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644172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九九 章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概念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第一节第一节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血液单核细胞:血液 3%-8% 3%-8%胞浆富含酶类胞浆富含酶类巨噬细胞:组织器官巨噬细胞:组织器官黏附玻璃和塑料黏附玻璃和塑料中性粒细胞一、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一、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1 1、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通过通过膜受体识别膜受体识别(1) (1) 非调理性受体非调理性受体(模式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PRR)直接识别某些特定相关分子模式结构直接识别

2、某些特定相关分子模式结构( (病原体病原体 、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等表面、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等表面) )(2) (2) 调理性受体调理性受体FcR FcR:Ag-IgG-Ag-IgG-FcRFcR- M- MCR CR:Ag-C3bC4b-Ag-C3bC4b-CR1CR1- M- M非调理性受体甘露糖受体病原体细胞壁糖蛋白和甘露糖和岩藻糖清道夫受体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G-菌脂多糖G+菌磷壁酸磷脂酰丝氨酸Toll样受体(TLR110)TLR2 G+菌肽聚糖和磷壁酸脂蛋白 脂肽 酵母多糖TLR4 G+菌磷壁酸 HSP60 杀伤、消化和清除杀伤、消化和清除(1) (1)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氧依赖性杀菌系统 反

3、应性氧中间物反应性氧中间物( (ROI)ROI)系统:系统:OO2 2 、OO 反应性氮中间物反应性氮中间物( (RNI)RNI)系统:系统:NONO、胍氨酸胍氨酸(2) (2) 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氧非依赖性杀菌系统酸性酸性pHpH、溶菌酶、防御素等溶菌酶、防御素等(3) (3) 异物的消化清除异物的消化清除多种酶消化降解,胞吐排出或递呈多种酶消化降解,胞吐排出或递呈2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M MMaMa通过膜通过膜CKRCKR结合结合 MCP-1MCP-1、CSFCSF、IFN-IFN-分泌趋化性分泌趋化性CKCK:巨噬细胞炎症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MIP-1/)M

4、IP-1/)、 单核单核- -巨噬细胞趋化性蛋白巨噬细胞趋化性蛋白-1(-1(MCP-1)MCP-1)、IL-8IL-8等等 分泌促炎性分泌促炎性CKCK:IL-1,6IL-1,6,TNF-TNF-,PGEPGE、白三烯白三烯 B4(LTB4)B4(LTB4)、PAFPAF等等炎性介质炎性介质 分泌分泌IFN-/IFN-/和多种胞外酶和多种胞外酶类:类:溶菌酶、胶原酶溶菌酶、胶原酶 等等3 3、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MaMa:释放毒性物质破坏释放毒性物质破坏分泌分泌TNFTNF诱导凋亡诱导凋亡ADCCADCC杀伤杀伤M- M- 抗原降解产物抗原降解产物 胞吐胞吐

5、 B B M M T T第一信号第一信号( (抗原信号抗原信号) ):M M*MHC*MHC/ /:AgAg肽肽T T*TCR-CD3*CD8/CD4*TCR-CD3*CD8/CD4 第二信号第二信号( (协同剌激信号协同剌激信号) ):M M*B7(CD80/CD86)CD28 * *B7(CD80/CD86)CD28 * T T4 4、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加工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5 5、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IL-1:促T、B等增殖分化TNF:促CTL活化、增殖分化IL-6:促B、T等IL-12、18:促T、NK等IL-10:抑制NK、

6、 MM等等DC概念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专职APC特异免疫应 答的始动者(详见第14章)第二节第二节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概念概念:是一类无需抗原剌激,不受是一类无需抗原剌激,不受MHCMHC限限 制,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制,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 、病毒感染细胞等)的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的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监视、早期抗感染和免疫在机体免疫监视、早期抗感染和免疫 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ature killer cell, NK)nature killer cell, NK)表面标志表面标志特异标志特异标志TCRTC

7、R- -、mIgmIg- -、CD16CD16+ +、CD56CD56+ +低亲和性低亲和性FcFcR RADCCADCC靶细胞靶细胞- -IgG-NK IgG-NK CD2(LFA-2) CD2(LFA-2)CD11a/CD18(LFA-1) CD11a/CD18(LFA-1)一、一、 NKNK表面与其杀伤活化和表面与其杀伤活化和杀伤抑制有关的受体杀伤抑制有关的受体( (一一) ) NKNK表面表面识别识别HLAHLA类分子的类分子的活化或抑制活化或抑制性性受体受体由两种不同的家族分子构成:由两种不同的家族分子构成: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ki

