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665034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2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内容:掌握土中两种应力(自重应力以及各种荷载条件下的土中附加应力) 计算方法。 学习基本要求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掌握矩形面积均布荷载、 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荷载等 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3.1.2 3.1.2.1 土层自重应力 3.1.2.2 基底压力 3.1.2.3 土中附加应力假设地表面是无限延伸的水平面,在深度z水平面上 各点的自重应力相等且均匀地无限分布,任何竖直面和水 平面上均无剪力存在,故地基中任意深度z处的竖向自重 应力就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土柱重量。 3.1.2.1 土层自重应力一、竖向自重应力竖向

2、自重应力: cz = z自重应力数值大小与土层厚度成正比当地基有多个不同重度的土层组成时,则任意深度处的竖向自 重应力可按应力叠加的方法求得:天然地面11zzcz cz= z 土体中任意深度处的竖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的有效重量天然地面z1z2z33 2 1 水位面1 z1 1 z1 + 2z2 1 z1 + 2z2 + 3z3 说明:1.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 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 土层考虑浮力作用采用浮 重度2.非均质土中自重应力沿 深度呈折线分布 土当地基由多个不同重度的土层(成层土)时:静止侧压力系数是 小于1的系数,一般 在0.5左右天然地面z二、水平向自重应力土在自重作用下

3、不仅产生竖向自重应力,同时也产生水平自重 应力。其水平自重应力的数值大小是随着竖向自重应力 变化而 变化。自然界中的天然 土层,一般形成至 今已有很长的地质 年代,它在自重作 用下的变形早巳稳 定。但对于近期沉 积或堆积的土层, 应考虑它在自应力 作用下的变形。地 下水位下降浮力消 失自重应力增加该 自重应力相当于大 面积附加均布荷载 能引起下部土体产 生新的变形,属于 附加应力。地下水位升降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a)地下水位下降;(b)地下水位上升三、地下水位变化对自重应力的影响例3-1:某地基土层剖面如图所示,试计算各土层自重应力分布图。【解】 kN/m27.8516.7541.0587.9

4、5187.95266.35淤泥层底 3.1.2.2 基底压力基底压力:建筑荷载在基础底 面上产生的压应力,即基础底 面与地基接触面上的压应力。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力 分布规律基底压力 简化计算 地基反力:地基支撑基础 的反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 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分析地基中应力、变形及稳定性的 外荷载计算基础结构内力的外 荷载重要的工程意义建筑物荷重 基础 地基在地基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 生的压力(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一、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地基土性质 (2)接触压力的 大小影响因素地基和基础的刚度荷载大小基础埋深1、(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1)柔性基础,基础刚度较小,对地基变形没有抵抗

5、能力 。地基与基础二者变形协调一致,因此基底压力分布均匀 ,按平均压力考虑。(柔性基础基底压力分布) 例如:油罐 土坝荷载 反力 变形地面2、 基底压力分布形式荷载 反力变形地面(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分布)例如:箱形基础 混凝土坝(2)刚性基础刚度较大, 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所以变 形不均匀,出现马鞍形、抛物线形、钟形等。式中 Fk 作用任基础上的竖向力设计值(kN); Gk 基础自重设计值及其上回填土重标准值的总重(kN);Gk=GAd ,G 其中为基础及回填土之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但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去浮力,即取10kN/m3;d 基础埋深,必须从设计地 面或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

6、算起(m); A 基底面积(m 2),对矩形基础Alb,l和b分别为其的长 和宽 。对于荷载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条形基础,取单位长度进行基底平均 压力设计值p(kPa)计算,A改为b(m),而F及G则为基础截面内的相应值 (kN/m)。1. 轴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二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eL/6, 应力重新分布eL/6, 应力重新分布:基底压力三角形分布eL/6, 应力重新分布: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建造前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 早已结束。因此,只有基底附加压力才能引起地基的附加应 力和变形。=-轴心荷载时:偏心荷载时:三 基底附加压力基底附加压力是考虑基

7、础有一定埋 置深度,对天然地基而言开挖基槽相 当于卸去一部分自重应力,即:cz= d例3-2 :某基础底面尺寸l=3m,b=2m,基础顶面作用轴心力 Fk=450kN,弯矩M=150kN.m,基础埋深d=1.2m,试计算基底 压力并绘出分布图。例3-3:某轴心受压基础底面尺寸l=b=2m,基础顶面作用 Fk=450kN,基础埋深d=1.5m,已知地质剖面第一层为杂填 土,厚0.5m,1=16.8kN/m3;以下为黏土,2=18.5kN/m3 ,试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应力。基础自重及基础上回填土重【解】 1、定义地基附加应力是由新增加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 的应力。是引起地基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

