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

上传人:luoxia****01830 文档编号:48647120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从涂鸦中寻求视觉传达的创作灵感摘要:视觉传达这一术语的流行始于 1960 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 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 告牌等传播媒体。设计者能够通过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观众设计的时代特征以及丰富的内 涵。 关键词:涂鸦 视觉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当今信息社会,以计算机科学为标志的数字多媒体技术 给广告设计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气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必须承认, 当下备受信息时代的经济利益的驱使,视觉传达产品的本身艺术价值被严重弱化或虚化。 面对不容回避的挑战,当代视传设计者要不忘

2、初心,既要追求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品位, 还要凸显时代赋予的责任。 视觉传达设计的最高境界是“抓人眼球,内涵丰富,过目不忘”。因此,一切呆板的、 程式化的、肤浅的视传作品将与时代格格不入。涂鸦这门艺术形式简洁明快,新颖脱俗, 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它与视觉传达设计有机融合,无疑将给视传设计 领域带来一股清新的潮流。 一、涂鸦的历史 最早的涂鸦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壁画。但作为街头艺术的涂鸦,最早产生 于美国上世纪 60 年代。有一位住在美国华盛顿,名叫德米特里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 在一次送货的途中,随意涂写自己的绰号“Taki183”,这个无意而为之的作品,竟有幸登载 在

3、 1971 年的纽约时报上。也使涂鸦(GRAFFITTI) ,这个来自希腊文“书写”与意大利 文“刮痕”的俚语成了一个艺术名词,街头涂鸦这门艺术就此开始。 涂鸦内容包括文字、卡通人物、政治口号,乃至宗教与神怪形象。涂鸦绘画起初并 不为艺术界所注意,大部分情况下,它处于一种自我滋生自我欣赏的低迷状态,直至上世 纪 80 年代前半期,涂鸦艺术才异军突起,成为纽约画派最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 二、我国涂鸦艺术的起源 大约在 1996 年,随着 HIP-HOP 热潮的涌入中国,作为街头文化的一部分,涂鸦率 先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初露端倪。那时候这种涂鸦艺术形式,抑或俗称 的“小广告”,是市

4、容市貌的毁容罪魁,令城市管理者头痛不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涂鸦 也经历了完美的蜕变,艺术搭台商业唱戏,珠联璧合。它不仅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城 市的变迁,也为城市的美化平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由于涂鸦艺术来源于美国,所以中国 的涂鸦带有抹不掉的美式风格的痕迹。形式多为一些变化字体的英文和美式的卡通。中国 一些涂鸦创作者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中国涂鸦需要富含中国的文化元素,凸显本民族特 色的风格。他们认为,涂鸦本身是一种普世艺术,需要从原汁原味的生活中提炼艺术元素。 朋克精神的放荡不羁和青春与热血的激情,应该是涂鸦创作的主旋律。 三、我国涂鸦艺术的发展 涂鸦艺术一经引入中国,犹如一粒种子在最适合的季

5、节、最适宜的土壤里孕育生长, 繁衍生息。 起初,涂鸦这门艺术形式在中国尚属小众艺术。但其本身灵活的创作形式和艺术价 值给这门艺术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无法被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取代。大有由弱渐强,不断 壮大之势。 北京的 798 艺术区,是涂鸦爱好者的天堂。798 墙头的涂鸦秉承了涂鸦艺术的原始 风貌,涂鸦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或喜悦或愤懑或焦躁或困惑等很传神地流露于笔端,既 有“风景这边独好”的雅致,也有“厕所文学”的味道,让人对“阳春白雪”与“下里巴哈”可以兼 容奇妙的遐想。 上海的莫干山路 200 米的沿街墙壁上,布满了各色涂鸦作品。这些充满灵性、风格 迥异的涂鸦作品展示着创作者的才华和理念,同

6、时也为上海平添了几许国际大都市的独特 韵味。 涂鸦在广州的越秀南路也大放异彩。南粤的灵秀自然天成,诱人留恋往返。涂鸦的 横空出世,精制的南粤锦上添花,宛若天上人间。 涂鸦艺术在中国的强力发展,不仅体现在受众的人广,更在于拔尖人才的层出不穷, 后生可畏。一位来自广东顺德,名叫陈英杰的 91 年出生的小伙子,他的涂鸦作品震惊了整 个世界。他年纪不大,但涂鸦造诣非凡,已自成一派,把美式街头涂鸦和中国画的艺术精 髓巧妙融汇,用“中式涂鸦”技巧进行表达,深邃的艺术内涵惊艳了全世界。从佛山街头到 世界各地,他用挥洒泼墨的才情,给许多城市带去了惊喜。由于其作品的魅力四射,许多 大牌商贾纷纷与其合作。在他的助

7、推下,越来越多的融入中国元素的涂鸦作品被迅速传播 到世界各地,抢尽风头,大有后来者居上的霸气。 四、视传人的担当 尽管涂鸦在艺术的百花园中不是娇艳可人的那朵奇葩,但她自强不息,不争奇斗艳 的品质,依旧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让人怜爱不已。 众所周知,任何术门类,都有专业与草根之别。两者的优劣很难清晰界定。客观地说,两者应该是各有千秋。当我们崇拜学院派难出其右的时候,高手在民间的呼声却犹 然在耳。 作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未来从业者,我们必须摒弃“学院派”固有的“规范有余, 创新不足”的弊端,推崇返璞归真,在普通的生活中去扑捉创作灵感。在看似不经意的涂鸦 中,寻觅创新的灵感,灵动的元素,并用视传的现代表现手法进行细腻的表达。在“草根派” 与“学院派”中识别、遴选强大的单组基因,用感悟与灵感做强大单组份基因的重组的粘合 剂,繁衍出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被大众喜闻乐见,广泛接受和认可,并从众如流。 (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