8、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KIR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 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KLRKLRqq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 ( KIR KIR ) )抑制性受体:抑制性受体:KIR2DLKIR2DL和和3 3DLDL,含含ITIMITIM活化性受体:活化性受体:KIR2DSKIR2DS和和3 3DS DS ,结合结合DAP- DAP- 12 12同源二聚体分子(同源二聚体分子(ITAMITAM )qq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 ( KLR

9、 KLR ) )抑制性受体:抑制性受体:CD94-NKG2ACD94-NKG2A,含含ITIMITIM活化性受体:活化性受体:CD94-NKG2CCD94-NKG2C,结合结合DAP- DAP- 12 12同源二聚体分子(同源二聚体分子(ITAMITAM )qq KIR KIR和和KLRKLR的作用及其意义的作用及其意义正常:自身细胞正常:自身细胞HLAHLA类分子表达正常类分子表达正常抑制性受体起主导地位,抑制性受体起主导地位,抑制抑制 活化活化异常:靶细胞异常:靶细胞HLAHLA表达减少或缺失表达减少或缺失KIRKIR和和KLRKLR丧失识别丧失识别“ “自我自我” ”的能力的能力NK N

10、K细胞的另一类细胞的另一类杀伤活化受体杀伤活化受体结合靶结合靶细胞非细胞非HLAHLA分子而发挥杀伤作用分子而发挥杀伤作用(二) NK表面识别非HLA类分子配体的杀伤活化受体NKG2D:结合DAP10(含ITAM)识别MIC A-B(肿瘤细胞表面)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NK特有标志 NKp46和NKp30 结合CD3(含ITAM)NKp44(活化标志)结合DAP12 (含ITAM)二、二、NK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理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理抑制信号抑制信号 活化信号活化信号 释放释放穿孔素穿孔素、颗粒酶:颗粒酶: 靶细胞膜穿孔、溶解靶细胞膜穿孔、溶解靶细胞凋亡靶细胞凋亡表达表达Fa

11、sLFasL: F FasasL - FL - Fasas靶细胞凋亡靶细胞凋亡分泌分泌TNFTNF:TNF- TNFR-TNF- TNFR-靶细胞凋亡靶细胞凋亡第四节第四节 NKTNKT细胞细胞vv 主要分布:骨髓、肝、胸腺主要分布:骨髓、肝、胸腺vv 膜分子膜分子NK1.1 NK1.1 、TCR-CD3TCR-CD3复合体复合体vv NKTNKT特点特点TCRTCR缺乏多样性缺乏多样性识别识别CD1CD1分子提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分子提呈的脂类和糖脂类抗原不受不受MHCMHC限制限制vv NKTNKT的功能的功能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细胞毒细胞毒作用:组成性表达作用:组成性表达

12、IL-12IL-12、IL-2IL-2等等分泌穿孔素、表达分泌穿孔素、表达FasLFasL免疫调节免疫调节作用:作用:NKTNKT分泌分泌IL-4IL-4:促促TH2TH2、体液免疫体液免疫NKT NKT分泌分泌IFNIFN:促促TH1TH1、细胞免疫细胞免疫NKT NKT分泌趋化因子:参与炎症分泌趋化因子:参与炎症第五节第五节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其他固有免疫细胞vv T T细胞细胞 以以链和链和链组成链组成TCRTCR,并与并与CD3CD3组成复合物组成复合物 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表达于细胞表面的T T细胞,在外周血中占细胞,在外周血中占15%15%,主,主 要分布于粘膜和皮肤组织中,发挥早期非特

13、异性免要分布于粘膜和皮肤组织中,发挥早期非特异性免 疫。疫。 vv B-1B-1细胞细胞是一种发育较早,表面标志为是一种发育较早,表面标志为CD5+CD5+,有有mIgMmIgM ,无无mIgDmIgD,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B B细胞亚群,缺乏细胞亚群,缺乏 抗原特异性,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的固有抗原特异性,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的固有 层,起抗早期感染和维持自稳的作用。层,起抗早期感染和维持自稳的作用。vv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趋化作用、吞噬杀菌作用趋化作用、吞噬杀菌作用抗寄生虫、抗寄生虫、抗过敏抗过敏 ( (灭活血管活性物质灭活血管活性物质) )vv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和肥大细胞高亲和力高亲和力IgE FcIgE Fc受体,受体,介导介导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小小 结结vv 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掌握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vv 掌握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种类掌握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种类vv 掌握掌握MM的生物学功能的生物学功能vv 掌握掌握NKNK的概念和的概念和NKNK杀伤靶杀伤靶C C的机制的机制vv 熟悉熟悉NKTNKT的特点和功能的特点和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