8、因。 3.1.2.3 土中附加应力2、基本假定地基土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的线性变形体,而且在深 度和水平方向上都是无限延伸的。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弹性理论推导的。基本概念附加应力分布特点 :1、在任意深度同一水平面上附加应力不等,中心线上附加 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但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广。 2、附加应力随地基土深度增加 其数值逐渐减小。 xyPyzxrRM(x,y,z,)qdsxdsydszdtxydtxzdtyxdtzxdtyzdtzyzWO一、竖向集中力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布辛奈斯克用弹性理论解答建筑荷载主要以竖向荷载为主,故只考虑竖向应力。a-集中力作用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查表3-1。

9、集中荷载产生的竖向附加应力存在着如下规律: 1.在集中力P的作用线上,沿P作用线上 的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2.在r0的竖直线上, 从零逐渐增大,至一定深度后又随着z 的增加而逐渐变小。 3.在z为常数的水平面上,随着深度z的增加,集中力作用线上的 减小,但随r的增加而逐渐减 小。 若在空间将 的点连成曲面,就可以得到 的等值线,其空间曲 面的性状如同泡状,所以也称为应力泡。的分布的等压力线土中应力的概念: 即集中力P在地基 中引起的附加应力 ,在地基中向下、 向四周无限扩散, 并在扩散的过程 中应力逐渐降低。叠加原理由两个集中力共同作用时,地基附加压力扩散产生叠加现象 ,如下图。P1zP2

10、ab两个集中力作用下 z的叠加由此可见,相邻荷载距离过近相互之间压力扩散叠加使附加 压力增加并重新分布,从而引起相邻建筑产生附加沉降。对于矩形基础,基底压力可视为矩形荷载面。在矩形面积(lb) 上作用均布荷载p,计算矩形面积中心点下任意深度z处M点的竖 向附加应力z值,可从下式解得: 二 、 竖向矩形均布荷载下地基附加力 1、矩形均布荷载角点下土中附加应力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简称角点应力系数,可查表3-2得到。ac2 角点法的应用(1) M点在矩形荷载面以内 (2) M点在矩形荷载面边缘 (3) M点在矩形荷载面以外 (4) M点在矩形荷载面角点外侧注:M点为地基中任意一点

11、在基底平面上的投影点。角点法具体做法: 通过M点做一些相应的辅助线,使M点成为几个小矩形的 公共角点,M点以下任意深度z处的附加应力,就等于这 几块小矩形荷载在该深度处所引起的应力之和。(1)m点在矩形荷载面以内z(acacacac)p0(2)m点在矩形荷载面边缘z(acac)p0(3)m点在矩形荷载面以外z(acmecg+acmgbf- acmedhacmhaf)p0(4)m点在矩形荷载面角点外侧z(acmechacmedgacmfbhacmfag)p0z=4acp0 将矩形荷载面分成四块,使中心点O成为四块小矩 形荷载面的公共角点。然后先求出其中一块矩形荷 载,在基础中心点下任意深度处的附

12、加应力,再乘 以四倍 。其表达式为:2、矩形均布荷载中心点下土中附加应力 3、竖向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计算条形分布荷载下土中应力状计算属于平面应力问题,对路堤 、堤坝以及长宽比lb10的条形基础均可视作平面应力问 题进行处理。 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 :asz-条形均布荷载作用下竖向 附加应力分布系数,查表3-3(1) 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性; (2) 在离基底不同深度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最大,随着距离中轴线愈远愈小; (3) 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之下沿垂线方向的任意点,随深度愈 向下附加应力愈小。 均布条形荷载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例3-4:如图所示,荷载面积2m1

13、m,p=100kPa,求A,E, O,F,G各点下z=1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并利用计算结果说 明附加应力的扩展规律。 (1)A点下的应力 A点是矩形ABCD的角点, 由表2-2查得acA=0.1999, 故A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为:(2)E点下的应力 E点将矩形荷载面积分为两个相等小矩形 EADI和EBCI。任一小矩形m=1,n=1,由表3-2查 得acE=0.1752,故E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为:【解】 (3)O点下的应力 O点将矩形荷载面积分为四个相等小矩形。任一小矩形 m=1/0.5=2,n=1/0.5=2,由表3-2查得acO=0.0.1202,故O点下的 竖向附加应力为:(4)F点下的应力 过F点做矩形FGAJ、FJDH、FKCH和FGBK。设矩形FGAJ和FJDH的 角点应力系数为ac;矩形FGBK和FKCH的角点应力系数为Kc故G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为:(5)G 点下的应力 过G点做矩形GADH和GBCH。分别求出它们的角点应力系数为 ac ac故G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为:将计算结果绘成图;将点O和点F下不同深度的z求出 并绘制成图,可以形象的表现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