我感觉到智慧城市的责任人很清楚,那就是市长,市长是人大任命的,人大是人民选举的。我被邀请在北京市参加一个讨论,我就泼了冷水,因为官员都在想:我当市

4、长了,以后这个城市要变成智慧城市了。你想想市长有这么大能耐吗?你在台上五年、十年北京就变成智慧城市了?你的孩子会在家里踹你的,告诉爸爸不要说大话,会悄悄的提醒你,这是善意的提醒。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一个城市的良心是下水道,当洪水四溢,城市的下水道让滔滔之水悄然排淌,城市回归安详。不幸的是去年北京就发生了“721”事件。一个文学家说良心、智慧,慧字底下是一个心,一个城市良心都没有,哪来的智慧?听说有的城市的下水道是形式上的下水道,没有下水管,下工地检查的时候看不到,良心哪去了? 城市的智慧呢?我是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理事长,我们经常讨论人工智能,讨论智能技术,但我们不敢轻易地讲智慧,在人工智能这个学科

5、里面,有很多没有打开的科学之谜,好比说大脑跟心脏是什么关系?知识一般认为头脑、智慧,知识这一块、技能这一块、智能这一块靠大脑,但是心呢?良心呢?秀外惠中,讲的秀外要惠中,所以你们看看惠中这个词是怎么演化过来的?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又说人的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大家看到一个残疾人用脚写字,用脚做很多活动时,我也觉得脚也是第二大脑。所以从脑科学的状态下,智慧与智能要求更高。 对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的理解,我觉得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先进、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实力雄厚、服务保障完善、科教文化发达、社会平安和谐、市民健康幸福。现在PM2.5叫做冠状物,还有一些人叫做开状物,搞不清楚到底是开状物还是冠

6、状物,我们要想一个系统的方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多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少忽悠一点口号。 我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就是位置服务。云计算使地理信息系统走上飞天之路,本来我们的汽车里面安了地理信息系统,导航,要放一个硬件做载体,现在不要了,把地理信息系统搬到网上去了,所以手机就可以做导航,这就是云计算给各位带来的现实。 刚刚我们举办了“第五届云计算大会”,6月5号到6月8号在国家会议中心,那几天正好下大雨,工程技术人员恪守时间,也是非常让人感动的。云计算定位导航结合,催生位置服务。位置服务无人不用、无时不需、无所不在。1994年美国学者提出了位置服务的时候,三个基本内容:你

7、在哪里、和谁在一起、附近有什么资源。当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SoLoMo,综合了社交、位置、和移动的特点,使得位置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接地气的服务。 大家说地理信息系统,我们所说的早先的地理,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挂在墙上的,印在书上的,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把地图电子化,我们获得了电子地图,于是有了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地图数据,进而把电子地图发展成为了数字地图。随着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普及,人们又把定位系统和地图紧紧结合在理一起,从Google地图到现在每个人走在街上都能看到街景,变化够快,多实在。位置衍生服务就是摇一摇、扫一扫、照一照,摇一摇附近我的朋友们在不在、

8、附近有没有商店和吃饭的地方;扫一扫这个店是什么样子的,拿这个照相机照一照二维码,马上就可以得到优惠卷,或者是给你一个自动的联谊,或者给你一张电子名片。这些技术和手段深刻的影响到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于是又出来了一个新的概念,众包地图,软件的开发不仅仅是在一个公司里,而是在一个开放的社区里,不是在一个单位里面,而是在共同感兴趣的人在网上进行共同兴趣的开发。 手机、汽车等移动设备装载各种各样的地理信息系统、并定期更新地理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国目前存在众多小而散的地理信息产业孤岛,只能满足简单地理要素查询,满足行业的解决方案,跨行业之间的坐标和格式不能互换,数据不兼容,语义不统一,分享难、互操作难

9、。于是,云计算把早先的互联网核心简单、边缘复杂、千人一面的形态,改造成网络丰富、边缘简单、交互智能,尤其是在网络中心的云计算,支持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一个个孤立的地理信息系统走上飞天之路,实现从行业解决方案向云计算的转型。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到了尾声,跨行业的解决方案站到了行业之外,看到的行业成为了时尚,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跨越界限、柔性重组、共享价值。 云计算走过了理念清晰、操作模糊、八仙过海、云里雾里的一段路程之后,已经成为了我国信息行业当前的主旋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意想不到的改变,正越来越深入地服务于各式各样的小众,甚至改变整个大众的社会交互形态,位置云首当其冲。我们过去的企业

10、服务大众、服务公众,现在要想服务大众,首先要服务小众,没有成千上万的小众,服务大众是一个空话。以前我们是粗放式的服务,叫做大河有水小河满,现在我们是精细的服务,叫做小河有水大河满。 谁是中国位置服务的领头羊呢?哪一家企业、哪一个地区、哪一个城市是位置服务的领头羊呢?北京是位置服务的领头羊吗?北京是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试点城市,“智慧北京”的口号提出来了。在这里提出了衡量位置中心的五个外在指标:电力消耗、带宽支持、覆盖范围、注册用户量和衍生服务能力。我通常给出了位置服务的五个内在指标,时间上要连续,365天每天不能间断,每小时、每分钟不能间断,要有四个九的可靠度。我们现在的电力供应就是四个九的可靠度

