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

上传人:luoxia****01828 文档编号:4864712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从英语语言特点视角解读英语长句翻译摘 要:在英语翻译当中,一些短句相对而言翻译起来较为简单。但是英语当中 的中长句翻译更加偏向于对语法和字词句的理解,加之其与汉语在翻译方式以及语法构成 上差异较大,因此时常出现翻译难题。文章从英语的语言特点出发来分析英语当中长句的 翻译方法,帮助翻译者探索如何更高效率以及准确翻译英语长句,从而帮助学生或者学者 更加轻松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英语语言特点;英语长句;翻译 翻译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活动,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语言障碍,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 打破社会和语言的局限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语言表达的方式以及翻译的内容尤其重 要。

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与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力求沟通上的无障碍以及文 化的激烈碰撞。因此,需要保证翻译质量,将中长句作为英语翻译的重点和突破口,以此 来解析并发现英语长句当中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英语语言的魅力。 一、英语语言特点分析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以及一些具体的构成方式,想要翻译以及学好一门语 言,就需要根据语言的特点来掌握相关知识,要注意翻译当中存在的一些具体细节和经常 性遇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对细节的把握,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 提高自己的知识学习含金量。在翻译英语中长句的过程中,可以将以下两点作为突破口。 1.英语语言的树状表现特点 一

3、般情况下,全句主要是用主谓结构作为整个句子当中最基础以及最基本的句型, 以此为延伸所展开的诸多句型构成英语句子的基础。我们通过对诸多主句延伸出的细节进 行分析,将句子当中的短语和从句以及分句等逐渐添加到英语的主句中,不再将简单的句 子进行扩展和延伸,从而发展成复杂的结构。也就是说,将复杂的句子简单化,根据其大 的分支和小的分支进行梳理,以此为特点,来将长长的句子层层简化,最终明确句子当中 的主要含义以及主谓结构。 2.英语语言的形合特点 所谓形合特点,就是指英语的语言组成手段。所谓手段,就是句法,即将一些词汇 和句子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其中就需要一些巧妙的连接词、介词等,如 and,but,be

4、cause,so,or,unless,however,of,in,with 等。 二、常用的长句翻译方法 进行长句翻译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一道工序就是将其顺序进行简单梳理。英语句子 当中存在许多动作,而这些动作都是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逻辑性的,它与汉语的表达方式 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层次的梳理。将它们梳理清楚之后,再进行 组装拼接,就像拼积木一样。英语当中有一些从句,它可能要从后面开始往前翻译。我们 只有掌握了具体从句的意思,然后将其与中文的表达方式相互对照,才能够理顺它们之间 的关系,从而找到句子翻译的套路,顺利进行翻译,完美地将句子展现出来。比如这个句 子:You must

5、 fix in mind the sym-bols and formulas,definitions and laws of physics,no matter how complex they may be,when you come in contact with them。 这个长句当中包含了三从句,根据这三个从句的具体含义,首先将从句进行梳理,然后再根据它们的状态与连接词进行对照,就知道它们在汉语当中翻译的位置正好相反,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翻译。再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还需要改变句子的序法。所谓序法,就 是一些句子当中习惯将重点内容放在前面,而分析放在后面,因此在用汉语表达

6、的过程中, 就需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梳理,表现出句子的主题。这一点也是由于存在语言文化差 异,学习者需要长久的经验累积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知识点。 总之,英汉句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了解这些差异性,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比如 有些英语句子的结构在用中文表达的时候显得较为松弛,逻辑关系需要通过排列顺序来进 行疏通;而英语当中更加注重形式,与中文的理解稍有出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汉 语的语句就像是流水,不用那些连词就能将行文表现得更加通俗易懂;但是英文句子则更 像是竹节,不可缺少连接词,连接词的加入能够使句子更加通顺,表现出连接上的严谨性。参考文献: 1Dean,N.Logic and LanguageM.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Ltd,2013. 2Levinson,S.Pragma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