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

上传人:luoxia****01827 文档编号:48647136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从科技空白国到世界创新强国中国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科技空白国转变成为世界知 识创新大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知识发展之路和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科技实力持续迅速上升,改变了世界科技格局。1978 年之前的中国是世界科技 革命和科技全球化的“边缘化者”,也是“落伍者”;而后中国不仅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经济 革命,而且也发生了一场持续的科技革命,成为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加入者”;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科技新兴国家”,中国又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活动,迅速成为“世界科 技大国”。从过去信息化的落伍国,到现在的信息化大国再到未来的信息化强国。从过去的

2、 高技术产品小国,到高技术产品进口大国,再到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 与世界性的科技革命的 200 多年的历史相比,中国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从一 个“一穷二白”的科技空白国转变成为世界知识创新大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知识发展之路 和自主创新之路。这来源并继承于毛泽东 1965 年所提出的跨越式发展和自主创造发明的思 路。他指出:“敢想敢做,打破常规,凡是世界上已有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要尽可能设法 采用,世界上没有的,也应当创造发明。我们在科学技术上,不仅要赶上六十年代以及将 来七十年代的世界水平,并且要用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超过世界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 个具有世界第一流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3、”这里我们概括为如下重要经验: 一是中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政府在国家创新方面的领导作用,国家 制定十分明确的科技现代化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进行重 点科技攻关,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等公 共知识的资助强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创新积极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 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鼓励十多亿人共同参与创新,有效发挥中国特有的巨大的规模效应与乘数效应。 三是充分利用后发国家的优势,通过对外开放,积极

4、吸引外资,鼓励跨国公司来华 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技术的外溢效应,通过直接引进技术、进口技术资本,有效地利 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学习、技术模仿、技术消化、技术扩散与转移来实现快 速的知识追赶。 四是中国比较自觉地鼓励自主创新道路方式,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仅加速了知识追赶,而且在追赶显示了超越与领先。为什么 中国在科技实力方面追赶美国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自己的理论解释就是中国的科技能力 的提高有一个过程,先是实行“拿来主义”方针,主要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是本国鼓励 技术再创新,包括引进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再是提出技术自主创新。 党的十八大

5、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意味着中 国进入全面创新时代、全民创新时代。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言:“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 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 强国。 ”可以预见,到 2020 年中国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强国。 就如同在历史上中国对人类做出了“四大发明”的贡献一样,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这包括绿色创新、知识创新、信息创新和文化创新。 (胡鞍钢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 院院长;鄢一龙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