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

上传人:luoxia****01829 文档编号:4864713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从田野中走来的竹根雕艺术大师自找打铁匠定制全套雕刻工具,刻苦自学竹根雕艺术 今年 53 岁的周秉益,1964 年出生于浙江象山县大徐镇一个普通农家。周秉益童年 时代就喜欢画画,也许受做木工的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尤其对中式家具上的各种雕花感兴 趣。 上世纪 80 年代初,象山县文化馆开办了当地第一期美术培训班,授课老师中有宁波 市的油画家陈继武。已经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的周秉益,因有较好的美术功底,参加了这期 培训班。短短几个月下来,周秉益的专业课成绩在培训班数一数二。但他毕竟只有初中文 化,培训班的很多学员后来去考美院了,而他只得回家务农。 不过,这次培训的经历,让周秉益

2、与竹根雕结缘,也因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 县文化馆有一家工艺美术品公司,象山最早一批搞竹根雕的高手郑宝根、何幼真等都在这 里。当周秉益第一次看到那些神奇的竹根雕作品时,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后来,他找打铁 匠定制了全套的雕刻工具,开始了自己的竹根雕从艺生涯。 竹根雕,就是利用毛竹的竹根天然形B,通过艺术构思,雕刻成各种造型生动的工艺品。仅有美术基础知识的周秉益,通过刻苦摸索,从零开始自学竹根雕技艺。他买来 书自学人体解剖学、运动学、色彩学、美学,还把父母兄弟、乡亲作为画肖像的对象。为 了增强雕塑的造型能力,他用橡皮泥反复练习。如此苦心钻研一段时间后,周秉益的竹根 雕渐渐小有名气。 那时的周秉益是

3、个自由职业的文化“打工者”。他有时去工艺美术品公司教学徒;有 时去山间野外遍寻原料,为工艺美术品公司做计件竹根雕产品;有时行走乡间,为寺庙里 佛堂雕刻佛像金身 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象山县涌现了许多生产竹根雕工艺品的企业,象山也被誉为 “中国竹根雕之乡”。周秉益和他的姐夫一起,创办了一家特种古董工艺雕刻厂,主要为台 商生产定制的佛龛。那时,周秉益创作了老寿星、观音等许多传统题材的竹根雕作品,每 年拿去广交会上销售。后来,因这类产品不再畅销,许多从业者另谋出路。1994 年,周秉 益与人合股,在县城开了一家滨海娱乐中心。此后几年,他虽然也断断续续做了几件竹根 雕,但只是偶尔为之。 几年下来,娱

4、乐中心的经营走上正轨,周秉益不用在这上面多操心了,但他总感到 心里空落落的。这“空”的原因,是因为他与竹根雕创作渐行渐远。 1999 年,周秉益在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番深思之后,重新拿起了刻刀,开始了专业 的竹根雕创作。当年,他就收获了成名之作红颜 。这件作品在 1999 年浙江根艺展上荣 获金奖,在 2003 年第 8 届中国根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刘开渠根艺奖”金奖。 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竹根雕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 竹根雕创作过程中讲究的是手、眼、心并用,而在周秉益看来,要创作一件满意的 作品,最关键还是在于立意。他说,竹根雕从选材、立意、意象产生,到构思布局、取舍、 打胚、修光

5、、调整统一、抛光上油,创意的灵魂最重要。他认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力, 就是造型与题材的创新。当然,这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一些传统题材的竹根 雕作品上,周秉益追求的是传统艺匠的“工”、 “意”,也就是刀法的运用、线条的流畅、雕工 的精美。而他的一些现代作品则更讲究形式上的美感。他辩证地提出竹根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雕而不雕,不雕而雕”、 “绝处求生”和“心雕”。在创作实践中,他还自创了竹根 雕局部施雕法、乱刀法、内结构雕法和大写意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竹根雕艺术风格。 2006 年,周秉益被评为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第二届中国根艺美术大师、高 级工艺美术师,成为象山竹根雕创作的

6、领军人物之一。 多年来,周秉益创作的 50 余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和国际性展览评比中获奖。他 不仅是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得主,还是中国根艺美术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传统工艺美术“天工奖”金奖得主,许多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 艺术馆和海内外名人行家收藏。2008 年,中央电视台 9 套专题报道了周秉益的艺术创作经 历。2010 年,周秉益的竹根雕作品警 刻舟求剑 松林雅集等入选上海世博会展出。 他还多次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省市有关部门推荐为文化使者,赴以色列、希腊、阿 曼、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作品展示和技艺表演。 周秉益坦言,自己是从泥土里跌打滚爬出来的,更是“绝处求生”的艺者。所谓“绝处 求生”,就是像他这样的出身从事艺术创作,在摸索的过程中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他表示, 从事竹根雕创作,需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做到从内容、形式、技艺不断创新。 现在,周秉益已带出很多年轻人从事竹根雕创作。他目前最想做的就是沉下心来, 创作 100 件能体现自己创意和水准的作品,然后办个竹根雕艺术陈列馆,让更多的人来了 解竹根雕这门艺术,感受其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