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8647455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0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选修教材与 选修模块教学 概论:人教版选修教材与选修模块教学一、选修模块教学的依据和目标 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选修)的 几 个纬度 三、漳州市选修模块教学几个学段的回顾一、选修模块教学的依据和目标 1开课依据 “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 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 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 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 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 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 2 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 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该在

2、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 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 获得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中语文选修课程 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 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 论著研读。 二、新课程背景下选修模块教学的几个纬度第一,落实课程目标。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高中语 文教学大纲的区别;课标教材与一般教 材的区别。 2必修模块教学回顾 必修模块的教学: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 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 力。选修(1)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对于 选修课程的要求,把它的目标根据教学实 际作较为具体的分解,使之更具有操作性 。 (2)把深入

3、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 材,充分开掘教材的价值作为落实课程目 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二,切合教学实际主要是学生的需求。 选修课任务重、内容重要,如诗歌与散文系列 : 1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 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 2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 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 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 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 每一条都关系着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时间紧 教材难度大、难易读不易定位。 创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 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 因此,重

4、视学情、研究学情,尽可能地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是我们教 学工作的重点和力求达到的目标。 第三、考虑教材的编写意图。渭南 1文章写作与修改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4先秦诸子选读 5语言文字应用 可以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确定每一单元 的教学目标。 第四、关注高考的发展方向。 国家考试中心的新课程考试大纲对 于各省制定考试说明的约束力。 新课程高考四省区新课程试卷简析 “迈小步,不停步,稳步前进。” 通过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力求贴近高 考的要求: 1选定教学内容;2难易度控制;3 课后练习的沿用与改造。 第五、适合课堂教学要求。 讲究精要 ,建设节约型课堂 敢于取舍,教什

5、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处理好“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 究式的学习”与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的关 系。 重视文本学习,防止“泛语文化” 虽是选修,但必须是语文,不管哪个系 列,什么专题,都要抓住其工具性,作 为语文来教和学。同时也注意人文内涵 。(温儒敏) “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的教材内容的沿 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 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 施中对课程内容(正的或负的)的创生” (王荣生)它山之石(漳州选修课开设情况)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 应用、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 作品选读、先秦诸子选读 创造性使用教材 设置导读提纲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时间安排 1、高一时每周六节课腾出其中一节上选修 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 2、高二上学期的后半段即期中考后及高一暑 假补习上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3、高二下学期的前半段上选修中外传记作 品选读 4、高二下学期的后半段及暑假补习及高三前 一个月9月上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穿插小部 分的中国小说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