11、,四个九可靠度就是一年365天,停电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我们到哪里找这样的位置服务中心?汽车在路上跑的时候,飞机在天上飞的时候你位置服务中心要给我位置服务的,要给我导航的,空间无缝、精度要多样,技术要可靠。 我这里讲一个典型的位置服务的云计算案例,叫做定位精度校正服务中心。大家知道天上有北斗,有GPS,地上有基准站,还有移动通信的基站,还有好多的车,各式各样的电器、房屋等等。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定位精度校正服务中心,当我们一个个体的手机,有GPS接收机,从GPS收到一个精度、纬度和高度的信息,这个误差是25米,25米是什么误差?是军方误差,最大的误差是多少?是75米。实际上我们拿着手机的GPS,如

12、果没有校正的话,通常在100米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在主路上,他说在辅路上,我们在辅路上,他就说在沟里一样。那么怎么办呢? 如果有一个定位精度校正服务,手机就可以把得到的位置服务,精度、纬度、高度发到服务中心,一个短信一毛钱,定位精度校正服务中心根据它的基准站,例如北京,北京有15个基准站,每个基准站上都有他已经知道的精度、纬度和高度,于是进行一个差分计算,把计算结果还给手机用户,又是一个短信息,一毛钱,两毛钱的结果就使得手机得到了在所在位置的精度、纬度、高度,从原来的100米提高到1米。这是一个什么情景?两毛钱就可以知道1米精度的误差服务,这个世界真的变样了。假如我们跟老年人做一个手

13、机环,他们是接收机,自动接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知道老人现在在什么精度、纬度、高度,误差不超过1米,这解决了多少问题啊?我们现在有很多老年人得了老年痴呆,记性不好,走散了。我们曾经出动很多人找一个干部的老太太,现在把这个环套上,我们叫做黄环运动,老人就不用那样痛苦,找不到家。如果把这个给小孩子带上,那么家长就会知道小孩子是不是在马路上乱跑。我们的社会很多人需要这样的服务。 当然,跑动的汽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定位导航服务,所以我说刚才的五个内在指标,如果现在北京或者宁波,或者杭州能够有这样一个定位精度校正服务多好?如果你觉得不够,咱们的手机是双操作的定位接收机,GPS、基准站等都能相互互通。如果大家

14、移动的精度服务,我觉得这个精度还可以往高里做。 定位精度的校正需要复杂的计算能力、海量的存储能力和丰富的交互能力,如果不放在网上做这件事,而放在手机上,放在端设备,那么手机端设备要多大呀?这就是为什么要搞云计算,从这个案例里可以看得出来,云计算是不可阻挡的高新技术,现在说云计算是忽悠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最近这几年,我一直在做智能驾驶,我们想让汽车改变早先的由人工驾驶的状态,我认为智能驾驶在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示范地位。没有位置服务,何谈智能驾驶?因为没有人导航,没有智能驾驶,驾驶员就不可能在车上干更多的事情。车子为什么一定要联网?只有把驾驶员从驾驶的低

15、级劳动中解放出来,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没有车联网哪来智能交通?没有智能交通哪来智慧城市?所以我说我们要实干性,从一点一点干起,把车子联网,把电机联网,把消防水龙头联上网,一个一个的去做。 智能驾驶这件事情宏观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个结构化的道路智能驾驶,第二个半结构化道路智能驾驶,第三步非结构化道路智能驾驶。当前,我们正在做第二步。智能驾驶并不是很新鲜的事,我们的车上已经有不少智能驾驶的东西,比如说自动巡航,当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转到自动巡航,脚不动弹手动弹,手不动弹脚动弹,或者从事故预警开始,当我们自动倒车的时候,超声雷达发出一个声音,不能再倒了,也叫智能驾驶,只不过没有跟刹车直接联系在一起而已。

16、我们希望今后的汽车应该是一个云式机器,会记忆、会对话,你开了十遍、二十遍、一百遍从家到单位,第101遍汽车说我会开了,会学习、会记忆。 我们希望这个车是节能的,不能因为智能而不节能。还要个性化、自学习,驾驶员是一个菜鸟,学习到这个机械也是个菜鸟,也是个飙车手,这个社会还是要有个性化的。有了这样的手段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机器人来计算路程,从北京到天津每个人都要开车,每辆车前面都要有100米左右的路程距离,浪费太大。如果把两辆车、三辆车变成一个公共火车,只要第一辆车占用路程,后面可以节省路程,这样多好。像我们现在首长出门,道路要封锁,封锁占用了老百姓太多的路程。能不能又能保证老百姓的行车安全,又不占用老百姓的路程。 驾驶是快乐的享受,但我们希望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两种状态会长期共存、相互补充、自然交换。我们并不把重点放在道路信息化上,因为每个红绿灯发出信号,告诉驾驶人要改动道路。而道路环境信息化,依靠车路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